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德
一 方义解诂
血压在安静状态下超过140/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主要症状除血压高外,常伴有头痛、头胀、头昏、耳鸣及失眠等。
原发性高血压被称为高血压病。临床经验表明,针刺、按摩合谷,可引起微血管扩张,数目增多,颜色变红,有助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
继发性高血压可由肾炎、脑部疾患、内分泌疾患等引起。中医辨证多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有关。方取太冲、行间、合谷以泻肝阳上亢,对防治高血压病(头痛、头晕者)有良好效果。
由于合谷、太冲二穴位于歧骨之间,犹如把关之将士,故有“四关”之称。该二穴皆为原穴,一调气、一调血、一调阴、一调阳,具有平肝阳、调气血、通经络的作用,临床经验表明,二者配合应用疗效较好。
另据,历代医学文献记载,运用耳穴防治疾病效果良好,故该病采用了按摩耳部相关穴位的方法以祛病强身。
需要说明的是,防治冠心病、心悸、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各式助疗动作可以相互交替使用,相互补充。
二 运动处方
1 摩运降压沟
◆功前准备
正身端坐,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前;两拇指腹和食指中节桡侧面分别置于左右耳轮上部,食指在前,拇指在后;两眼轻闭或平视前方。
◆动作指南
(1)随着吸气,提肛收腹,脚趾上跷;同时,两拇指腹和食指相捏上提耳轮;两眼轻闭或平视前方。
(2)随着呼气,松腹松肛,脚趾抓地;同时,两手稍用力沿降压沟向下摩运至耳垂。
◆练习次数
一吸一呼为一次,共做8或16次;做完后,还原正身端坐势。
◆注意事项
(1)精神集中,意守降压沟。
(2)吸气上提耳轮时,宜直背伸腰、顺项提顶,两肘稍上移。
(3)呼气下摩降压沟时,宜松腰沉气,两肘稍下沉。
◆主要作用
降压沟在耳部背侧,分降压沟上、降压沟中、降压沟下三个部分。临床经验表明,摩运降压沟有良好地降压效果。
2 按压降压点
◆功前准备
正身端坐,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前;两拇指腹从耳后托住耳垂,食指端点在降压点;两眼轻闭或平视前方。
◆动作指南
(1)随着吸气,提肛收腹,脚趾上跷;同时,两手放松;两眼轻闭或平视前方。
(2)随着呼气,松腹松肛,脚趾抓地;同时,两食指端按压降压点;两眼轻闭或平视前方。
◆练习次数
一吸一呼为一次,共做8或16次;做完后,还原正身端坐势。
◆注意事项
(1)精神集中,意守降压点。
(2)勤剪指甲,以防损伤耳部皮肤。
(3)吸气时五指不用分毫之力,呼气时食指端按压降压点,力量由轻到重。
◆主要作用
降压点在耳壳三角窝上部。根据全息论的观点,三角窝相当于生殖器官,包括子宫及神门、股关节等区,按压此区可滋阴补肾、升水降火,对降压有一定效果。
3 捻揉合谷
◆功前准备
正身端坐,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前,左掌置于裆前,掌心朝里,右拇指腹置于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小指和手掌尺侧;两眼平视前方或轻闭。
◆动作指南
(1)随着吸气,提肛收腹,脚趾上跷;两手放松;两眼平视前方或轻闭。
(2)随着呼气,松腹松肛,脚趾抓地;同时,右拇指腹和其余四指捏揉合谷穴一周;两眼平视前方或轻闭。
◆练习次数
一吸一呼为一次,顺、逆时针方向各捻揉8次,左右交换做动作;做完后,还原正身端坐势。
◆注意事项
(1)精神集中,意守合谷。
(2)周身放松,身体中正,切勿歪身斜颈。
(3)吸气时直背伸腰、顺项提顶,呼气时稍含胸松腰,两肩下沉。
(4)捻揉时以稍有疼痛感为度。
◆主要作用
手阳明大肠经是多气多血的经脉,有显著的保健作用,而合谷穴又是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具有调气的作用,所以捻揉合谷和摩运太冲(见下式)相结合,对高血压见头胀、头晕者疗效较好。
注:
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于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中间之桡侧肌肉隆起处。
4 摩运太冲
◆功前准备
正身端坐,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前,左小腿前部靠近踝关节处置于右大腿上,左手置于左膝内侧;右拇指腹置于左脚太冲穴,中指置于涌泉穴,两眼平视前方或轻闭。
◆动作指南
(1)随着吸气,提肛收腹,脚趾上跷;同时,左小腿稍上提,右手放松置于太冲,两眼轻闭或平视前方。
(2)随着呼气,松腹松肛,脚趾抓地;同时,左手按压左膝,右手用力,右拇指腹从太冲推按到行间,右中指点按涌泉,两眼轻闭或平视前方。
◆练习次数
一吸一呼为一次,共做8或16次,左右交换做动作;做完后,还原正身端坐势。
◆注意事项
(1)精神集中,意守太冲。
(2)周身放松,身体中正,切勿歪身斜颈。
(3)吸气时直背伸腰、顺项提顶,呼气时稍含胸松腰,两肩下沉。
(4)摩运时以稍有疼痛感为度。
◆主要作用
(1)根据按摩原则,按摩时加力属泄法,故做该式时力量在可能的情况下宜稍大。以倾泄肝阳,防治高血压病。
(2)根据按摩原则,逆经脉循行路线做按摩称泄法,故从太冲推按到行间,有助于消除肝阳上亢之阳,防治高血压病。
注:
(1)太冲:属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2)行间:属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间缝纹端。
(3)涌泉:属足少阴肾经穴,位于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卷屈呈凹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