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明 李曙刚
【编者按】:本期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专题讨论围绕着“体育课堂教学中探究什么,怎么探究”而展开,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们分别从不同视角,对“探究学习”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对困惑及深入开展“探究学习”需要商榷的问题,以及“探究学习”的必要性、关键点和基本步骤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摘 要:本文从探究学习的现状出发,对探究学习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就探究学习需要怎样的问题,提出利用“问题串”的构建形成的“追问”和“探究学习线路”假说,并对体育教师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要用心地做好的十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探究学习;创新精神与能力;问题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6-0026-03
一、问题:探究学习的困惑
与“探究学习”一脉相承或类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可谓不少,对此,一线教师没有一个是表示反对的,准确地说是趋之若鹜。可以说,每个做过比较正规教案的体育教师一定都写过“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这样的话,更不用说那些在各省和全国做过展示课的教师了。但是,当你仔细问起“什么是探究学习”“为什么要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必要性是什么”“探究学习是怎样的,怎样的学习才是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有哪些必要的条件”“探究学习是每堂课要进行吗”等问题时,不要说是一线的体育教师,就是许多研究学校体育的大专家也未必说得清楚(当然也包括笔者)。于是,“促进学生探究学习”成了一个从权威著作中的理论到体育课标的理念,再从体育课标的理念到课程改革的要求,再从课改的要求到课标培训中的解读和说明,再从培训的名词概念解读到教师们的学习笔记、教学设计理念和教案中的名词和概念,但探究学习好像就一直没有下沉到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方法和教师的行为中,但辗转之中,探究学习终于成为了一个标榜,成为一个“高大上”,甚至成了“叶公好龙”。
二、必要:探究学习是创新能力的起点
说到探究学习,我们还要回到其必要性上来看看,因为我们必须说清楚为什么要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要问清楚:如果我们不进行探究性教学,不鼓励探究学习,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培养到底会缺了什么?会有怎样问题?或者我们反问:如果我们不进行探究性教学,不鼓励探究学习,只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学生真的一点都不探究吗,就都不去想问题了吗,他们只是在听吗?还有,那些大家、大学者、大科学家、大发明家们都是都经过探究学习的方式才成才的吗?好像那时还没有“探究学习”的说法和教育实践吧?
那么,到底什么是探究学习,我们为什么要强调探究学习呢?为什么要在这个年代的新课改时要特别强调探究学习呢?我认为是因为如下的原因使得探究学习在今天显得非常重要:
(1)当新中国的教育从“扫盲”“普九”逐渐提升到“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的今天,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成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抓手;
(2)当中国在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下,在建设创新国家的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思考和探究必然受到重视;
(3)当中国的教育仍然被“应试教育倾向”“死读书”“读死书”所困扰的今天,思考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成为打破“死读书”的突破口;
(4)当上述的必然与新世纪的课改相遇的时候,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一起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亮点,成为对基层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引。
这就是为什么没有教师会去质疑探究学习必要性的原因,大家在探究学习的广义必要性前心悦诚服,但对具体的必要性却不乏困惑,如:
(1)探究学习是学生头脑里的事,他们动不动脑子、想不想问题是教师能控制的吗?
(2)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肯定是个费时间的事,教学已经如此压力巨大,我们进行探究式教学,肯定会降低教学效率的,怎么办?
(3)一些概念、公式、史实、年代给学生讲清楚就可以了,有什么可探究的吗?有必要进行探究式教学吗?
(4)当前许多课堂里的探究学习好像都是在做样子,现在的体育课里老师不断地问学生:我手里拿的是什么球啊?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开的呀?北京奥运会哪年开的呀?刘翔是什么项目的运动员呀?蹲踞式起跑的最重要的要领是什么呀?我们可以用几种方式把球抱起来跑呀?等等。这样的“问题”,这样“探究”,这样的“探究学习”真的有意义吗?“探究学习”是不是又是一阵风呀?
