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彩莲
(厦门华厦学院 信息与机电工程系,福建 厦门 361024)
职业型院校汽车专业人才需求调查研究
——以某沿海地区部分汽车企业为调查对象
徐彩莲
(厦门华厦学院 信息与机电工程系,福建 厦门 361024)
以福建省沿海地区的汽车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分析法,针对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完成调查,并结合职业型院校的人才培养做出分析,以期对职业型院校汽车专业的相关培养工作给予一定的参考.
职业型院校人才培养;汽车专业;人才需求
汽车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发展点之一,根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1]300,[2]303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汽车工业从业人数及劳动生产率逐年提升,其中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职业型院校(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汽车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其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从最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高技能人才”,无不体现着教育与实际行业、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了解行业的具体需求,使专业的设置紧跟行业需求,是现在职业型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很重要环节.
笔者于2014年暑假到2015年上半年期间,利用工作之余在福建省部分沿海地区(以厦门、福州为主,包括泉州、漳州等地区)的20多家汽车相关企业针对汽车行业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面谈法,以期对职业型院校的汽车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的确定提供一定参考.
本次调研对象主要有三大类型:
第一,4S店:厦门信达集团汽车部下属多家4S店、厦门建发汽车有限公司(福州部)、厦门新正兴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厦门运生贸易有限公司、厦门大邦通商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厦门国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厦门中升沃尔沃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福建世纪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福建中机中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
第二,汽车维修企业:厦门锋展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厦门德奕汽车工坊、厦门保固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三兴汽修厂、马坪汽修厂等.
第三,汽车生产企业: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
本次调查每家企业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发放5种不同内容的问卷(其中汽车生产企业部门过多,主要针对技术部、售后部和贸易部进行发放),共120份,回收120份,有效问卷107份,回收有效率达到90%.
2.1 岗位分析
设置本调研项目是问卷后续调查的基础,了解被调查人员所从事的具体岗位才能很好地判断他们的回答是否能均衡反映各个岗位的需求情况.
见表1.
表1 岗位分析
根据有效回收问卷的数据,接受调查的人员基本分布在各个常设岗位,其中选择“其他”项的基本都是中层以上的人员,面谈时他们解释说工作范围不局限在单项.
2.2 人才缺乏分析
设置本调研项目是为了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缺口所在,可用来比对各院校汽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根据有效回收问卷的数据,用人单位最缺的是“技术人员”和“客户服务人员”,提及缺口为这两类的用人单位占到91.6%和75.7%.其中笔者也注意到,虽然选择“生产人员”的用人单位比例不大,但是考虑到接受调查的生产性企业不多,该比例就相对较高了.选择“其他”的人员解释说,他们更需要复合型人才,无法简单归纳为某项,见表2.
表2 人才缺乏分析
目前大部分职业型院校的汽车专业培养目标中指出的岗位归口一般为:
胜任岗位:(a)汽车后市场的各企业汽车的性能检测维护人员;(b)汽车后市场的各企业汽车的故障诊断维修人员;(c)汽车4S店装潢美容技术人员;(d)汽车4S店提供技术支持及信息反馈人员;(e)汽车4S店的服务技术人员;(f)汽车4S店的配件管理人员、索赔人员、保险定损人员;(g)旧机动车的评估人员;(h)保险公司中的汽车业务相关岗位,如汽车续保、汽车定损、汽车客服等.
未来经过培训能转岗到的岗位:(a)汽车类企业中市场预测及市场规划人员;(b)汽车销售、维修类企业管理人员.
通过调查数据与汽车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对比可见,目前汽车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基本是与用人单位所缺乏的技术人员相对应的.
2.3 产业发展方向分析
设置本调研项目是为了把握汽车专业在技术和业务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新课程的构建开发.
根据有效回收问卷的数据,大部分的被调查者仍然认为公司未来的发展还是沿着“销售”和“售后”两个板块走,不会有太大变化;有14.0%的被调查者认为只要是有助于品牌占有率的都是发展要考虑的;有32.8%的被调查者指出了二手车业务;这次的调查笔者还发现,不少用人单位(30.0%)已经在考虑新能源汽车地影响.另外,有27.1%的被调查者未回答本题,面谈时问及原因,大多表示他们只负责具体工作,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见表3.
