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学框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004-03
关注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形势下,在课程课时和学生在校时间相对减少的情况下,抓好课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构建一个激发学生参与的高效课堂教学框架,是中小学教师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以下笔者谈谈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框架的一些认识。
一、对低效课堂教学现象的原因分析
综观当前的课堂教学,教学低效是较常见的一种现象。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原因有:一是教师课前没有完全理解教材和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通讲或通练;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目的性不强,过于随意,对于自己的教学行为没有制约;三是授课的方法不当,教师包办过多,生怕学生不懂,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造成了教学的本末倒置;四是抛弃课本而过于依赖课外教辅资料;五是布置的作业没有经过教师本人的思考,作业过多过散过于随意……这些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后果就是——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没能达成有效的学习效果。如何尽可能回避这些低效教学现象,构建一个激发学生参与的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就显得异常重要。
二、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
高效课堂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关于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国家督学张志勇先生从四个维度给予了回答:“一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二是促使师生、生生多维互动的课堂;三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四是关注全人教育的课堂。”用一个通俗简易的标准来解释就是:观察一节课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目标的设定问题);观察教师用什么方式和方法去引导(教学方法的实施问题);观察教师用什么来检验一节课的目标是否达成(效度的检验问题)。这为我们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框架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三、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
在长期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形成了如下的教学流程:教师课前备熟、备细课程(熟读教材、细读课标、细读学生)——教师创设情境——师生共同提出学习目标——目标逐个达成——目标逐个检测(或所有目标学习完毕后统一检测)——学生小结(对照目标进行)——学生自觉将知识放在知识树上(形成知识体系)——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落实、承上启下)。下面笔者具体分述每个环节的设计和具体操作要领。
(一)教师课前备熟、备细课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前备课是教学的首要工作。熟读教材、细读课标、细读学生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熟读教材、细读课标才能了解每节课的要求;细读学生,才能在课堂中确定教学层次的目标,确定用什么样的题目来检测课堂的效度。教材只是教学的素材而已,教师只有在课前做足了功课,使教学内容详略得当,有所取舍,有所调整,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果缺失了这一先前的准备工作,必然会导致教师教得随意与学生学得不明确。
(二)创设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目的是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积极努力达成教学目标。创设情境的原则是真实性、兴趣性和启发性。创设合乎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境应该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无论创设什么情境,引领学生快速进入情境都应该是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以问题串起教学的情境创设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些照片。
(出示课件:几张令人发笑的人与动物的图片;几张微观世界分子、原子和动植物的细胞的照片,配予情境匹配的相关音乐)
(生大笑)
师:照相机可以把瞬间的情景留为永恒的记忆,显微镜可以将微观的世界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生思考)
师:这些光学仪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为什么一个小小的透镜就可以清晰地呈现图像?这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透镜》。
该情境的创设将学生从生活中外显的成像引到教学中对透镜对光折射的求知中,寥寥几句话,一个问题的抛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其教学的设计意图清楚明了。不难发现,教师及时利用身边的问题来引领学生思考,既能将近在咫尺的身边生活引入物理知识中,又能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这样的情境创设撩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提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提出对教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有了目标就可以明确一节课所要做的事情。目标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制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期待。从目标分析教学可清晰地知道教师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目标的设定不在多,在于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做到校本化、班本化,是否能让学生达成。目标要具体清晰,才有执行力,才有可检测性。设置目标时要避免两个问题:一是使用一些模糊的不具操作的措辞,如“了解”“认识”“理解”“培养”等;二是所有的学校、所有的班级、所有的学生学习目标一统化,没有针对性。
下面我们来分析、对比两节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目标。
例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的学习目标是:(1)了解水的组成;(2)了解氢气的性质;(3)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和区别。
例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的学习目标是:(1)能辨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2)知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3)知道透镜的焦点,能测凸透镜的焦距,会画特殊光线的光路图。
从以上两个学习目标的设置来看,例2中的目标设定模糊,不够具体清晰,不具有操作性,更无法去检测其是否达成。这样假、空、大的目标在教学中形同虚设,没有任何的价值与意义。例3中的学习目标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置,要求清晰且明了,学生要完成什么任务一目了然。在指向明确的教学目标下,教学流程顺畅,且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也变得容易。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而目标的设定和表述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及把握程度不足,一般由教师代为设立,因此换位思考和设立目标变得更为重要了。评价教学是否成功的最终标准是看学生是否学有所成,所以在表述上运用的行为动词应是“能描述”“会作图”“清楚地解释”“找出”“区分”“能用”等。
(四)目标逐个达成
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不容易显性化的操作。我们的理念是“学会放手”,策略是“教师站准位置,不包办不替代”,多以任务驱动和问题中心式来达成,由教师布置任务或提出问题、由学生自行完成或师生共同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学或群学来建构知识与技能,教师适时点拔提升,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通道中,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围绕已有的旧知识构建新的知识并形成高一层次的思维方式。
例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设计的方案,组装一套制取CO2的装置,并收集一瓶CO2。请看到桌面上,教师提供的仪器有:锥形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集气瓶、玻璃片、酒精灯、药匙、废物杯;提供的药品有: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实验前,教师提出几点要求:1.注意安全;2.药品取用要适量;3.操作规范,仪器要轻拿轻放;4.实验中,倡导合作学习、鼓励动手探究、允许小声交流;5.实验结束后,整理好仪器、擦干净桌面,并举手示意)
(生倾听要求)
师:Are you ready?
