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改试题

2015-06-29 14:14龙泉
中小学德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题干原题依法治国

龙泉

考试是思想品德课程常用的评价方式。高质量的试题,能科学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对教与学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忽视试题命制研究,试题知识本位,试卷陈题拼凑,缺乏对试题和试卷的价值推敲等现象并不鲜见,这显然不符合考试的初衷。笔者对某市近年来的部分中考试题尝试进行修改,以比较的方法,就试题命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以下思考。

思考一:好风凭借力——试题导向应弘扬“正能量”

【原题】在现代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下列关于竞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竞争可以激发人的潜能

B.竞争中也需要合作

C.竞争就是要不择手段

D.竞争要在公平环境下进行

【修改题】正确对待并积极参与竞争是人们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参与竞争(C)

①能够挖掘个人的潜能

②需要从实际出发

③可以不择手段

④必须加强合作意识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原题题干说明了竞争的普遍性,提醒学生在竞争时不能不择手段,但在表述上存在“负强化”。修改题旨在引导学生在全面认识“竞争”的基础上,积极并正确参与竞争。从指示语看,避免了反向设问;从考查内容看,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对“竞争”的理解;从考查要求看,既有对教材观点的识记,也渗透了理解的要求。

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要给予学生道德发展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注意弱化和避免负面效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如此,评价更应如此,命制试题时,我们应注意表述的正面引导性,弘扬社会正能量,发挥试题的导向功能。

思考二:雨过浮萍合——题干题肢搭配应合理严密

【原题】过去要求节约做到“五个一”:节约一分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两煤。现在提倡个人消费做到“五个一”:日常消费花一点、文化学习投一点、孝敬父母用一点、希望工程捐一点、自己备用存一点。这告诉我们:(C)

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提倡过苦日子

②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要坚持从我做起

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坚持与时俱进

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艰苦奋斗已不合时宜

A. 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修改题1】过去要求节约做到“五个一”:节约一分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两煤。现在提倡个人消费做到“五个一”:日常消费花一点、文化学习投一点、孝敬父母用一点、希望工程捐一点、自己备用存一点。这些要求表明(C)

①发扬勤俭节约作风,就要坚持过苦日子

②提倡勤俭节约必须与时俱进

③从“温饱”走向“全面小康”同样需要发扬勤俭节约作风

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必须长期坚持

A. ①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修改题2】过去要求节约做到“五个一”:节约一分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两煤。现在提倡个人消费做到“五个一”:日常消费花一点、文化学习投一点、孝敬父母用一点、希望工程捐一点、自己备用存一点。这一变化表明(C)

A.提倡勤俭节约已不合时宜

B.要转变消费观念,践行绿色消费

C.任何时候都需要发扬勤俭节约作风

D.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原题选材很好,但题干与题肢出现了脱节:(1)“这告诉我们”的时间指代不够明确。“这”可以指过去和现在的要求,也可以指过去到现在要求的变化。指代不明会产生歧义,让学生无所适从。(2)原题完全可以撇开材料直接设问:“下列观点正确的是或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也就是说,材料可有可无。(3)原题中,“五个一”要求与“艰苦奋斗”的搭配,没有做到“无缝对接”。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是艰苦奋斗的一个方面,虽然两者经常在一起使用,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艰苦奋斗主要指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奋发努力,重在奋斗,意味着保持一种工作作风和一种精神状态;勤俭节约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重在节俭,反对浪费。因此,“五个一”与勤俭节约作风搭配更为妥贴。修改题则根据题干要求,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由平面到立体的搭配,使题肢与题干的搭配更加合理全面。

题肢与题干的搭配合理严密,是充分发挥试题评价功能的重要前提。首先,题干的指向必须明确,要将知识与品德的要求传达到位;其次,题干与题肢间存在因果、包含、从属等多种关系,因此,要充分考虑二者是否“对称”,以避免出现“伪材料”;第三,题肢要紧密结合题干引发系列思考,适当增加思维容量。同时,应避免选项简单重复,过于直白,没有干扰,慎用“完全消除”“充分说明”等绝对语言,以防止出现科学性错误。这样才有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思考三:疑义相与析——试题逻辑应顺理成章

【原题】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和其他法律文件。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推进了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由此可见,我国依法治国的前提是(B)

A.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C.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D.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修改题】抓紧制定在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及时修改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是我国依法治国的(B)

A.内在本质 B.重要前提

C.根本目的 D.基本要求

原题中的逻辑推理存在错误。“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可以“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却不能推断出“我国依法治国的前提是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因而“由此可见”隐含的因果关系不能成立,出现了设问不当的错误。修改题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前提的内容,既考查了学生对依法治国相关知识的识记情况,也考查了学生对题干的理解能力。试题表述合乎情理,不悖常例,准确、有条理地呈现命题主旨,才能引导学生缜密思维、合理推断、正确应答。如此,也才能提高试题的信度。

