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有田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三院,四川成都 610017)
关中地区民居建筑语汇的研究与应用
——以“华山演艺广场”设计为例
刘有田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三院,四川成都 610017)
通过总结关中地区原生态民居建筑利用环境、处理环境的丰富经验,从环境、形体、空间等方面,重点提炼出其中可资借鉴的具体语汇。然后对“华山演艺广场”这一应用实例作了具体分析,详细论述了它在环境设计、建筑布局、形体、空间以及装饰等方面所体现出的“原生态”建筑思想,为现今建筑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原生态; 建筑; 语汇; 传承; 创新
关中地区的民居建筑是一种经过自然生长发展起来的原生态建筑形态,它顺应自然的地形和气候,结合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且大多采用了传统的技术和习惯做法。这些原生态民居建筑蕴含着人们朴素的自然环境生态观,反映了实际生活的利弊,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经验总结[1]。它与当地人们原生态的生活融为一体,成为当地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又与当地的自然景观相互映照,成为大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3]。
以此为出发点,笔者通过对陕西关中民居、韩城党家村民居等原生态建筑的调查,从中提炼出些许可资现代建筑创作借鉴和参考的原生态建筑语汇。
1.1 适应场所与气候的环境模式
建筑是场所与气候综合作用的产物,同时它又能动地对自身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所处的环境。特定的场所与气候,一方面对建筑本身提出了限制和难题,另一方面又赋予了建筑具体的含义与特征。党家村民居就是对其特定环境所作出的具体反映。其村落选址的特点,首先便是依塬傍水,向阳背风,水源方便(图1)。党家村北依高塬,南临泌水,坐落于高塬和泌水河畔之间一个自然形成的葫芦状狭长沟谷之中,山环水抱,日照充足。
图1 党家村鸟瞰
1.2 有机自然的村落景观形态
大部分村落的形成都没有经过正式的规划和设计,而是有机“生长”出来的,具有自然的肌理特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村落的规模日益增大,其外部空间和景观形态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呈现出一种错落有致、丰富多彩的形态。党家村的村落形态虽然有一定的规划因素影响,但主要还是历史、自然和社会综合作用的产物。
1.3 单坡屋顶的利用
单坡屋顶是关中民居最典型的特点之一。由单坡屋顶(内坡)围合成窄形四合院,既可以确保宅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抵御冬季来自北方的风沙,还可以汇聚雨水,缓解由于干旱少雨带来的缺水状况,当地俗称“四水归堂”(图2)。对单坡屋顶的利用可以采取形体复制、材料替换和格构虚化等手法。
图2 关中民居“四水归堂”式合院
1.4 空间的语言
原生态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是实际功能需求和木屋架结构双重作用的结果,具有实用性、人情感和人性化的特征。从党家村四合院气派的入口门楼到狭长的庭院,从高大宽敞的正房到幽暗的柱廊,空间的语言无处不在。通过对它们的借鉴和重构,从而创造出适应现代生活内容的空间形式。
1.5 材料与色彩的运用
党家村民居大多都采用木骨架、水磨青砖墙(或土坯墙、夯土墙)和小青瓦屋顶的组合形式。青砖灰瓦木构的组合,既反映了原生态建筑因地制宜、因材制宜的地域性特征,另外其所呈现出来的整体色调也是朴实无华而又素雅大方的。在现代建筑创作中,合理运用原生态建筑的材质和色彩,既可以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传统的韵味。
1.6 柱的处理
木构架的支撑和青砖墙的围护在原生态建筑中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木柱和墙的位置关系若即若离,既有独立的柱廊,也有墙、柱一体的组合;既有墙体包裹立柱的方式,也有墙、柱并置,木柱两侧外露的处理。其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手法,一方面结合了具体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又是对传统技术和习惯做法的运用,将它们打散和重置,不失为现代建筑创作中借鉴传统的一种可行方式。
一座优秀的建筑物应该既有传统的特征,又有时代的特点,脱离了时代特征的建筑物必然走向复古与抄袭,而脱离了传统的建筑物,要建造在自己的国土上就没有了生命力[4]。
下面将结合“华山演艺广场”这一旅游项目来阐述对以上原生态建筑语汇的应用。
华山演艺广场是一座大型综合旅游服务设施,其建筑功能涵盖大型文化演艺、娱乐、餐饮、民俗艺术品展示、旅游商品销售等内容。总建筑面积4 500 m2,设有固定坐席约800个,建筑用地面积18 hm2。该拟建项目位于华山风景名胜区华麓区地域内,该区处于华山北侧山脚,项目场地设定于区内陕西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三角形用地的西南角(图3)。
图3 华山演艺广场总平面
该项目建筑设计本着传承传统、演绎地方特色,同时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融入了大量的地域人文元素,其所应用的原生态建筑语汇主要有如下几点。
2.1 环境设计
项目地处华山脚下,着眼于这一大环境,首先必须找到二者之间的联系和结合点。本方案在舞台及观众厅上方,朝向华山,设计了五个自东向西一字形排列,并且逐渐增高的三棱锥形天窗(图4),在合理解决采光与通风需求的同时,意象性地暗示了华山不断升高的东南西北中五大主峰,在形态上与之取得了呼应和协调。通过这种象征性的手法,使得建筑获得了具体的场所含义和特征。
图4 逐渐升起的天窗
