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深山空

2015-06-24 12:28付宜谦
美文 2015年12期
关键词:妙玉宝钗刘姥姥

付宜谦

顾城评价宝钗,说她是女儿中的通达之人,早将一切看透了的,故曰“空性”。而依我之见,她的处事过分“润泽”,循规蹈矩,事事都处理得当,反倒有些惹人厌,因而不喜。早些时日是喜爱黛玉的,喜她的才华,更爱她一针见血的刻薄。“林姑娘这一张嘴,真是叫人又爱又恨”。袭人说这话,却是说对了。黛玉自知才气过人,有一回元春探亲,黛玉本想连做几首诗,把贾府的女子们一个个都压下去,无奈元春只命人作了几首,她只好作罢。读到此处,真是觉得好笑,果然是个多才孤傲的女子。

黛玉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除去一个宝钗,她却独敬一个妙玉。

警幻仙姑携宝玉看幻境里出演的十二支曲,《终身误》《枉凝眉》这几曲读来直叫人心痛。这些曲子多暗示众女子们多舛的命运之途,而读妙玉《世难容》一曲,我却一下子被狠狠震住了。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将人老,辜负了,红粉主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脏肮违心愿。好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公子王孙叹无缘。

好一个难被俗世所容的女子。想来,这孤僻成性、洁身自好的人遁入空门倒也不奇怪,反倒是风尘一身。这真让我恨。恨什么?恨公子王孙情深缘浅?还是恨她甘入红尘陷泥潭?抑或是恨作者为何将这个“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的女子,写得命运如此跌宕起伏?

我不知道,我只是单单喜欢妙玉,连同她音谐“庙宇”的名字,也觉得少了些胭脂味。

别的人物出场,总多少有个介绍,此乃某某人家之女,祖上如何如何,早年经历过什么之类,而妙玉不同,她是浸在沁心的茶香里,于氤氲的烟雾中,以一种清冷孤高的姿态出场的。

贾母带刘姥姥逛大观园,来到栊翠庵,想在妙玉这里吃茶。妙玉虽是手头殷勤,“忙接了进去”,忙烹了茶来。但她说话的态度却是打心底里厌恶这俗气。“知道,这是老君眉。”简单的回话中,口气带着生硬的味道。知道,单单两个字,言简意赅中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情绪,想来这里是贾府,她既非府里的女儿,与四大家族也不沾亲带故,只得对贾母恭敬些,——毕竟,她是贾府的老祖宗,于情于理都应尊重老者。然而她从心底里不屑于这些俗人俗事,殷勤之中,便觉生分异常。贾母问及煮茶之水,她也只说:“这是旧年蠲的雨水。”刘姥姥一口吃尽后,评这茶“好是好,只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我能想象妙玉是如何在心里讽笑她。

常言道,茶即禅。茶禅、禅茶,素来是一并溶在瓷杯中的。茶水清淡寡欲,味苦微甜,香气四溢,是佛门修行必不可少之物。

妙玉通茶。她说:“一杯为品,两杯即为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少而精,多则俗,向来如此。煮茶、烹茶是门技术,更是艺术。在饮茶业不发达的年代,茶叶都是文火慢烹,到后来沸水泡茶,方便之中显着几分轻浮,妙玉坚持煮茶,可也是这样认为?

我能想象她每日修行的功课。

鸡鸣三声,早起念经文,一袭素衣白裳,焚香静坐。香气弥漫中,或默念或出口吟哦。

清淡的早膳过后,开始打理院中的植物。修剪、浇水、或干脆背手观看。密密的树叶中漏下几缕阳光,与葳蕤草木相映成趣。

午后方倦,小憩尚可,抑或乘夏日阴凉,倚门摇扇看,卧石泼墨玩。冬季则燃一炉香,任熏香浸透肌骨,浸透她的一生。

妙玉喜静。皈依佛门,心静则通,则悟、则明、则智。她不像黛玉,是因离别伤感而喜独处。她本性就静清孤傲,不愿近人,只与看得起的黛玉、宝钗,或许还有宝玉偶有来往。黛玉住潇湘馆,听着便觉鸣声阵阵,悲凉婉约。“怡红”二字近脂粉,蘅芜苑的萧索就像宝钗的闺房,“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唯有“栊翠”两字极妙,青翠积聚,可玩可赏可住,更可修行斋事。妙玉的屋子里,全是有了年头的古董,刑窑官窑的宋瓷收藏得细致妥贴,平日用的那只玉绿斗大概也来历不凡。更可贵的是,这些珍宝,她也只当寻常器物使用,用来盛水、煮茶。安妮宝贝有句话说:“两只古老的青花瓷碗,摆在卫生间里可以放香皂,不需要供奉起来小心对待,日用夜用,坦然处之,它的珍贵才会归顺于人。”这也是一种笃定,心气平和。