表3 产业发展方向分析
因为是问答题,还有很大部分被调查者指出了宽泛的答案,有些涉及金融业务,有些涉及厂商联合,有些涉及跨区域行业沟通.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就是,与2014年相比,2015年回收的调查问卷中,倾向“销售”的比“售后”的比例要稍大一些,与部分企业负责人沟通时,给予的解释是可能今年汽车行业的效益不如往年,售后人才相对流动性和需求性被制约了.
2.4 意愿分析
设置本项调查项目是为了了解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可能性,促进产学研发展.
大部分(63.6%)的被调查者对于本题的回答是“愿意”,面谈时他们表示,如果有订单式培养,学生到他们单位将会可以“零距离上岗”,减少企业前期培训的成本支出,也会相应减少人员流动量,见表4.
表4 意愿分析
由此可见,汽车专业在校企合作及产学研方面所面临的形势还是相当乐观的.但是“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虽然能促进学生就业,但是受用人单位的局限性影响,也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如何合理对接也需要职业型院校慎重考虑的.
2.5 就业定位分析
本调研项目是为了便于院校正确设立技术专业的岗位目标,以顺应学生就业形势.
现在大部分汽车专业的岗位群的设置是以下几种:(a)汽车检测维修技术岗;(b)汽车电控技术岗;(c)汽车装潢美容技术岗;(d)汽车鉴定技术岗;(e)汽车保险定损岗;(f)汽车配件管理岗;(g)汽车设计服务支持岗,见表5.
表5 就业定位分析
这7个岗位群方向基本与被调查者对汽车专业学生的就业定位相吻合.由此可见,目前大部分院校汽车专业的岗位群是符合社会要求的.同时,还注意到,有21份有效问卷对专业岗位没有限制,面谈时他们表示只要学好技能,很多岗位是相通的,贯通各岗位的技能知识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2.6 能力形成期间分析
设置本调研项目是为了进一步明确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基本职业能力要求程度.
根据被调查数据,88.8%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期间应该能够掌握基本职业能力.这一调查结果与职业型院校本身的办学思想定位是一致的,职业型院校就是针对职业来培养人才,对于基本职业能力,如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能力、表达能力等的培养是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与教学和实训过程中的,见表6.
表6 能力形成期间分析
这一调查结果也对汽车专业的课程掌握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汽车类课程需要较多的实训支持,如何更好地构建理论和实训相辅相成的体系,是专业设置时需要进一步思考的.
2.7 合作意愿分析
设置此两项调研问题是为了了解企业对校外实训基地和短期见习的态度,以帮助职业型院校明确在学生实习实训方面的倾向性.
根据回收问卷的数据分析,有78.5%的用人单位愿意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但只有22.4%的愿意提供短期的学生见习.同时笔者也注意到,选择愿意短期见习的基本都是汽车生产性企业.面谈时了解到,因为汽车生产企业大多是流水线作业,短期的见习对他们的生产影响较小.而汽车服务性企业,他们认为短期的见习对学生了解单位的工作情况帮助不大,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毕竟他们是没有办法让在校生直接接触客户的车的.然而校外实训基地部分也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用人单位可以在工作量不大的时候让学操作部分简单的实训项目,但是大部分的项目仍然只能让学生观看,见表7、表8.
表7 合作意愿分析
表8 短期见习分析
2.8 兼课与专业建设关系分析
设置本调研项目是为了了解企业外聘老师的可能性.
根据回收问卷的数据分析,关于企业业务骨干到学校兼课是否能推动学校的专业建设的问题,认为“很有意义”和“意义一般”的被调查者均为28.0%,而且接近全部(98.1%)的被调查者都认为与企业运作冲突,较难安排,见表9.
表9 兼课与专业建设关系分析
企业业务骨干由于长期从事一线工作,对于各类汽车技术的实际应用把握较好,对行业的最新发展技术也把握得到位,如果他们能到职业型院校兼职上课,将能很好地推动汽车专业的发展.但是调查数据不理想.面谈时,被调查者表示上班时间安排较满,白天上班晚上兼职上课不太现实,而且他们一周唯一的一天休息通常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但是仍然有部分相对较年轻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机会的话愿意试试.
从调查结果看,后续的调查研究可以考虑了解用讲座的方式取代任课的接受度,看是否能取得较好效果.
2.9 实习任务分析
设置本调研项目是为了了解公司对于学生在学期间到底是理论重要还是实践重要的看法,以便于职业型院校汽车专业在国家相关教育部门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调查的意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形式中调整“讲课”与“实践”的比例,见表10.
