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5-07-03 16:21吕玉敏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问题

吕玉敏

摘 要: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欲望;鼓励质疑问难,引发探究动机;顺应求知欲望,诱发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和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究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探究能力;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72-01

许多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有这样一个困惑:孩子被动学习,方法不佳,遇到困难退缩,创新意识不强。这是学生缺乏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在语文教学中,有意创设奇趣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探究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在自信心的感召下,儿童往往萌生热切的探究欲望、好奇的火花。

在口语交际课《大象、蚂蚁和蚂蚱》教学中,教师巧设奇境,留有悬念,吸引孩子们去探究和想象。当“蚂蚱蛮不讲理拦住大象去路”时,当“蚂蚁和气地恳求大象不要踩坏他的家园绕道走过”时,“又高又大的大象眨巴着又黑又小的眼睛,甩了甩长鼻子……”故事此时嘎然而止,并伴有画外音:“聪明的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大象分別会怎样做呢?”故事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有的说:“面对蛮不讲理的蚂蚱,大象无可奈何地绕道走了。”“大象用长长的鼻子把蚂蚱卷起来狠狠地摔在地上。”还有的说:“大象看蚂蚱这么不讲理,一下子把它踩扁了,成了相片了。”而对有礼貌的小蚂蚁,同学们纷纷发言:“大象很受感动走别的路了。”“亲爱的小蚂蚁,我们动物本是一家嘛,我绕道走吧。”“你比蚂蚱强多了,碰到这么有礼貌的孩子,我真高兴呀!今天就不去洗澡了,明天再说吧!”学生的发言,多姿多彩,创设的故事结局也是五花八门。

二、鼓励质疑问难,引发探究动机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这句话阐明了“问”的重要性。问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是学生保持不懈探究的动力。问的动机很多,有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有对课题进行质疑;有在矛盾处质疑;有于不疑处进行质疑。但要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老师一定要鼓励引导,才能引发学生的探究的动机。

如我教《少年闰土》一文的第一自然段时,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在齐读这句话之后,我鼓励学生围绕这句话质疑问难。有一个同学读后,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何‘项带银圈用‘带而不用‘戴?是不是鲁迅写错字了?”表扬这位学生问题提的很好,肯定他对课文遣词造句能深入研读。我先让四人小组讨论,再由学生代表汇报。有的说:“是错别字。”有的说:“鲁迅那个年代这个字可能这样写的。”最后,我才解释:“鲁迅作品的语言正处于由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阶段,不少词语的用法跟今天不尽相同,‘带即是其中之一。”这样以课文的重点词句为切入口,打开了学生思路就能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的浓厚兴趣,引发他们深入探究的动机。

有些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部分同学就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没有什么要问的东西,这时,我常引导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让学生在“无疑处”设疑,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文中讲小女孩最后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从字面上,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读懂了,于是,我让大家再认真研读,看是否还有不解的地方。研读之后,学生又产生了新疑问。有的说:“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的地方在哪里呢?”有的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穷人永远是‘寒冷,永远是‘饥饿。永远是‘痛苦的,那么,为什么小女孩会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呢?”我肯定学生问题提得好,并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仅使学生学会提问题,还引发他们对问题探究的动机,学生终于从这段文字中懂得了小女孩因为饥饿和寒冷而痛苦地死去,大家知道人死去,就无所谓饥饿和寒冷了,了解到作者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从而培养了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探究文章中心的能力。

三、顺应求知欲望,诱发主动探究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顺应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如《狼牙山五壮士》教学中,有学生提出:“课题是《狼牙山五壮士》,为什么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中,出现的都是‘五个战士?”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对于文中人物称谓的悄然变化,学生一个个进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探讨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经过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之后,学生们有了共识: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出现的都是“五个战士”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接受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任何一个战士都义不容辞。接下来完成掩护任务的战斗,虽然以少战多、寡不敌众,战士们依然打得十分英勇、顽强、无畏,但这也是尽普通战士的职责。从他们胜利完成掩护任务,准备转移开始,人物的形象开始有了质的飞跃,文中也由“战士”变为“壮士”——面临生与死的大抉择,他们选择牺牲自己,“斩钉截铁”第一次凸显“壮”;顶峰歼敌,“壮”在弹尽之后“用石头砸”,其顽强超出了一般战士的范畴;“第一个”、“昂首挺胸”、“相继”这些词语表现出了他们不愿做敌人俘虏的壮士行为。所有这些,都不是一般战士能做到的,因此称他们为壮士。

教师要始终站在教材最高点统帅学习讨论的全过程,以思维为源,以智力因素为流、以探索为雨露,浇灌探究能力这个“百花园”。

参考文献:

[1] 徐立缨.让我欢喜让我忧.霍益萍主编.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C].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5.

[2] 靳玉乐.探究教学论[C]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 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0,20(6).

[4] 霍益萍,张人红.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 [J] .课程·教材·教法,2000,20(11)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问题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