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学良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美丽的校园,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无声的教科书,熏陶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感化陶冶中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学校注重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教育与启迪功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努力让学生在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中健康成长。
1.主体参与策略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学生是主体,教职员工是主导者,只有让二者积极参与校园环境建设,才能打造舒心、健康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结合校园环境开展了审美教育系列活动。例如,我们广泛听取学生的建议、意见,调整校园环境布局,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者、保护者;我们拟定了“保护环境,美化校园”倡议书,发放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号召学生们携起手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鼓励学生以班为单位领养学校的绿地,在精心护养绿地的实践活动中真切感受美的事物来之不易。在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装点校园,审美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2.励志导行策略
我们秉承“修德,启智,育美,创新”的办学目标和“育美于心,显美于行”的办学特色,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突出“全面发展,推崇个性”的办学思想。我们采取寓美于景的策略,让儿童在充溢高尚精神的校园里,耳濡目染,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淀美好的道德品行。
新教学楼分别以学校审美教育特色、科技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为核心,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蕴含人生哲理的文字,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每一层都设计了一幅以“静、竞、净、敬”四个字为主题的宣传画。“静”:静心静思,动静有常,心态平静,学习安静;“竞”:见贤思齐,力争上游,比学赶帮,友好竞争;“净”:校园干净,衣着洁净,语言文明,心灵纯净;“敬”: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友爱同学,宽容礼让。四个字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再配上适合学生特点的优美画面,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美的行为。
3.艺术感知策略
校园内每一面墙壁上都喷涂了花、草、树木以及海底世界、恐龙乐园图案,使学生在课间活动中有置身于大自然的感觉。小广场西南侧有一座“静心亭”,象征着宁静致远。亭内设有象棋桌和四个石凳,既为学生提供课间活动场所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小草在成长”“多么美的红花绿叶呀”“我们是植物的好朋友”……这些都是学生自己领养草坪或树木之后的感言。这样的活动使学生自觉爱护花草树木,有助于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校园。
我们还在墙壁上喷涂了以一诺千金、卧冰求鲤、孔融让梨、闻鸡起舞等成语故事为主题的画面。让学生在这种“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的意境下,体验情景交融,享受审美情趣,追求美德行为。
4.实践展示策略
为了给更多的学生搭建审美和创造的舞台,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
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里充满了学生的童真、童趣;舞蹈教室、健美操训练室里,学生们优美的舞姿使人驻足欣赏;音乐教室、合唱队里,学生们动听的歌声让人陶醉;运动场上,处处都有学生矫健的身影……
我们还开展了以展示校园风貌为主题的校园风采绘画、摄影作品大赛,以校园内百余种植物的生长习性、特点、护养知识为主题的知识竞赛,以校园历史人物以及校园内的故事为主题的故事比赛等系列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充实了学生的文化生活,而且营造了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文化艺术氛围中发展特长,提升自我,形成美的人格,塑造美的形象。
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学校校园环境在教育性、艺术性、人文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切实做到了“一墙一砖有灵魂,一草一木能说话,每个角落能悟人,每个场所能育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形成了美的习惯,涵养了美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