表10 实习任务分析
根据回收问卷的数据,36.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认为“不是”的占到63.6%,在进一步的面谈时发现,认为“是”的被调查者通常是管理岗位的,而认为“不是”的通常都是维修技术岗位或者销售技术岗位的.
应该说这样的结果也是在预料之中.因为技术岗位的人员在实操性方面要求较高,从实践的角度促进理论的学习见效会较快,而对管理岗位的人员而言,理论的储备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会在长期中体现出来.
对应目前职业型院校汽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在授课形式中,大多会稍微倾斜“实践”部分的课程比例,兼顾了用人单位的两方面要求,与社会调研的数据分析结果基本相符.
2.10 知识“广”“深”分析
设置本调研项目是为了了解用人单位对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希望是“通用型”的还是“专业型”的人才,见表11.
表11 知识“广”“深”分析
根据回收问卷的数据分析,29.9%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型院校的学生的知识应该是“广”,持这一观点的人大多集中在4S店,因为他们同部门的岗位区分相对不明显,学生学习广泛就能更好地适应岗位调动.有25.2%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型院校的学生的知识应该是“深”,汽车维修厂的被调查者大多持这一观点,他们工作任务很清晰,较深入的专业学习能使毕业生较快地适应他们的岗位需求.44.9%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型院校的学生的知识应该是“两者都要”,汽车生产企业的被调查者大多持这一观点的人,因为生产企业部门多,各种人才都需要,但对于职业型院校的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以达到,面谈时他们也反映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在很多岗位都只录用本科以上的学生.
2.11 培养方向分析
设置本调研项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企业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取向.
根据回收问卷的数据分析,被调查者认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应该是学校最需要重视培养的,而选择“专业理论”的人数最少.由此可见,这用人单位较为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希望学生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而汽车专业学生培养中若能适当增加跨学科课程的选修环节,正是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关注综合素质养成的体现,符合社会需求,见表12.
表12 培养方向分析
2.12 顶岗实习必要性分析
设置本调研项目是为了了解毕业实习的设置情况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
根据回收问卷的数据分析,有53.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很有必要”,35.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需要更长时间”,这两者累计起来所占百分比达到88.8%.这反映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生过渡到“职业人”是需要磨合期的,毕业顶岗实习能有助于学生的过渡.同时,选择“需要更长时间”的大多是售后维修技术人员,考虑到汽车维修的复杂性,这一岗位是需要更多的实习时间,见表13.
表13 顶岗实习必要性分析
2.13 人才分配分析
设置本调研项目是为职业型院校未来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做前期数据储备.
根据回收问卷数据可以看到,目前汽车行业对装潢美容人员的需求占最大份额,除了汽车美容专业的学生外,是否可以考虑在其他专业学生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这部分内容的接触,以扩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见表14.
表14 人才分配分析
2.14 课程选择分析
设置本调研项目可以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学生汽车专业素质的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哪方面的知识是属于社会应用较广的或者是辅助性的,或是存在着哪些漏项,社会有需求而院校在知识和专业技术方面传授有缺陷的.
根据回收问卷的数据分析,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其中专业课重视程度较高,选择的人数都超过了半数,但是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和企业的需求有部分的差异.
对于专业缺失课程这一调研项目,大部分的被调查者未回答,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面谈时几乎各用人单位的总负责人(总经理)都有强调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或者“危机处理”能力类似的概念,职业型院校在专业素质培养上可能需要考虑在现有课程中增加此块的培养见表15、表16.
表15 课程选择分析
续表15
表16 课程缺失分析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2012年6月28日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无不体现了我国汽车市场正处在增长期,城乡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而加大汽车产业人才培育力度正是推进汽车产业人才支撑体系建设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已被国家优先列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对于职业型院校来说,多方位全面地了解汽车行业人才需求,是更好地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汽车行业职业素养技能型人才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样才能不断调整构建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确定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定位的深化.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蓝皮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蓝皮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迎客松]
A Research on the Demand for the Vocational College Automotive Professionals: Taking Part of the Automobile Enterprises in a Coastal Area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XU Cailian
(DepartmentofInformationandMechanical&ElectricalEngineering,XiamenHuaxiaUniversity,Xiamen361024,China)
This paper was based on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method. It investigated the automobile enterprises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Fujian Province, and analyzed the talent needs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combined with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training program. This research i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training of the automobile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vocational college talents training; automobile professional; talent demand
2015-08-17
徐彩莲(1981- ),女,浙江嵊州人,厦门华厦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机械汽车研究。
1671-8127(2015)05-0079-06
U46-4;G7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