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写作角度对莫言《红高粱》表达方式的探讨

2015-06-25 21:30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王雯
人间 2015年7期
关键词:表达方式红高粱莫言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 王雯

基于写作角度对莫言《红高粱》表达方式的探讨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王雯

摘要:《红高粱》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家莫言在1986年完稿的一本著作,其表达方式在当时的年代与其他作家有所不同,着重塑造余占鳌和戴凤莲的人物形象,是此书的总体基调。本文从对莫言以及《红高粱》的写作背景和莫言本人的写作手法入手,基于写作角度对莫言《红高粱》表达方式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莫言;《红高粱》;表达方式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10-01

在莫言31岁那年,将《红高粱》这一代表作完稿,跟他年轻的心态一样,书中充满了激情,余占鳌和戴凤莲两大主角从其豪迈洒脱的人物性格与超出传统爱情观念的故事构造,从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红高粱》书中,莫言采用的表达方式有其独具魅力的风格,虽然书中所呈现炽热的、打破传统的爱情观是当时几乎不存在的,莫言通过发挥自己无边的想象以及结合当时人们内心的想法而捏造出来的,从书中我们不乏能看到对当时社会人们禁锢在内心的对爱情及其它束缚思想的反抗,能将自己无尽的想象投射到书中,并且演绎得如此栩栩如生,恐怕也只有莫言了,通过他独具魅力的表达方式,读者似乎能将自己置身于在抗战时期高密县城内,与民众一起经历战斗,仿佛能体会到余占鳌、邓凤莲他们爱情的炙热程度,就如同在高密县里那一整片一大片的成熟了红高粱般无拘无束,是那么的真实,好似伸手就能触碰。这些切实的感觉都源于莫言赋予《红高粱》的独具一格的表达方式,在拜读之后让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一、莫言及《红高粱》

莫言,山东省高密县人氏,19955年出生,作家之路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崛起,莫言当时的作品风格多掺杂着怀念故乡以及一些幽怨的情绪在其中,因此在当时被归为“寻根文学”派别。莫言多著作小说,习惯采用独具一格的表达方式和鲜明有特色的主题以及天马行空的思路布局,迄今都非常受欢迎。与此同时,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我国首位也是迄今仅此一位获得此奖的作家,文学界无不为之称奇,对他的奇思异想以及赋予文学灵魂的表达方式顶礼膜拜,通过莫言的构思,能从中感受到一个既现实又神秘,同时又能吸引人眼球的一个神秘的世界,尤其是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更能体会到别样的精彩。

《红高粱》是莫言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所著,以抗战为此书的写作背景,作为军事抒情小说,与其它的军事小说在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上背道而驰,与其它军事小说中战争的相关元素占主导完全不同,书中战争的描述少之又少,仅仅将抗日战争作为写作背景,主要通过描写民众的生活状况,小说主人公的人物性格以及由书中各类人物的价值观和爱情观来渲染当时战争时期民众的反感以及北方人豪迈血性的性格,书的结尾处那一篇红高粱地里的熊熊大火仿佛就是当时高密人民的心中的那一把火,刻骨铭心的民族情怀、北方汉子的铁骨柔情如数展现,令人震撼。通过对人民在战争时期的心理状态以及生存状况的阐述渲染出战争的恐怖和对人民心理及生活的摧残,侧面抨击了战争的发起者的恶行,讴歌了高密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民族情怀,对战争发起民族提出强烈的谴责。

二、《红高粱》中表达方式的解析

在《红高粱》一书中,其实最引人注目应该是莫言的表达方式,其犀利的语言,激情的对白以及人物性格的干脆豪爽能随时牵动读者平静的心,将读者完全吸引到其中,一发不可收拾。其表达方式在当时文坛自成一家,无人匹敌。

(一)散点式的表达视角,全景式的逼真情境

小说的形象都离不开作者主观意识的灌输和影响,所以通常在文学作品的形象表达上,对表达视角的选择极其重要。表达视角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它具有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不同的表达视角会呈现不同的表达效果,所以作家在进行写作时通常会采用不同的表达视角,从而达到作品中呈现不同的情境和画面风格。在《红高粱》一书中,莫言采取的表达视角为“我”,通过“我”的表达视角来进行整个小说的构造,对“我”的上几辈中的发生的事情进行叙述,整个过程当中“我”没有出现过。通过此类散点式的表达视角,让“我”这个局外人来叙述整个故事,从而使读者感觉更加亲切。除此之外,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能更大限度的开拓视野,从而打造出更为逼真的小说情境。在《红高粱》一书中,莫言通过“我”,不止一次发挥想象,通过营造氛围将主人公的情感状态以及仿佛将当时真实的生活状况还原,使小说表现的异常逼真和生动。莫言采用的这种散点式视角的表达方式是《红高粱》一书中的一大亮点,读者拜读之后仍然会记忆犹新,无法忘怀。

(二)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小说写作手法中,对景物的描写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对景物的客观描述,将感情融入到景物当中能更加使景物生动化。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顾名思义是指在对景物的客观描述的同时,注重将人的感情、思绪融入到其中,同时通过景物烘培、衬托出人的情感。这种写作手法在当时莫言的《红高粱》创作时并不盛行,莫言通过这种手法将作品打造的更为生动更具魅力。在书中景物的描写所占据的比重较大,但所有的景物描写几乎都是为抒发情感铺垫的,都具有深刻的寓意。《红高粱》的地理背景为山东省高密县,由于管辖范围小,景物涉及少,因此在书中高粱、高粱酒等独具意义的代表性景物的描述中通常为之增添了一定的情感色彩在其中,如人文情怀,民族情感等,因此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读者也能更加简单的与小说情节和人物联系到一起,遍布全文的红高粱就是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代表,莫言以红高粱为代表,将情感注入其中,为《红高粱》一书构造出情景交融的情境,渲染出写作手法独具魅力的艺术境界。

(三)细节描写丰富生动,充满典型性、奇特性

在《红高粱》一书中,莫言注重对故事情节的细节描写,使整个小说结构更加丰满,引人注目。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灵魂,《红高粱》重视对人物性格及行为表现的细节描写,突出表现人物的个性及性格特征,从细节中了解小说的本质意义。

三、结束语

在《红高粱》一书中,莫言利用直接、鲜明的表达方式,使整个小说被赋予了生命一般,营造出逼真的故事情境,灌输了《红高粱》以活的生命力,将艺术的魅力所在发挥的淋漓尽致,各种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的完全融合使小说别具一格,引人入胜,书中所体现的具有特色及魅力的表达方式为文学创作增添了辉煌的一笔,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旷新年.莫言的《红高梁》与"新历史小说"[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6-101.

[2]李淑芳.莫言与高密的红高粱文化[J].山东档案,2014,(1)∶62-64.

[3]靳新来.生命的张扬与人性的透视——莫言《红高梁》与芥川龙之介《竹林中》比较[J].济宁学院学报,2007,28(5)∶21-23.

[4]马海霞.莫言对酒神精神的追寻与逃离--谈《红高梁》的双重品格[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3(2)∶17-19.

猜你喜欢
表达方式红高粱莫言
红高粱
遵义推进酒用红高粱生产环境保护立法工作
红高粱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走近红高粱
军旅雅士
将感悟能力培养植根于有效的阅读活动中
柳州都乐岩溶洞景观的特色表达研究
图案的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