邹青
摘 要:索尔·贝娄是20世纪后半期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沉浮于现实世界和价值世界的人物,他们生活在物质喧哗和观念多元的大城市,具有各种各样的精神和现实需求,不断遭遇着生存意义的困惑和人性的陷落。
关键词:索尔·贝娄 精神需求 困惑 抗争
索尔·贝娄是当代美国文坛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家,也是美国犹太文学的最重要代表。索尔·贝娄于1915年出生于加拿大,父母都是犹太人。9岁时他随父母迁移到美国芝加哥,1933年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1937年获得了人类学和社会学学位。后来,他进入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学院深造,并立志成为作家,开始了创作生涯。二战之后,他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人物。世界文坛公認他是继和海明威与福克纳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当代美国作家。作为犹太裔作家,他的作品总是呈现出浓郁的犹太文化气韵。他长达60年所创作的13部长篇小说中,从第一部《晃来晃去的人》到绝笔之作《拉维尔斯坦》,几乎所有的主人公都具有犹太民族历史文化的烙印,都保持着共同的文化认同。贝娄创作了一系列沉浮于现实世界和价值世界的人物:奥吉·玛吉、汉德森、赫索格、洪堡、西特林、塞姆勒、拉维尔斯坦等,他们生活在物质喧哗、观念多元的大城市,具有各种各样的精神和现实需求,并不断遭遇着生存意义的困惑和沦陷。
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批评家伊哈布·哈桑评价索尔·贝娄的创作时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观念小说家,但是也选择城市街道的纷乱生活作为他小说的背景。他创造的城市犹太人物,既意识到他们古老的传统,又体现着美国犹太人寻找一种自己的新意识的种种令人困惑的心情”。贝娄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是深受弱肉强食法则制约的犹太知识分子,他们总是对周遭的现实感到不满和格格不入,他们面对着严酷的社会现实和周围动乱的一切,素来以冷静的目光观察并对之进行严肃的思考和深刻的分析,从而探索出一条赖以生存的道路。索尔·贝娄的小说创作准则之一是关于小说中的人物的信念。他引申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鲍恩的话说:“人物并不是作者创造的。它们早就存在,必须去寻找。假如我们不去寻找,假如我们不能重现他们,那是我们的过错。”这背后的观念是对人的状况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索尔·贝娄同时认为“人的状况也许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难以阐述”。他所面对的是一个无论人的内在世界还是外部世界都日趋复杂的时代,这使他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努力寻找新的叙述形式。索尔·贝娄不仅受益于欧洲文学的传统,而且也受到了现代美国文学的影响,他既对现实主义作家们勇于正视社会现实,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的精神推崇备至,同时又对现代主义作家在艺术手法上的创新赞叹不已。他在探索人性的深处和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本质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索尔·贝娄的小说创作反映了20世纪的一种趋势,即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一、传统与现代的纠结
索尔·贝娄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赫索格》于1965年发表,轰动一时。这部小说集中反映了对复杂的现代人生存境遇的关注及对知识分子心态的刻画。作者除了一贯的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之外,还对现代文明的进程、后现代社会的混乱、虚无主义文化等进行了十分严肃的思考和描写,而且主要是犹太知识分子,他们或多或少承载着犹太传统道德理念,在程度不同的坚守中纠葛于现代的生活,进行着自我与世界的拷问。
赫索格是名牌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一个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一向尊崇理性,关心社会、人性和道德问题。在遭遇婚变后陷入精神危机,他便疯狂地给活着的死去的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各类人写信,包括朋友、陌生人、普通人或者总统、大思想家。这些信件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他连续不断的内心思考相连接,构成了小说人物主要的思想和精神内容,体现了他作为人文知识分子对社会对世界的关怀,也是他孤独内心需要倾诉的一种方式。赫索格的人生境遇和作者本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家庭关系的分崩离析,两个妻子先后出走,使得生活的道路障碍重重,前途渺茫。所有这一切的生活坎坷对于这位有志于捍卫人类文明,维护人类尊严的犹太知识分子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生活的不幸和精神上的迷茫使他无法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中找到精神食粮,唯一可使他感到欣慰的就是没完没了地给古人和今人写信,以宣泄内心的痛苦和对现实不公正现象的愤懑。这一封封未发出的信流露出作者本人作为一位犹太高级知识分子对美国当代社会所抱的自相矛盾的态度。他一方面清晰地看出当代社会的危机四伏,人的价值正受到无端的侵害;另一方面,却又不愿否定这一制度本身,他以一位调和折中的人道主义者的姿态来看待当代社会,它既然不能够立即崩溃,那就得维持一段时间,因此主人公最后就自然免不了与之相妥协的结局。
比如,作者写道赫索格穿行在城市的街道上,感受到的城市现代化给人心理造成的烦乱的影响:
在一个城市里。在一个世纪里。在转变之中。在一群之中。受到科学的改造。被有组织的力量所压服。臣服在强大的控制之下。处于机械化所产生的环境之中。在基本的希望最后破灭之后。在一个没有共同的责任而同时贬低人的价值的社会里。由于数字增长的力量使自我变得毫无意义……美好的超级机械为无数的人类展开一个新的生活……