这些问题在体育教师的脑子里一定是一片困惑,加上体育属于技能类的学科,其探究式教学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方法就更加复杂,因此体育教师对探究学习的困惑也就更大,把握起来也就更难。
三、关键:适宜深度、符合学生探究兴趣的、有科学逻辑的“问题”
什么才是真正的探究学习,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探究学习呢?在这里,最为本源的问题是“教师所提的问题需不需要探究”“学生能不能探究”“学生想不想探究”。
如果“问题不需要探究”,那就怎么也成为不了探究学习。前述的那些浅显问题,如“我手里拿的是什么球啊?”“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开的呀?”“北京奥运会哪年开的呀?”“刘翔是什么项目的运动员呀?”之类的问题就不值得探究,因为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因为知晓了“篮球”“北京”“2008年”“跨栏”就可以了,就可以结束了。即便是“我们可以用几种方式把球抱起来呀?”这样有不同答案的问题,也不具有探究的必要性,甚至也没有探究的可能。
如果“学生不能探究”,那也形成不了探究学习。我们设想如果老师问:“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有哪些”“造成人焦虑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判断人的焦虑” “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都遇到怎样的困难”“李宗伟为什么打不过林丹,成为千年老二”这样的问题,即便是高中生,大学生他们也探究不起来。因为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太难了,他们还不具备相应的知识,无法探究。
如果“学生不想探究”,那依然也形成不了探究学习。设想如果老师问:“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机理是什么”“如何提高最大吸氧量”“登喜马拉雅山会遇到怎样的危险,如何克服”“中国体育的职业化基本问题有哪些”“中国体育产业化水平低下的症结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学生即便是能探究,他们也不感兴趣,因为问题离他们的需要和关注太远了,他们没有探究这些问题的热情,因此也无法实现探究。
可见,没有难度的问题、难度太大的问题和学生缺乏需要和兴趣的问题都不能进行探究,不能形成有意义的、有效果的探究学习,而当前在中小学体育课中进行的那些尴尬的、无效的、生硬的、形式主义甚至是庸俗的、无聊的“探究”往往都是在“提问题”这个关键环节上出了问题。
那么,探究学习需要怎样的问题呢?这是一个难题,可能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思考才能真正想得明白。但是笔者一直有一个假说,想提出来供大家思考,这就是探究学习必须要有“问题串”。
四、假说:“问题”变成“问题串”,探究学习自然成
“探究”的本质就是思考,思考就是“追问”,“追问”的对象就是“一个接一个问题的探寻”,就是“问题串”。笔者认为,如果我们把问题连成“问题串”,那么没有难度的问题、难度太大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的问题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改变,其改变可见表1。
可以看出,通过以上从“单个问题”到“问题串”的构建,一些简单的问题变得深奥起来,一些生僻的问题变得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靠近起了,一些索然无味的问题变得可以让学生感兴趣了,更为关键的是,这些问题变成“问题串”以后就变得可以探究和必须探究了。有了这样的“问题串”,探究学习似乎已经自然形成、自成体系,同学们的探究和思考有了“方向”和“纵深”,探究学习不再尴尬、不再浅显、不再做作、不再是形式主义。
五、形态:探究学习是思维的常态,但探究式的教学却不是教学的常态,探究式教学是“有价值的弯路”,是“润物细无声”的不断启迪
探究学习从本质上讲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这种探究的精神、态度和习惯是教师们的责任,更是教师天天要想、要做、要重视、要促进的事。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每堂课都要进行探究式的教学,每天都要采用发现式教学、假说实验教学呢?每天都要让学生回答一个一个“问题串”呢?不是!体育教学就更不是。
发现式、探究式的教学相比传授式的教学效率要低,教学永远都是以间接经验的传授为主。有人把探究式教学称为“有价值的弯路”是很有道理的,“有价值”是指可以帮助学生动脑筋、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还能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弯路”是指这类学习需要时间,需要以学习效率作为代价,因此不能常用。
笔者认为:体育教师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要用心地做到以下10点:
(1)要在思想上重视让学生思考问题,要乐于启发他们敢于想问题;
(2)不要认为答案只有一个,要经常给予学生选择答案的机会;
(3)要在合适的时机给学生讲“故事”,故事里要有几个“弯弯绕”让学生想;
(4)加强学习,经常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将关键的问题编成“问题串”;
(5)把头脑中那些浅显的、幼稚的问题清除掉,或者大幅度提升;
(6)在教案里写了“探究”两字后,一定要把“问题串”和教学的情境写出来;
(7)提高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以便在各种复杂的情境下可以顺利地进行探究式教学;
(8)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辩论能力,以便不在讨论时输给善辩的学生;
(9)不要做作地去“启发探究”,而要“润物细无声”地去诱导、启迪;
(10)当进行了一次好的“探究”“讨论”和“发现”,一定要把它记下来,不断积累教材,琢磨教法,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