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北梁棚改过程中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015-06-29 16:49宋蕾
北方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包头市棚户区居民

宋蕾

2011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来到包头北梁棚户区考察调研并指出:“棚户区改造是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硬任务。”2013年2月3日,李克强总理再次来到这片规模罕见的集中连片棚户区查看实情,了解改造进展和存在的困难,勉励当地政府急群众所急,加快改造棚户区。北梁棚户区居民迎来了新的春天。

北梁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城市棚户区,占地13平方公里,涉及11个行政村和15个社区,有居民4.7万户、12.4万人,大多数为低收入者。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北梁地区90%以上房屋老旧、面积小,街道坑洼不平,排污设施缺乏,雨天道路泥泞,难以通行,基础设施落后,公厕少、如厕难,集中供暖、燃气、健身设施等都属于空白,居民生活条件恶劣。2004年以来,包头市按照“统一规划、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块实施”的思路,以棚户区居民“住得进、住得稳、住得好”为目标,对北梁1.1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实施了大规模改造,完成总投资20.8亿元,安置北梁棚户区核心密集区居民1.02万户,3.06万人受益。随着李克强总理的两次调研,北梁棚户区大规模改造展开。包头市计划3年内,投资约200亿元改造北梁棚户区,“计划2013年完成安置房回购、安置房建设全面开工,并同步实施安置区及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2014年,安置房至少50%交付使用,集中进行征收搬迁安置工作;2015年,要求所有安置房具备交付使用条件,全面完成异地安置、居民产权调换工作和就地回迁居民的安置工作。”目前,北梁棚户区改造已初步确定可用于安置房回购的房源包括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等共计12686套,90.35万平方米。首批909套廉租房已具备入住条件,成果显著。当然在北梁棚改过程中,要想顺利搬迁,按照方案如期进行,有几个关系一定要处理好:

一、搬迁改造与政策宣讲间的关系

北梁棚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通过棚改可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生活条件,但同时也要看到,尽管居住条件差,但对于一些年长者来说毕竟居住了几十年,有难以割舍的情怀。此外,对于其他居民来说,虽然渴望搬迁,但如何搬迁,怎么补偿也是居民关心的问题。对于民众关心的这些问题,此时政策宣讲尤为重要。为了合理、有效搬迁,包头市政府出台了《北梁棚户区集体土地及地上物征收补偿方案》、《北梁棚户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等一系列方案意见,组建北梁棚户区安置居民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广播宣传站、政策咨询站、消防安全站、治安工作站、交通检查站、信访接待室、棚改检察室、法官工作站以及综合文化站、综合文化室、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便民服务工作机构,并抽调市区两千名干部,实行三级包联责任制,充分发挥“五级联动、六位一体”工作机制的作用,让干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把搬迁政策宣讲到位,耐心回答群众问题,尽力解决相关困难,消除群众疑问,使搬迁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二、搬迁与保护古迹间的关系

北梁是包头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明朝中期,阿勒坦汗执领土默特部时代,“巴图尔家庭”已在这里驻牧了。此后,在清康熙年间晋陕等地的汉人陆续在此定居。雍正末年,河北、山东、青海等地的回民有的来包头做买卖,有的逃荒至此,大都居住在北梁,清末民初已有780户,3400多回民居住在北梁,北梁逐渐形成了汉、回、蒙、满等民族杂居的地区。随着居民的增多,古巷、院落、寺庙也随之兴起,散发着历史气息,如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占地3000多平方米,被中国伊斯兰教会列为重点清真寺的包头清真大寺;始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的妙法寺,是内蒙古西部地区最大的汉佛寺;1940年由信徒捐资建成的基督教西门彼德教堂是内蒙古西部最大的基督教堂。此外,北梁还有革命先辈王若飞工作战斗过的泰安客栈、有乌兰夫等革命先驱播散革命火种的福徵寺,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包头市委、市政府办公旧址等革命教育旅游圣地等等。在搬迁过程中,如何保护好这些历史古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考察调研,包头市确定北梁民居保护重点区域1处,保留北梁传统民居院落19处,采集民居建筑构件近万件(块)。北梁地区已发现文物19处,有13处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除了这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梁地区还保存着数量众多的传统民居,部分民居保护得较为完整。这些历史古迹书写着它们的辉煌历史,它们的保留又为包头市的文化市场添砖加瓦。

三、居民需求与现实间的关系

北梁地区占地面积大,有13平方公里,涉及人数多,覆盖面积大,而且北梁地区少数民族居多,有回、满、蒙等7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居民和信教群众占比分别高达12.25%和12%,是包头市区内少数民族居住最为集中和宗教文化氛围最为浓厚的区域。此次北梁搬迁改造居民需求多,有要求通过搬迁改造改善居住条件的,有希望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的,有的要求安置区有完善的生活设施的,如超市、学校等,还有的少数民族比如回族提出希望政府能够尊重宗教信仰,在清真大寺附近规划设计安置房等。对于居民的需求既要重视也要及时解决。对此,东河区政府专门列出问题清单,一项一项落实解决。如东河区投资108.4万元,在沟门村等12个村2800户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工程,投资110万元实施18个村标准化卫生室工程,投资350万元实施18个村文化活动室工程,投资450万元在莎木佳新建2000平方米村幼儿园1所。还从市、区两级抽调200多名少数民族干部走上搬迁一线,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联系少数民族群众,推动棚改有序进行。通过特意在清真大寺附近规划设计了部分安置房、将回族住户的门牌做成他们喜好的绿色等举措贴近民心,解决了居民需求。

目前北梁搬迁改造已开展1年多,取得了显著成绩,使4.2万户居民得到了妥善安置,累计安排资金89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640个,通过北梁物业、保洁保绿、劳动保障协理等岗位,帮助北梁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扩大了困难人员帮扶范围,女满35周岁、男满45周岁低保户全部纳入社保补贴范围,及时兑现社保补贴1843万元,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上述关系的正确把握有很大关系,而上述关系的核心就是践行群众路线。棚改领导小组在搬迁改造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坚持真正吸纳民情、民意,充实到方案、标准的制定中,并在具体实施中,充分尊重民意,广泛征求民意,一心为民,让群众满意,最大限度保障居民利益,让居民“搬得出”“住得进”“过得好”,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

(作者单位: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代建明

猜你喜欢
包头市棚户区居民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六(3)中队
棚户区改造被设限
包头市东河区城市绿化现状评价
关于鼓励企业自主进行棚户区改造的探讨
棚户区改造方案——PPP模式初探
包头市“健康水工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北京市棚户区改造政策分析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全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将在包头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