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蕾
设计思路:
奶粉桶是我们班小舞台活动区中孩子们共同收集的道具,每天看着孩子们快乐地敲打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时,我就在想怎样让孩子们在随意敲打奶粉桶的过程中,通过有意识地引导让孩子感受乐曲中节奏的变化,获得相关节奏的知识,并让孩子体验利用日常物品敲敲打打为乐曲伴奏的快乐,于是设计生成了这节打击乐活动“奶粉桶变奏曲”。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奶粉桶的不同部位进行| x x | xx x |、| xx xx | xx x |节奏型的打击。
2.感受利用奶粉桶进行乐曲打击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熟悉音乐并会进行歌曲表演。
2.奶粉桶、筷子等。
3.| x x | xx x |、| xx xx | xx x |节奏型图谱,完整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表演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回顾、熟悉音乐。
教师:昨天我们学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表演给客人老师们看看!
2.教师出示奶粉桶,进行打击乐表演,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要用一种特殊的乐器来表演这首歌曲。能猜出来是什么吗?你们看,这是什么?(奶粉桶)下面请看表演,音乐!
教师:奶粉桶也能当乐器好不好玩啊?你们想试试吗?试一试敲一敲奶粉桶的桶身、桶盖、桶底,听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请你们自己选一个吧。
(评析:在我引出用奶粉桶进行打击乐表演时,孩子们个个都跃跃欲试地想进行尝试,这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部分)
二、看图谱探索、尝试用奶粉桶不同部位,进行| x x | xx x |、| xx xx | xx x |节奏型打击练习
1.探索了解奶粉桶不同部位的音效。
教师:有小朋友发现筷子上的蓝色标记,就我们手握着的地方!
教师:你敲的是哪里呀?你们感觉敲哪里好听?桶盖敲起来像什么声音?桶身、桶底声音感觉什么样?怎么拿桶敲出来的声音才好听呢?
(评析:为了激发孩子表演的兴趣,我在完整示范后,让孩子们先尝试敲打桶各个部位,让孩子自主选择确定最终敲击的部位,并在这个环节让孩子自己尝试不同的抱桶姿势哪种方便敲打、怎样拿筷子等,为下一环节学习敲打不同的节奏型减少障碍。)
2.出示图谱1,打击| xx x |节奏。
教师:瞧,老师带来一张节奏图,你们认识吗?你们能用奶粉桶打出这个节奏吗?
3.出示图谱2,打击| x x | xx x |节奏
教师:那我再添上两颗爱心,你们还会打吗?咦,这个节奏听起来像我们歌曲里的哪句啊?那我们就试试边唱边打。
(评析:节奏型的出现由易到难,每一次节奏型的出现,我都先让孩子们尝试着打后,我再明确要求,并用语言提示,然后用手势和眼神以及体态来指挥幼儿练习,最后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演熟练掌握| X X |、|X X X |节奏型,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有节奏的敲打中、轻松的状态下准确地打出节奏。)
4.出示图谱3,尝试打击| xx xx | xx x |节奏
教师:这个节奏图和刚才的节奏图有什么不一样?我们都来试一试?谁愿意上来试试?歌曲里的哪句就是这个节奏呢?
(评析:教学的重点就是学会打击| x x | xx x |、| xx xx | xx x |节奏型,围绕活动目标,我在此环节运用了活动性的图谱帮助孩子学习不同节奏型。先引导孩子们比较图谱中爱心的数量不同与变化,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节奏型的变化,并尝试看图谱练习,以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
三、看歌曲完整图谱,尝试进行打击乐表演
1.认识歌曲的图谱。
教师:你们想不想用这几种节奏来表演《爱我你就抱抱我》这首歌曲。(出示完整图谱)图谱上有什么地方看不明白?
图谱上黄色的爱心表示唱的部分,两边的两条竖线、两个点叫反复记号,就是要表演两遍的意思,空心的爱心表示打到这里要停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图谱唱一唱。
(评析:我们平时使用的乐谱,其结构体系十分复杂,对于认知水平有限的幼儿来说,要很好地把握,是很困难的。为此,我专门用了一些生动的、形象的符号来代替,设计了一个爱心图谱,比如用黄色爱心表示唱歌的部分,红色爱心表示打节奏的地方。)
2.看图谱商讨乐句中打击的奶粉桶部位。
师:小朋友,先打哪里呢?你们一起商量一下。
3.根据幼儿讨论变化的奶粉桶部位尝试打击乐表演。
4.分角色变换多种形式进行打击乐表演。
师:小朋友表演得真棒,这首曲子有唱的部分有打击的部分,谁愿意来表演唱的部分?其他小朋友进行打击。看看你们配合得怎们样?我用手势来提醒你们。
(评析:此环节运用多种变换形式让幼儿进行打击乐表演,幼儿熟练掌握后教师可恰当地退出,让幼儿挑战一下无图谱演奏。)
四、完整表演展示
师:好听的歌配上有趣的打击乐,我们请客人老师拍手打节奏和我们一起表演。
教学反思:
打击乐教学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组织幼儿的打击乐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让幼儿达到整齐敲打悦耳的声音,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情,而且打击乐活动是一个经验慢慢积累的过程。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怎样能将打击乐活动做到更好呢?通过多次的研讨与尝试,我得到了以下几点启示。首先,选择的乐曲要合适。最好选择节奏鲜明的乐曲,因为节奏特点明显的乐曲容易敲打出效果。这首歌是孩子都熟悉的歌曲,孩子们在用这首音乐表演打击乐活动时就简单容易多了。其次,把握好活动的重难点。再次,有效地利用图谱。每个幼儿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在活动中,幼儿的手、眼、脑并用,使大脑建立起复杂的神经联系,让头脑变得灵敏、聪慧,而利用图谱能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的性质。
我们平时使用的乐谱,其结构体系十分复杂,对于认知水平有限的幼儿来说,要很好地把握,是很困难的。为此,围绕活动目标,我运用了活动性的图谱帮助孩子学习不同节奏型。先引导孩子们比较图谱中小花的数量不同与变化,并用语言“两朵小花挤在一起了”、“四朵小花挤得更紧了”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节奏的变化,并尝试看图谱练习,以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
正是在这样的敲敲打打中,孩子们不断体会到了节奏的变化,辨别了各种音色的特点,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了表演,享受到了打击活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