这显然是在一种极端情绪中对现代社会、政治、科技的一个全面否定。小说中的赫索格曾经是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的信徒,原本对现代性充满希望,但此刻他开始深感怀疑,感到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造成了机械化的统治力量,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的日常生活,导致人们只看见数字和物质,而那些曾经辉煌的古老人性价值逐渐被瓦解,个人的标签在巨大的机器运转过程中已变得模糊不清。
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洪堡的礼物》是索尔·贝娄的另一部可以与《赫索格》媲美的长篇小说。这两部小说都表现出对于现代主义文学风格和技巧的借鉴。《洪堡的礼物》当中的叙事者西特林,作家,在和周遭世界的纠葛的同时,其主要精力是在与自己的恩师,死去的洪堡对话,由此显现出两代作家在现代世界里的命运以及伴随着的根本性意义追问。
已经不在人世的洪堡是通过西特林的回忆而出现的。20世纪30年代洪堡是纽约文坛的先锋派的代表性诗人,他极具古典审美趣味。但是,他又远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不谙现实的古典纯美诗人。他梦想重新创造社会,把艺术理想和工业化现实联合起来,以此证明理想和机械具有同等的威力,从而解放和造福人类。同时,他在性混乱和物质享受中兴奋着,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名利,参与社会中的明争暗斗,醉心于名利双收。他曾经说:“假如我不在乎钱,那我还算什么美国人呢?……因为金钱就是自由。”他曾寄希望于喜欢他诗歌,正在竞选美国总统的斯蒂文森获胜,认为复兴文化的时代即将到来。结果是,斯蒂文森竞选失败,洪堡的政治与文化梦想也就此破碎。他的想象力在现代社会的喧哗膨胀中逐渐下滑,终至枯竭,再也写不出动人的诗句。洪堡的成功很快成为过去时,最终贫穷疾病交加而死于一个下等旅馆。
小说中的洪堡应该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开拓者,他培养了后起的西特林,自己却成为现代文化混乱的囚徒和牺牲品,无论在道德人性上,还是在才华个性上,都被淹没在各种撕扯不清的名利,感官,物质喧哗之中。当主人公的理想主义与美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冲突,他们的成功就无法维持长久。洪堡的爱人之心被视为过时,不再有人喜欢他那“纯正而富于人道气息”的诗作,他甚至在大学了谋得一份固定的职业都成为无法实现的奢望。作为洪堡的学生,西特林面对恩师的指责和咒骂,他虽然愤怒但仍然保持克制,他目睹着一个绚烂生命的凋零,个性无限度的张扬而导致的自以为是和人格分裂,现代社会体制和社会风气的无情,他感到无奈和悲哀。西特林在洪堡的命运启示下作了许多不懈的努力。他依然希望在这个丰裕及混乱的后现代社会中寻求伟大品行的可能性。但事实上,他身边的现实也在不同方位制造着洪堡的遭遇,令他不时陷入泥潭之中。
贝娄曾经谈及这部小说时说道:“我认为洪堡接受了现代主义的规则,西特林则不是,西特林在尾声中奔跑,一个喜剧的尾声……他被包围着,他和许多他不赞成的事情相处。”西特林认为现代社会已经演变成一场混乱,而他自身被紧紧束缚在这场混乱的喧嚣之中。他一边穿行于这些琐碎纷乱之中,以求脱身,一边又不断地在自我的思考世界里追问,努力保持尊严与人性。“洪堡的礼物”拯救了已经破产的西特林,但这一看似偶然的事件却包含了更深的寓意。当西特林直面洪堡之死,他意识到对于现代文明的沉痛反思,对失去的人性家园的伤感思念,才是洪堡留下的真正礼物。在这个“礼物”的警醒和感召下,西特林既不准备出逃,也不准备求助,努力地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生活和创造力。在小说的结尾处,在埋葬了洪堡的地方,正是温暖的四月,一朵清新的小花兀然而立,折射出对自然、真实、返璞归真的生活的向往。
三、结语
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生活构成了索尔·贝娄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作品时常传达出知识分子对自我本质的拷问和自我认同的危机。在完成自我精神救赎上,贝娄的作品尽管表现得比较复杂,但总体上受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面对世界的荒诞与虚无,贝娄笔下的主人公都经历过不懈的抗争,而且无一例外地产生一种根本性的焦虑。根本性的焦虑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极为关注的主题,以此为基石,他们描述了人的生存状态。贝娄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一些与社会格格不入,同时又深受其害的反英雄人物。贝娄在表现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时,用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为指导,把他们刻画成残酷的、赤裸裸的现代社会的受害者,让他们与喧嚣动乱的社会相对立,不断地进行内心的自我探索。
在小说中,索尔·贝娄总是以一个不断探索的主人公的言谈举止向读者展示无情的世界。作者时而退居一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这些人物的变态畸形,时而则站在书中人物的角度,直接进行说教。在他看来,在同世界抗衡中,人总是试图摆脱其桎梏,寻求自由和恬静的环境。但是,毕竟世界是强大的,人在其弱肉强食法则的制约下,最终仍不得不逆来顺受,以求得暂时的安慰。贝娄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困惑、寻求和抗争反映出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疯狂”状态。
参考文献
[1] 冀桐.精神的漫步[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2] 索尔·贝娄.索尔·贝娄全集第四卷·赫索格[M].宋兆霖,主编.宋兆霖,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车凤成.索尔·贝娄的道德伦理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 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 白爱宏.抵抗異化:索尔·贝娄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