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十年的时间里,好莱坞的许多电影公司开始发觉童话故事的电影市场,经过改编的童话,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呈现出了别样的风采,通观近些年的童话改编电影,也不难发现,改编后的电影融入了很多成人元素,甚至在主题思想上也在颠覆童话,文章对童话电影改编的特点作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颠覆;童话电影;电影改编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以迪士尼为代表的好莱坞电影公司,不再满足于将童话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转而向真人电影领域发力,先后推出了多部由真人出演的童话题材电影,这些电影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成绩与口碑,但同样带来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童话改编热背后的推手
(一)社会发展的产物,观众的心理需求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面对现实的种种不快,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活目标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追求,人们内心深处开始怀念美好纯净的东西,怀念儿时的美好与自由。童话本身是充满想象与诗意的,但普通的童话故事所服务的主流群体是少年儿童,这必然导致童话故事很难满足成年人的审美诉求,在这样一种前提下,对童话故事进行真人电影改编,使其满足成年人的心理诉求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另外,电影具有满足人窥探欲的功能,将童话故事中融入成年观众喜闻乐见的视听元素,将观众与生俱来的冒險精神捆绑进电影特定情节中,观众便能在视听享受中暂时逃离现实,跟随电影主人公一起在幻想的童话世界里冒险,在电影的世界里去追逐梦想,体会那种童年所特有的纯真与美好的感情。
(二)商业营销目的
以迪斯尼公司为例,不难发现很多由童话故事改编的动画,如《白雪公主》、《睡美人》、《海的女儿》、《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等等,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成为为人称赞的经典。由此可以发现,童话改编的影视作品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观众对于童话这一题材充满喜爱之情,这也为童话电影的改编奠定了的基础。来自迪士尼公司官方的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上映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取得了全球超10亿美元的票房,2013年上映的《魔境仙踪》全球票房超4亿美元,2014年上映的《沉睡魔咒》全球票房超7亿美元,童话改编电影为电影公司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益,迪斯尼公司更是马不停蹄的开始酝酿接下来的童话电影改编,《魔法黑森林》、《灰姑娘》、《爱丽丝梦游仙境2》早早就定下了上映日期,运用崭新的手法来讲述人们熟知的童话故事,为童话故事贴上电影公司的厂牌,以此来进一步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何乐而不为?面对日益激烈的票房竞争与越来越挑剔的电影观众,各大电影公司显然会更加紧握童话改编这张王牌。
二、关于“颠覆”现象的思考
伴随着这几年的童话电影改编浪潮的还有一个词语:颠覆。翻开迪士尼之前的动画版童话电影,你会发现,它们虽然对原著的相关情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但还是在最大程度上与原版童话保持一致:英雄救美、善有善报、恶有恶果,邪恶的一方终究要失败,王子最终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等情节都被悉数保留,不过到了真人电影改编领域,这一切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以《沉睡魔咒》为例,影片改编自迪士尼1959的动画电影《睡美人》,不过所讲诉的内容却大相径庭。影片最大的改编就是将原本邪恶的女巫作为故事的主角,讲述了一个遭受爱人背叛的女巫如何复仇的故事。童话中正邪对立的女巫和公主成了朋友,最终将公主从睡梦中唤醒的不是王子的吻,而是来自女巫的真爱之吻。影片在很多方面颠覆了原版睡美人的故事,几乎是一个披着睡美人外衣的原创故事。不光是《沉睡魔咒》颠覆了传统,在此之前上映的多部影片同样对原版童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例如《白雪公主与猎人》,这部影片完全抛弃了1937年动画版的白雪公主形象,转而将白雪公主塑造成了一个顽强、刚毅、充满反抗精神的女战士形象,在一位猎人导师的指引下,她带领自己的战士们与继母展开决战,最终夺回属于自己的王国。2010年上映的真人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则讲诉了成年之后的爱丽丝无意间来到仙境王国的一段经历,在完成拯救仙境王国命运的同时,爱丽丝也在这次奇幻的旅途中完成了一个女孩的内心蜕变,她对爱情和自我价值有了成熟的认知。《韩赛尔与格蕾特:女巫猎人》则讲述了成年后的两兄妹游走世界,铲除邪恶女巫,拯救平民百姓的故事。通观以上几部改编电影,不难发现,电影对原版童话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编,有些电影甚至只是借用了原版童话的外壳,而电影的核心则是全新的。这些全新的设定使得影片中角色形象更加丰满,对成年观众的吸引力也变大。但笔者不禁要提出反思,童话故事的改编,是否等同于颠覆经典呢?
说到颠覆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格林童话》的诞生过程,现在广为流传的《格林童话》原本是格林兄弟从民间收集过来的传说故事,这些原生态的故事中却包含着很多不适合儿童阅读的情节,诸如性、血腥、暴力等元素,所以在完成收集工作不久之后,格林兄弟将这些故事中的成人元素进行过滤,出版了适合儿童阅读的版本,经过一代代的流传,最终演变成了今天的少儿读物。近几年的成人童话电影改编中出现的所谓的颠覆其实只是回归了童话故事最初的形态。
时代在前进,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成人化的童话电影所诞生的时代背景、创作的主体、面向的受众群体都与之前低领版的童话都有着巨大差别。如果观众从客观冷静的视角去看颠覆传统的改编现象,就能够发现,这种改编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学创作,对于文学作品的电影化改编,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两种呼声:一部分学者认为改编是对原著的影像化翻译,必须要忠实于原著,另一部分的学者则认为改编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不必对原著亦步亦趋。而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具有自身特有的表现手法,它不同于文学作品依靠文字来表达思想,电影运用视听语言的相关方法,能够表达出同文字一样深刻的思想情感。忠实于原著并不是评价一部改编电影优劣的唯一标准,所谓的“颠覆”只是创作的一种手段,它是市场竞争、商业营销、创作主体的态度,观众的审美等多重因素导致的。
当然颠覆首先不应该是胡编乱造,无论是《沉睡魔咒》将反派作为主角,还是《白雪公主与猎人》为反派添加悲惨生世,他们都没有改变童话最本真的东西,复仇的女巫最终认识到了真爱是存在的,白雪公主学会了在逆境中成长,那些低龄版童话中所特有的美好、成长和爱的母题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
[1]张琼.关于电影改编忠实性原则的思考[J].电影文学,2011(13)
[2]黄浪.传承还是颠覆——浅谈黑童话电影的诞生及文化意义[J].新闻世界,2013(10)
[3]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作者简介:陈浩,男,江苏淮安人。1989年出生,南京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动画艺术。导师: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