思考四:此中有真意——试题考查注重能级综合

【原题】建设清新、洁净、优美、舒适的家园,需要你我一起参与,共同保护。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C)

A.经常使用塑料方便袋

B.随手丢弃废旧电池

C.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D.购买和使用过度包装的商品

【修改题】重视节能减排,营造碧水蓝天,需要你我一起参与。下列做法正确的是(C)

A.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

B.随手丢弃废旧电池

C.能用扇子或电风扇就不用空调

D.家里多余或不用的物品装垃圾袋

修改题A选项比原题表述更准确,避免了歧义。同时C、D选项比原题更具有迷惑性和思考性。本题涉及的课程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能级要求是“运用”。就本题的考查而言,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相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释有关社会现象,判断和评析有关观点。修改题A、B选项观点错误,准确排除,这是能力阶梯1;在对问题整体方向把握的基础上,从C、D选项中筛选出最符合题意的C项,这是能力阶梯2。修改后的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择优能力。

思想品德课程的三维目标和课程评价要求,决定了我们在命制试卷时,应多角度设计试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判断、理解、联系等综合能力。当然,干扰项设置的多少、各能级考查的程度,需要结合试卷的难度要求全盘考虑。

思考五:江上数峰青——试题内涵应凸显学科特性

【原题】【繁荣文化 请你参与】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号角,全会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全国竞相发展文化的大舞台上,我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文化已越来越成为我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支撑。

(1)我市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请你列举两则我市地方特色文化。(提示:可从名胜古迹、文学艺术、历史名人、饮食文化等方面举例。)

(2)为了进一步推广地方特色文化,把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文化竞争力,请你拟两条宣传标语。

【修改题】【繁荣文化 促进发展】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号角,全会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全国竞相发展文化的大舞台上,我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文化已越来越成为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2)“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为了进一步推介我市地方文化特色,为家乡经济发展服务,请你拟两条旅游宣传标语。

原题联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热点,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要求列举两则地方特色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拟两条宣传标语,培养学生爱国要从爱家乡做起。但不足的是:原题中的两问都是开放式,形式单一,且这样的设问均可出现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试卷中,思想品德学科性不强。修改题的标题改为“繁荣文化 促进发展”,选用一大一小两则材料,以材料为依托,前两问是理论考查,要求学生讲道理;后一问是行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培养责任意识。既考查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对外文化交往的认识,又联系了家乡实际,坚持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因而,命题材料的选取,要直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凸显地方特色,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社会功能。在编制开放性试题时,我们要有学科考查意识,体现课程特点,落实课程目标,设问要收放自如,引领学生关心时事,学会分析,学以致用。

思考六:只在此山中——试题落脚应注重价值引导

【原题】【放眼全球 启迪未来】

材料一 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纪念日。入世十年来,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从5098亿美元增长到近3万亿美元,增长4.8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的人均年收入增加了两倍;中国人的视野和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材料二 入世10年来,“中国制造”也被一些人打上了低价、低档的标签,在高速发展中逐步显露出“成长的烦恼”。“中国制造”所创造的利润,中国企业最多只能拿到8%,剩下的都归外商所有。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入世10年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3)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具备哪些观念或意识?

【修改题】【对外开放 再创辉煌】

材料一 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纪念日。入世十年来,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从5098亿美元增长到近3万亿美元,增长4.8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的人均年收入增加了两倍;中国人的视野和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材料二 入世10年来,“中国制造”也被一些人打上了低价、低档的标签,在高速发展中逐步显露出“开放中的烦恼”。“中国制造”所创造的利润,中国企业最多只能拿到8%,剩下的都归外商所有。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要避免“开放中的烦恼”,能不能关上对外开放的窗口?为什么?

(3)要克服“开放中的烦恼”,我们应树立哪些意识?增强哪些本领?

原题后两个问题相近,学生的回答容易出现重合。修改题要求学生不仅知晓对外开放,而且要明确为什么要对外开放,考查更深入。更重要的是,修改题紧扣材料设问,充分体现情景设置的价值,做到“就汤下面”,从思想和行动上考查学生的国际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法制观念等,引导和提升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和公民素养。

考试是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的重要手段,试题命制导向正确、视角独特、取材鲜活、设问精准,才能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与导向功能,引领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合格的公民”。

(作者单位:镇江市第四中学江苏镇江 2120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题干原题依法治国
数字算式
公司成长的“法治之钥”
解法一真的不适合学生吗?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
让思维的花朵更绚烂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
镜头·中国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