生:Yes!
师:Lets go!
(学生分组组装仪器、制取CO2,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大家都完成了实验,老师发现,各小组用的是同样的装置,为什么有的能成功收集了二氧化碳,有的暂时没有成功?请大家来谈谈。
(学生各小组代表表述出现的问题,先自我分析原因,不完善的地方由其他学生帮忙分析,共同解决问题)
师:讲得好!在今后的实验中还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像今天这样,分析原因,寻找问题的根源,就能及时改进,将问题解决!(教师在方法论上进行情感升华)
从以上目标达成方案的设计来看,要探究的问题似乎很难,但教师以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为起点,顺着学生的学习思维,用一连串问题进行追问,正好落在了学生要探究的知识点上——二氧化碳的制取。不难发现教师能适时地“放手”,让学生基于已有知识来自行探究,一下子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看似“信手拈来”不费功夫的工作,其实全在预设之中。
例5: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对制取CO2的简易装置都比较熟悉了,下面,我们对这套装置做一点改进——我给大家增加一些仪器,请大家再来组装一套制取CO2的装置,并思考:与这套简易装置相比,有什么优点?
(生组装仪器)
师:同学们组装得很快,我请两位同学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
(生甲和生乙分别介绍组装的仪器并指出与最简易的装置相比的优点)
师:说得太好了!有人说:给我一个矿泉水瓶或者啤酒瓶,哪怕是破了洞的试管,我也能用他们来改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进一步探究此课题。
教师在学习目标的达成上用顺水推舟的方式点拨学生,将目标的达成推向一个更高的思考境界,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空间,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进而构建高一层次的思维方式,真可谓匠心独运。
分析以上两个目标,我们不难发现,效度高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达成的操作中都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都是带着旧有认知进入课堂的,对于新知识的构建都有一定的基础。基于此,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以布置解决问题的方式由学生自行获得(或在小组中讨论解决),再放到全班中分享成果。在教学目标的达成操作中,我们提倡教师要尊重学生,要智慧性地提出问题,能放手交由学生解决问题的要放手,教师只需适时点明知识的着眼点,帮助学生提升拓展。所谓“该出手时才出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得以提升,使学生能走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通道上。这是教学目标达成的一个要务。
(五)目标逐个检测
即效度的检验问题。一节课的目标是否达成,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反馈课堂的效度。形式可以是学生口头回答的问题,也可以用纸与笔的方式来检查。在题目的设计和选择上,教师要注意的是:一是树立“课内做一题,胜过课后做百题”的观念;二是遵循“检测问题做到校本化、班本化”题目设计的原则,力求做到质与量的均衡;三是当堂检测的题目应该有三类题:必做题(70%的分值)、选做题(20%的分值)、思考题(10%的分值),让所有的学生感受到学有所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六)学生小结
对照目标,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静心梳理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将知识进行内化,真正做到学有所获。这是一个有布置、有落实的环节。
(七)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
这一环节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在每节课中学生学到的内容都是零星的,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是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完成的又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引导学生学会理顺知识、学会感悟方法的重要渠道。基础教育中系统知识网络化可简单地分为以下四类:知识结构系统化、单元知识系统化、专题知识系统化和学科知识系统化。下面笔者以“单元知识系统化”为例详细介绍操作方法。
例6: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密度》的教学片段。
师:经过一节课的学习,让我们将学到的知识放到知识框架上吧!
(生动手完成构建如下图所示的知识框架)
整个过程学生必须亲自动手动脑才能完成,有困惑的地方可以借鉴教师的指导和别人的经验。从学生自己动手这一点来看,学生要想系统地掌握任何一门学科和其知识结构,都必须真正领悟到这一学科的基本原理对于这一学科知识形成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学到的知识是系统而非孤立的。
(八)布置课后作业
这是一个巩固的环节。设计课后作业的原则是“少而精”,力求做到:“减少作业的无效劳动,增加作业的有效训练”。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很多时候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也没有亲自动笔做过,有时甚至直接让学生做手头上的练习册。作业过多过散过于随意,不但没能实现本环节的意图,反而容易导致学生厌学或养成抄作业的习惯。我们还发现在本环节中,教师存在患得患失的心理,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生怕学生回家不做本学科的作业,因而布置无效作业的现象特别明显;在一些班级过大的学校,一部分教师布置作业后不及时批改,导致学生所做的作业均为无效甚至起了负面作用。俗话说:“教师游题海,学生荡轻舟。”由此可见,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对题目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将是我们需要再另外研究的课题。
有道是:“三流的教师教知识,二流的教师教技能,一流的教师教感悟。”构建激发学生参与的高效课堂,提高每一节课的效度,应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