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思考的窗口

2015-06-30 03:28刘亚琳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5年4期
关键词:景泰蓝文本课堂

刘亚琳

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是成功教学活动的主要标志,而合理的切入是完成成功教学活动的必要因素。因为一个好的切入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说,课前的几分钟切入在一节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文本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切入方法。

一、展示相关实物,产生感官刺激

在讲授《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教师应该考虑到这是一篇说明文,相对而言趣味性较低,如何引发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只景泰蓝花瓶,首先让学生从颜色、图案等方面欣赏景泰蓝的美丽,接下来让学生用手触摸花瓶表面,感受花瓶光滑中带有粗糙的特点,教师顺势利导:“你知道这个粗糙的东西是什么吗?它就是铜丝。这个景泰蓝花瓶上的铜丝是怎样掐的?色料又是如何填上去的?最后又是怎样打磨成型的?带着这些疑惑,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文本主要说明对象的特征,又对本文介绍的制作过程产生了浓厚兴趣。

二、设置相关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时,因为学生已经对鲁迅先生有了足够的了解,教师可以不再向学生介绍作者,而是开门见山切入本堂课要学的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叙性杂文《记念刘和珍君》,你们知道这篇文章是针对哪个事件写的吗?”当学生答出“三一八惨案”之后,教师继续追问:“谁来说说这一惨案的情况?”“大家根据预习课文的印象和自己的推想,说说像《记念刘和珍君》这样的文章,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呢?”上述讨论,既可以引導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可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掌握同类文章的一般写法,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当然,这样的切入方式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做好充足的预习工作。

三、联系生活实际,产生思想共鸣

《散文选修阅读》里有一篇丰子恺先生的《送考》,文章展现了学生赶考路上、考试、发榜前后的情形,写出了孩子们的心理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出发时的乐观轻松,开考前的兴奋激动,发榜前的寝食难安,看榜时的焦急紧张,录取后的骄傲满足。我想学生对考试再熟悉不过了,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开讲前花几分钟先让学生自由谈谈自己对考试的感受和看法,这样不仅营造了课堂的轻松氛围,而且有利于学生正确了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思想共鸣。

四、联系社会热点,吸引学生注意

高一课本里有一篇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如果学生对当时的美国黑人现状没有正确的了解,那么就不能正确理解本文。所以教师不妨从社会热点话题切入:“有一个国家,我们对它的名字一定不陌生,在那也诞生出很多大家熟知的名人,比如比尔·盖茨、迈克尔·乔丹、乔布斯等等,这个国家就是——(学生肯定能立即答出这个国家就是美国),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很熟悉的,可是我们对美国、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南北战争后,虽然奴隶制被废除,黑人争得了公民权,但是他们并没有享受到作为美国公民应有的平等权利。相反,他们仍然生活在种族隔离的樊篱之下。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了一组纽约黑人保姆生活照,反映了种族划分观念在现代美国社会根依然深蒂固的现状。她们无法享受病假工资、假期和健康福利。还有前段时间NBA快船老板斯特林带有种族歧视的言论也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在21世界的今天黑人仍处于美国社会的最底层,在60年之前,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我们今天就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作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我相信,在了解了黑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之后,学生更容易从文中体悟到马丁路德.金的那种为民请命的崇高献身精神,也更容易让学生树立自由、平等、民主的正确理念。例如讲岳飞的《满江红》时,在课堂切入时和学生谈谈人们热议的钓鱼岛事件、黄岩岛事件则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激情,与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词中洋溢着的爱国主义激情产生共鸣。

五、讲述相关故事,增强课堂趣味

很多学生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对学习文言文提不起兴趣。教师在讲授文言文时有时可以用故事切入,从课堂一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史记·管仲列传》时,老师可以讲关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管仲与公子小白的一箭之仇,后因鲍叔牙的大力推荐管仲成为齐桓公的得力助手并使齐国日渐富强,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这个故事不仅富有趣味性,也突显了文中几位人物的主要形象特点,这对学生学习本文是极为有利的。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讲讲大家熟悉的“负荆请罪”的故事。

六、鉴赏名言名句,巧妙进入文本

学习王实甫的《长亭送别》时,既要考虑到文本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又要考虑到文中男女主人公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用相关诗词切入就可以兼顾到以上两点:教师可让学生回忆曾诵读过的离别诗词,并作适当点拨、补充。这样的诗句有很多,如江淹《别赋》中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晏殊《蝶恋花》中的“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等等。此类诗句很多,不作赘述。

七、迁移已有知识,比较同类文本

在学习苏教版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的《渔父》一文时,教师可以联系此专题中的前一篇文章——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在《报任安书》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作者隐忍苟活的原因,感受了作者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那么学生又应该如何看待屈原的“死”呢?教师在文本切入的时候可以迁移已有知识,作如下导语:“余秋雨说过,中国文人精神品德的高峰是司马迁和屈原。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与死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这样不仅复习了已有知识,还向学生传达了一种正确的世界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屈原,更准确地认识文本。

当然,一篇课文不一定只适用一种切入方法,课堂切入的方法也还有很多,如背景切入法、歌曲切入法等等。不管教师采用哪种切入方法,都要遵循适合学生、适合文本的宗旨。

猜你喜欢
景泰蓝文本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La eterna belleza del cloisonné chino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乾隆款景泰蓝花开富贵 加座兽足天球瓶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燕京八绝”之首的景泰蓝色彩研究
何谓景泰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