妙玉刻薄,她对自己执着的东西毫不妥协。“素净”一词恐怕只有妙玉才配得上。刘姥姥吃过茶后的那只杯子,下人要收起来时,她连忙命人把杯子搁在一旁,嫌它脏。宝玉劝妙玉索性把那杯子送给刘姥姥,她想想也同意了,只是自己不肯亲自去,又说这杯子若是自己用过,碎了它也断不会送人。宝玉本是玩笑一句:“不如拿水来洗洗地”,妙玉居然当了真,说这是好的。

其实,我挺喜欢这种性格,直来直去,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拉倒。果然是浴火真凤而存,眼里容不得半点污秽。

妙玉的血凉,妙玉的血比玉凉。在她眼里,黛玉也算个俗人,识不得雨水,辨不得茶之轻浮,自然,也没几个人懂她的怪癖。“无知我者”,不过好在妙玉也不在乎。

妙玉美,她真的美。曹雪芹没有写她的容貌,因为那只能显俗。她的美在于孤高如兰的气质和四溢的才华。黛玉病弱是她的美,妙玉的清冷是她的美。香菱苦心经营,才学到一些皮毛,黛玉诗魂自天得,却犹怨天地不仁,年华早逝。妙玉的诗,是归到本来面目上去,不会“丢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捡怪”。

凹晶馆湘云神来一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巧对“冷月葬花魂”,被妙玉听了去,赞曰:“不必再往下联,反倒不显这两句了。”说得真是好。

本是黛玉湘云趁雅兴赏月赋诗,却没想到还有一雅士深夜无眠,赏玩这清池皓月,也可谓是同道中人。

黛玉的诗好,只是比喻再新奇,也逃不掉凄凄两字;宝钗通透事理,诗就显得润泽,换句话说,略显“俗”与“圆滑”。且看妙玉的一蹴而就:

振林千树鸟,鸣各一声猿。岐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钟鸣栊翠庙,鸡唱稻香村,一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泡。

这让我想起了川瑞康成的《花未眠》。写到日本的和歌,也是包含山川草木,宇宙万物大自然的一切,四时变化,循环不息之美。有物便有美,而美的都是伤的。“雪月花时最怀友”,矢代幸雄是这样说的。如今,中国茶道失传已久,而在日本,茶道却完完整整地保存了下来,至今日,日本的僧人还恪守那一套传统。在浙江的五台山寺庙里,依稀寻得见文化的交流、继承和重新融合的踪迹。

果然佛事是相通的,这也可验证妙玉的悟吧?

妙玉的结局,因八十回之后的抄本丢失而至今是个迷。有人猜她被强盗掳了去,有人说她落入红尘,做了烟花巷陌里的花魁,应了那句话“风尘肮脏违心愿”。

不得而知。

妙玉出家,大抵是官宦家族的衰败,又与所念及的公子王孙陌路参商。她也许在等他,也许早已心灰意冷。其实,她又如何看得上宝玉。

每每念及妙玉,仿佛就是顾影自怜地提及自己。刻薄尖锐,自诩空有才华,孤高落拓,人皆怪之,因而觉得落寞空寂,也诌出一句“鸟鸣深山空”来。

妙玉,若是人的一生中所有谶语一般的对白都一一灵验,是不是一件太可悲的事?

若你真落魄到红尘,必当行己身一世孤绝,以玉石俱焚,做最后的抵抗。

猜你喜欢
妙玉宝钗刘姥姥
薛宝钗为什么没朋友(节选)
刘姥姥吃鸽子蛋
妙玉那场茶事
刘姥姥
论宝钗的“藏”与“露”与复杂心理机制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妙玉论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
什么样的丫鬟才是好丫鬟
刘姥姥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