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敏
1997年5月19日,学校年轻的音乐教师杜丽丽在大拖车失控冲向候车学生的危急时刻,用双手将身边的两个孩子奋力推开,挽救了两位少年的生命,却献出了自己年仅21岁的宝贵生命。
此后,学校以英雄人物的精神构建学校核心价值体系,找准学校发展的若干“结点”,依托烈士精神构建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提升教学品质。
让烈士精神落地生根,找到学校工作的落脚点
一所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发扬什么精神才能凝聚力量,促进团队发展?那一定是“杜丽丽精神”!
2013年暑假,学校完成了校史馆的建设,并使其成为海淀区师德教育基地。杜丽丽烈士的感人事迹成为了校史馆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查阅、研读资料以及与各级领导、教师交流,梳理出了“善良、爱生、乐业、求知”的“杜丽丽精神”。
为了让每一位教师对烈士精神不但耳熟能详,并且融入到心里,转化成教育教学中的自觉行为,我们着手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专门开设德育讲堂,与教师们解读、分享“杜丽丽精神”,使全体教师知晓“杜丽丽精神”的内涵,在领会烈士精神的基础上,热爱工作,勇于创新,努力做到“善良、爱生、乐业、求知”,增强团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建设完善课程体系,确定学校发展的着力点
在“善良、爱生、乐业、求知”的烈士精神的引领下,我们深入研讨,依托烈士精神构建校本课程,凸显学校特色,以整合、完善三级课程体系作为学校的发展点。
在烈士精神的指引下,学校着手杜丽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挖掘干部、教师、家长潜能,搭建校本课程建设框架。多次请专家进校,作专题讲座、现场指导,从前期课程开设的方案研讨,到后续的反思、完善,边实践边研究,逐步建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用心学、用心做,边教边学,教学相长,课程意识不断增强,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建设与文化建设的体系和内容相辅相成,实现了英雄精神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我们在课堂上渗透杜丽丽精神,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勇于担当。校园里以杜丽丽命名的社团不断壮大,已形成了杜丽丽民乐团、杜丽丽跆拳道社团、杜丽丽摄影社团等11个社团。丰富的社团活动,使学生在开拓视野、发展特长、培养兴趣的同时,深受烈士精神的感染,不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借助UDS提高教师素质,突破学校发展的关键点
教师素质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是学校发展的关键点。为了让全体教师学习“善良、爱生、乐业、求知”的烈士精神,增强教学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学校借助高校和中小学合作的UDS项目研究,为教师搭建学习和发展的平台。
在UDS项目校实践中,教师集体参与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每个人都树立了“学校发展从我开始”的自信与责任,自主反思、总结提升。我们大胆尝试项目负责制的工作方式,在认领项目后,为教师们创设条件并给予指导,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智慧和才能,放手让教师在实践中成长。“一年级新生实践活动”“今年我们这样作总结”“六一活动周”“家长开放日”……在这一个个精彩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能够深入思考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同伴探讨、分享自己工作中的困惑、愉快,他们的工作热情被点燃,工作潜能被激发。利用UDS项目这个平台,教师真正实现了专业成长的突破。
英雄的精神照耀着我们未来的路。杜丽丽老师为学校留下了珍贵而丰富的德育资源,她的精神永远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以此为基础,结合小学德育的要求,我们厘清了实验四小的育人目标:成为有爱心、负责任、乐创造的人,开发并实施了杜丽丽校本课程,通过教书育人,将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给一代代学生,真正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