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
【摘要】我国是多民族大统一的国家,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也是我国教育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新时期必须要增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结合少数民族生活习惯、思想基础以及实践环节等构建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报效祖国。本文主要分析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 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78-01
少数民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历史进程、经济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语言文字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出现差异和分层,所以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一、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要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
素质教育下强调教育的人文性,教育工作要坚持吧育人放在首要位置,必须理解、尊重学生。少数民族学生自尊心特别强,再教育的工作中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同时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直接关系着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教师要把育人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因为家庭条件和背景的差异,相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能力、自我教育等与汉族学生来可能存在一些差异性,基于此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尊重少数民族主体地位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政治稳定和名族团结服务,特别是在少数民族教育中,更要体现民族团结。进步 的精神。要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风俗、经济生活、以及社会背景等,要正确对待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的特殊性,以便真正使思想教育工作服务于民族工作。
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一)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实际问题
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之一是从学生受教育对象出发,深刻掌握少数民族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只有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实际问题,才能让少数民族学生没有后顾之忧。解决少数民族学生上实际问题首先要构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为种种原因个别少数民族学生可能会有自卑、敏感、多疑等不良心理问题,再加上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各种问题,致使少数民族学生,心理背负沉重的压力。基于此,教师再讲课时要注意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教会他们怎么自我减压;其次要健全学生心理健康防卫机制,及时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再起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人际关系教育,学校要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倡导人人平等、互助共进的良好校园缝起,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人际关系意识。
(二)以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引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融入到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便引领他们坚定不移的走当的路线,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和思想 。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主旋律,培养少数民族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实际思想教育中要引领少数民族学生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宗教观以及历史观等,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族理论向联系,通过开展民族振兴的政治习惯,提高其政治素养,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
(三)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实践环节思想政治教育
少数民族思想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要积极倡导知行合一,重视实践教育,在少数民族学生中积极开设各种类型的文化体育活动,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陶冶、塑造其人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也是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之一。所以必须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要根据少数民族的具体学生的情况积极开设少数民族文化体育活动。比如傣族泼水节、回族圣纪节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可以在文化体育活动中举办,不仅弘扬了少数民族风俗文化,而且可以吸引其他民族学生积极参与,增强民族团结。
提高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根据少数民族学生自身文化、经济、风俗习惯实际情况,建立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少数民族学生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挖掘少数民族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少数民族学生道德情感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孙云飞.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2):104-105.
[2]苏丽蓉.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丝绸之路,2009,(1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