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军
“艺术家的天职是:以作品引导人类共同体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艺术家唯有认识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才能在无私、无我的思想基础上,发起同体大悲,积极向上,与人为善,把小我融化于宇宙全体,无限抒展新的生命,共同奔赴光辉的未来。这是李叔同先生的心路,我也以此自勉。”
——哈定
《待考》
文革后,拨乱反正,教育方面,音乐学院恢复了附中少儿班的招生。停止了10年创作的我,如今恢复了艺术生命,怀着喜悦的心情,再次投身于创作,希望能反映这一历史时期教育方面的变化。在音乐学院招生期间,我去考场体验生活,寻思要抓住哪一些关键的景象才能全面反映少儿班考试的情景呢?某日我在走廊内见到一个女孩,踮脚向考试正在进行的教室内探望。她的偶然一瞥给了我启发。她的这一动作,不就是将教室内外的情景做了内容上的联系吗?这一可喜的发现,使我的构思和构图得到了落实。全画孩子分为三组,其中穿橘红色连衣裙的女孩与左边两个男童,组成主体群,她是主体群中之最,也是暖色基调的最强音,构图用色以此向左右展开。(摘自《哈定笔记》)
2015年5月30日,“这里阳光灿烂——哈定文献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上海市金珠路111号)展览,这是从文献史料和实物原稿来了解哈定这位艺术大师的个人经历,同时有50余幅水彩、油画力作,通过“渊”、“源”、“流”、“长”、“君子之道”分别从哈定先生的家族传承、师承关系、从艺心路、酌水知源等方面进行了专题呈现和研究,极为完整、系统地还原了一代水彩大家哈定先生的艺术之路。
所谓“文献展”的展出概念,不同于一般的作品展或者回顾展,除了展示艺术作品之外,更多的是揭示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艺术家日常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比如此次展览中,不仅展出了大量哈定先生于1950-1960年代奔赴全国各地的采风和写生照片,旁边还有哈定先生的夫人张文琪女士的回忆文字:“记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总是稍有一点积蓄,就去体验生活、搞创作。每次出去,他总要带四五个背包,装一些必须的简陋的作画工具,背包很多,他一概斜挎胸前,左边两个,右边两个,外戴一顶草帽就出发了,去农村,去工厂,去新疆,去北京、金华、富春江等地。因为我们是自由职业者,所有路途中的开销,都要自己负担,没有人资助。为了节省花费,他的破背包里还有干粮、阳伞、雨衣等……”
尽管这段“跋山涉水”的采风生涯无比艰辛,但哈定先生却是一直感念生活赋予他创作的内容与动力:“生活,不仅给了我丰富的创作内容,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艺术表现,推动着艺术风格的发展。在广西侗族山寨,在满屋烟雾的宅子里,我看到建筑物里里外外被烟薰黑,建筑物显得气势峥嵘,这种气氛是轻盈、透明的水彩画常规表现方法很难表现得出的。我试着在水彩画上再用钢笔加深轮廓线,就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在广西三江,我深入苗家。那里,居住木屋,屋顶是用一片片树皮覆盖而成的,一般水彩技法也难以表达,我改用钢笔画轮廓,再盖以水彩,突出了木屋的结构质感。1983年我去西藏,对那里的自然景色、质朴民风也产生了强烈的印象,我决心着意刻画珞巴族老猎人的形象。他健壮如虎的身躯,黑里透红的肤色,穿着粗牛毛织成的外衣,这一切也使水彩画的表现碰到了新课题。我加重色彩,放大笔触,增加明暗,选用涂蜡和刀刮等手法,使画面一反水彩画是‘轻音乐的格局,在不失水彩明快、流畅的特点下,产生了重彩和强力的效果。新疆之行再次开拓了我的视野,雪山怀抱中的帕米尔高原,景色神奇,塔吉克族人民生活检仆,热情而好客,孩子们在高原阳光下游戏,我觉得既新鲜又动人,于是选用具象和抽象肌理的结合,完成了一幅新风格的大型水彩画《帕米尔高原上的花朵》。”
这些故事和作品,成为我们了解和分析那个时代艺术家创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文献,也成为我们研究新中国美术史重要的视觉艺术样本。
哈定先生的一生中,这样动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展览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故事之一:“废稿三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立体地展示。
展览引用了哈定先生创作《待考》这件作品的回忆:“文革后拨乱反正,教育方面,音乐学院恢复了附中少儿班的招生。停止了10年创作的我,如今恢复了艺术生命,怀着喜悦的心情,再次投身于创作,希望能反映这一历史时期教育方面的变化。”这是一段艺术家有关自己创作动机的介绍。
接着:“在音乐学院招生期间,我去考场,体验生活。其间既看到许多小朋友等待考试的情景,也看到小朋友们在教授们主考时的神情专注,表演专业的情景,寻思要抓住哪一些关键的景象才能全面反映少儿班考试的情景呢?某日我在走廊内见到一个女孩,踮脚向考试正在进行的教室内探望,她的偶然一瞥给了我启发,她的这一动作,不就是将教室内外的情景做了内容上的联系吗?这一可喜的发现,使我构思的构图得到了落实。”这段文字详细交代了艺术家如何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如何进行巧妙地构思和艺术转化的过程。
创作的过程是艰难的,不仅要斟酌再三,还要历经无数次的起草与修改。很多作品哈定先生因为自己不满意,他即刻就撕毁。据他长女哈维回忆,哈定先生撕掉的作品数量众多,可以说不计其数。有一次正欲撕画时,恰好被他女婿撞见,女婿心疼其画,跟他商量:“请你不要撕,把它送给我好吗?”
毫不夸张地说,哈定先生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深思熟虑反复修改的结果。同时,几乎每张作品,他都能讲出完整的创作思路,比如《待考》:“全画孩子分为三组,其中穿橘红色连衣裙的女孩与左边两个男童,组成主体群,她是主体群中之最,也是暖色基调的最强音;左边穿黄色运动衫的男孩,在色彩运用中由橘红降为黄色,他的回顾是加强主体;再左边男童戴白帽穿白衫黑裤,是以此在色彩的变化上,起到虚实的间隔作用,男孩弯腰侧看,是将观众视线引向门前;穿紫红色连衣裙的女孩她是以单人为组,并以紫红与橘红相呼应,她的踮脚向教室探望,这充分显示她的心情,也将教室内外的情景相连,突出了主题。从主体向右展开,是三人组合的另一组,穿淡紫的女孩与站立的女孩接耳交谈,是增加群体的起伏与空间,色彩方面逐渐降低转向冷色,而以她的蓝衣裙与主体橘红形成对比。以此提高红色的鲜明度,最右边处在阴影中的女孩,是以虚见实,在全画中成为尾声。”历经岁月的变迁,以及无数次搬家流离,很遗憾,那些珍贵的草稿、小稿和手稿都已经散失。目前仅存两种照片,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对哈定先生极端认真的创作态度一见端倪。
多年后,哈定业已成为一代中国水彩大家,人们问起他成功的秘诀。他总结为六个字:“努力”、“克己”和“奉献”。他说的“努力”,是指要到“拼命”的程度。反映在创作中,就是不断进取,精益求精,到达“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地步。
“文献展”正是通过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通过呈现艺术作品诞生的过程,通过对艺术家精神、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全面展示,以及通过对时代背景的介绍,努力来营造某种文化情景,帮助观众进入一种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我们阅读艺术作品,理解艺术家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以此来引导或满足人们对展览品质和学术含量的更高诉求,这也是对文化的默默贡献。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