在结合环境的同时,方案在适应并且改善气候方面还有许多独到之处。建筑的南北两侧各设有数个一进或者二进式的景观天井,它们由墙壁、过道或者围墙合抱而成(图5)。一方面,这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由于建筑功能复杂、内部空间繁冗重叠所造成的采光通风问题,改善了微气候;另一方面,它们就像一个个“气孔”,连接着建筑与环境、室内与室外,并创造出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情趣空间。
图5 水体设计与景观天井
总之,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相结合,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又创造出优美的景观和休憩场所,体现了原生态建筑思想中生态性、场所感以及人性化的特征。
2.2 “村落”式的建筑布局
项目的定位本身就具有民俗性、文化性的特征,而方案的创作灵感也正是来源于此。作为与巍巍西岳相伴的一个旅游服务建筑,其姿态应该是谦逊的,体量也应该是较小的。因此,方案创作之初就借鉴传统村落亲切宜人的布局和外部空间,采用了化整为零的手法,将建筑的主要大空间置于中心,四周绕以餐厅、楼梯间、卫生间等辅助用房,并采取适度的凹凸进退,从而使整个建筑无论从平面上还是造型上都体现出自然“破碎”的特点,非常巧妙地解决了建筑的体量问题。加上对青砖材料的合理应用,整个建筑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村落”(图6),而非一座剧场。
图6 “村落”式的建筑布局
2.3 民俗化的主入口门楼
主入口门楼是建筑造型设计的重点部位,主要借鉴了关中民居独立门楼这一空间形态。整个门楼以其正前方双坡悬山屋顶的玻璃山墙面为背景,采取三门并列且相互独立的布局形式。大门对“独立门楼”进行了概括性处理:把正脊两端的起翘简化成两个高出脊线的方形块体,将粗壮圆润的抱鼓石,异化为门楼两侧挡墙前小巧而轻薄的延伸构件。此外,门楼还结合传统建筑的形式语言,以门钉满布的朱漆大门替换传统民居中的木板门,将传统建筑中的斗拱加以简化,作为檐口的装饰构件。而门楼两侧伸出的两面片墙,则象征性地隐喻了关中四合院中大门两边的高墙,营造出一种院落入口空间的氛围(图7)。总的来看,整个门楼既采用了当代的材料和结构,又借鉴了民居的空间和形态,更加入了传统建筑要素的嫁接和点缀,体现出强烈的民俗气息,较好地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创新,是传统与现代冲突融合的交汇点。
图7 主入口门楼
2.4 单坡屋顶的运用
既然前面已经将建筑分解成了“村落”,那么对关中民居单坡顶的运用就最自然不过了(图8、图9)。方案设计在建筑的西、南部均运用了这一建筑语言:在对单坡屋顶原来的木结构进行防火防潮防腐等现代技术处理的前提下,还对原来的节点和构件进行简化和抽象。比如,柱和檩的断面由圆形变成了方形,并在构件交接处作了出头处理,原来为承托小青瓦而密集布置的椽条,此处则排布较疏,只作意向性暗示。方案中对单坡顶的利用和改造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根据各空间功能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处理手法,从而使它的生成更具有逻辑性。
图8 关中民居单坡顶屋架结构
2.5 戏楼空间的借鉴
图9 华山演艺广场”单坡构架
方案在主入口前庭处布置了一个传统形式的戏楼(图5、图10),在楼前水池的另一侧设有部分看戏茶座。戏楼在作为入口屏风的同时,暗示了剧场——这一建筑的主要功能内容,通过结合民俗,深刻地挖掘出了项目的文化内涵,从而在建筑内部达到了形式与内容、功能与空间的有机统一。
图10 某传统戏楼
2.6 墙的处理
党家村传统民居中,青砖墙的顶部结合梁与楼板作为收头,同时楼板外挑5~10 cm,其上根据屋顶上人的要求可加做花墙。本项目中简化了花墙,同时女儿墙顶周围凹进20~30 cm宽的带状长条,上下以白色装饰带区隔,通过这种抽象的符号处理,隐喻了传统的墙顶做法,再现了传统民居中墙的神韵(图11、图12)。
图11 党家村民居墙的收头
图12 “华山演艺广场”中墙顶处理
2.7柱的应用
本方案设计中借鉴了原生态建筑的墙柱。大多数原生态建筑中的圆形木柱为砖墙(或土墙)所间隔,直接落地,且窗户开在墙中间。本方案中简化了柱间墙,将柱和窗并置,方形的二层通高立柱上部直抵檐下,下部保留传统形式的柱础却不落地,而是矗立在一个高出地面的低台上(图13、图14)。经过这种创造性的概括和重组,使得这一细节在传统的整体形态中,透露出时代的特征。
所有这一切,无不在述说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原滋原味的、原生态的民风与民俗。本项目对关中地区原生态建筑语汇的运用也许还不够成熟精炼,仅仅是抛砖引玉,希望能为现今建筑创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图13 党家村民居中柱墙窗的关系
图14 “华山演艺广场”中柱的处理
总之,在建筑创作中,由于具体建筑项目处于不同的场所和时期,具有不同的环境特征,而且项目的性质和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借鉴和利用原生态建筑的过程中,采用的一切技术和方法都必须是灵活的、适宜的,包括经济的合理性及能耗、材料与空间、体量的协调等。
传统是经过筛选的历史遗产,继承传统就是要找到历史遗产同当代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生活方式的结合点。追求形式上的地方特色并不是最终目的,总结和升华原生态建筑利用环境、处理环境的丰富手法,即它对场所和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解答,是中国建筑师寻求传统与时代的结合点,创造中国自己新建筑的必然趋势。
[1] 石铁矛,徐伟.传统民居中“原生态”思想与现代生态居住建筑设计[J].南方建筑,2005,(5):70
[2] (德)沃纳·霍夫曼.现代艺术的激变[M].薛华,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法)让·路易·普拉岱尔.当代艺术[M].董强,蒋丹丹,译.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
[4] 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C]//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TU241.5
B
[定稿日期]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