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摘要】数学课后作业的科学布置,能够帮助在有效巩固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促使教师更为全面的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予以妥善解决。文章主要是对初中数学课后练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科学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此帮助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复习性作业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20-02
数学作业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确保教学效率而布置的一些复习性的练习、任务。在课后复习性作业设计中,依旧存在着些许问题等待广大教育工作者去解决。数学课后练习的设计不应仅仅着眼于“写”及“量”之上,而是应更加关注其“质”及 对于学生各方面技能、素质的培养。不仅仅是初中数学,现今各学科的课后练习设计已引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着重关注。
一、初中数学课后复习性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 课后作业内容较为枯燥化
现今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通常极为注重“量”。此类作业设计方式使得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度大为降低,逐渐失去学习热情。较大量的 课后作业给予学生身心上压力均较大,使得数学学习越发无趣。学生对于课后练习的完成也不具备基本的自觉性,其学习效率自然无法得到提升。
2. 课后作业形式较為单一化
现今的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构成形式通常较为单一化,主要为书面化的解题,学生对于作业的完成也不过是采用计算、证明、公式等方式。作业形式的单一化使得解题方式也极为僵硬化,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课后作业设计缺乏差异性
在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完成中,通常是老师布置、学生被动完成的一个模式[1]。而在作业布置时,一般是对全体学生采用统一标准,层次性较低。如此一来,学习状况各异的学生在作业完成中经常会遇到“易完成”、“难完成”的状况。对于一些基础较好学生而言,这些作业的完成轻而易举,其学习潜力无法充分发挥。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在课后作业完成中,其压力较大,学习积极性日益降低。
二、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科学设计
1.自主型作业设计
自主型作业的设计主要是指:学生将自己在可堂堂学习中遭遇的一些问题、疑问采用出题的形式所设计出的作业。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或是与同学一同讨论之后明确作业的完成时间、题目类型及其数量。自主型作业的设计可帮助在有效巩固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其自主思考、创新的能力。所以,在今后数学复习作业的设计中,应注意对一些可以进一步延伸、发散学习思维的地方及时捕捉,尽可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思维发散、创新能力。
2.学习方法型作业设计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切实掌握学习方法极为关键。在是、学生掌握了一定方式之后,便可在对各数学学习单元知识点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设计一些与学习方式相关的作业。在作业布置后的第二日,可在课前给予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促使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各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对学习方式的掌握度则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在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应相应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写”,以此帮助避免其思维的僵化,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
3. 分层型作业设计
由于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各异,因此在复习性作业的设计上也不可采取统一标准,而是应用分层设计的方式。将课后作业分为三种,第一种的重点在于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难度较低。第二种作业的重点在于数学知识的科学运用,具有一定的难度。第三种则是在基础练习中增加一些活跃思维的题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独立性思维能力。在三种课后作业的完成中,学生均能够获取到较强的成就感,促使其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得以增强。
4.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
为了更好的衡量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极为重要的一个指标便是学习目标的达成[2]。在初中数学设计中,教师应与学生一同联合起来,完成基本及挑战性目标的明确。所谓挑战性目标,即指是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一个跨越,重点在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选取工作时,教师应将制定好的挑战性目标作为依据,对目标达成中所需的知识、技能掌握度、解题方式等进行着重分析,确保其能够与教学内容将符合,有的放矢。
三、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及课后作业设计中,其主要的目的便是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及技能,并确保其全面掌握以及学生独立思维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课后作业设计中,首先教师自身便应科学认识到课后作业的重要性,科学且合理的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在有效巩固学生数学学习知识的同时,对其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进行提升,促使其能够在学习及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全面增强其素质,为其未来的良好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闫丹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初探[J].新校园(中旬刊),2013,(12):142.
[2]潘巨兰.初中数学课后复习性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12,(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