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航 刘东任 汪颖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808)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MP3、MP4等的日益普及,对相应的供电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重量轻、寿命长、自放电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数码产品中。但是,在低温下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性能表现就不尽如人意[1]。这是因为电池在低温充放电时,受锂离子迁移速度慢的影响,导致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循环寿命等电性能明显恶化,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温度一般为-20~60℃,在更低温度下,如-40℃时,电池的放电容量只有室温时的12%。影响电池低温容量的原因主要有:①电解液的传输性能差[2-3];②充电过程中由于金属锂的沉积导致电解液的分解[4-7];③Li+在石墨负极中的扩散速度慢[7]。目前还没有一种能超低温放电,且性能平稳且循环性能优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从而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面,阻碍了锂离子电池行业的更好发展。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Smart等人[5]的影响下,低温研究主要着重在负极上。对于低温性能好的负极材料制备,目前还没有报道。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是低温下锂离子的固相扩散。对于比较致密的材料,固相扩散系数比较大。本文为提高锂离子电池低温放电性能,从这一点出发制备高致密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由于天然石墨是目前应用较多的负极材料,天然石墨的结构完整,嵌锂位置多,所以容最较高,是非常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因此我们制备了高致密的天然石墨。
称取2 g石墨粉 (>99.5%),在高速球磨机中,球磨24 h;天然石墨表面层被破坏,露出天然石墨内部的多孔结构;将球磨后的天然石墨均匀分散在煤沥青、四氢呋喃和丙酮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所述天然石墨与所述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65︰35,混合溶液中,煤沥青的质量百分比为15%,四氢呋喃和丙酮的体积比为10︰1。将四氢呋喃和丙酮蒸发掉后,在氩气流保护下于950℃热处理18 h;经过此步骤,天然石墨中小于10 nm的孔都被焦炭 (煤沥青热处理而成)填满,使得天然石墨的孔隙率减小,得到致密的结构。在1 100℃下,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将液态丙烷转化成裂解炭,并且使所述裂解炭沉积在填充后的天然石墨表面,形成核壳结构的低温石墨。
对制备的低温石墨分别进行SEM(ZEISS,SUPRA35)和 BET用Nova-1200型气体吸附仪 (美国Quantachrome公司)和压实密度等测试。
制备的负极材料与超导碳和丁苯橡胶按照96︰2︰2的质量比例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中,搅拌均匀制得浆料,将该浆料涂布在铜箔上,然后压制成压实密度为1.6g/cm3的极片.采用为软包电池,隔膜为微孔聚丙烯隔膜 (Celgard 2400),电解液为DEC/PC/EC,其中DEC含量:40 wt%,PC含量:30 wt%,EC含量:30 wt%,LiPF6锂离子浓度 (Li+度):1 mol/L.以钴酸锂为正极.铜箔为负极集流体,铝箔正极集流体.组装完毕静置24 h后进行电化学测试.恒电流充放电以及低温放电性能 (Arbin机与恒温箱联用)截止电位为4.2~3.0 V.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分析 (EIS)来分析电池内部的锂离子的固相扩散.
2.1.1 低温石墨材料断面SEM分析
本文制备的低温石墨材料颗粒用聚焦离子束进行切割后,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在50 000倍的放大倍数下观察时,低温石墨非常致密、截面孔隙较少 (如图1所示a)。而未改性天然石墨颗粒内部结构疏松,有较多孔隙 (如图1所示b)。
图1 石墨材料截面SEM法
2.1.2 低温石墨的孔隙
吸附仪测定此低温石墨及未改性天然石墨的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以及测定的内部孔径分布。未改性天然石墨孔径分布40~70 nm,孔容0.066 g/cc;低温石墨的孔径分布为38~45 nm(如图2所示),孔容0.052 g/cm3,比未改性天然石墨具有较低的内部孔隙。这与前文颗粒断面SEM的结果相对应。
2.1.3 低温石墨的粉末压实密度
粉末压实密度测定此低温石墨与未改性天然石墨的压实密度,结果表明,在1 000千克压力下,低温石墨粉末压实密度为1.43 g/cm3,明显低于于未改性天然石墨,表明这种低温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如图3所示)。
将低温石墨与未改性天然石墨作为负极材料,与钴酸锂正极、隔膜和电解液组装成锂离子电池;并进行电性能表征。
2.2.1 不同温度的放电性能
将低温石墨与未改性天然石墨分别组装成锂离子电池,并进行不同温度下的放电性能测试。首先在常温下以0.5 C的倍率对电池进行预循环一次,记录初始放电容量C1,再以0.5的充电倍率满充至4.2 V,然后将满充后的电池分别放入-20℃、-15℃、0℃、10℃、60℃的烘箱中恒温20~24 h,然后以0.5 C的倍率放电至3.0 V(-20℃的放电倍率0.2 C),记录放电容量C2,并计算放电容量保持率。放电容量保持率=C2/C1×100%,所得结果见图4。-20℃下低温放电曲线见图5。
图2 石墨材料的孔径分布图
图3 石墨材料粉末压实密度曲线
图4 石墨材料的不同温度放电倍率曲线
图5 石墨材料的低温放电曲线
由图4和图5可知,采用本发明的负极材料可以明显提高电池的低温放电性能,比如,-20℃下放电到3.4 V/3.0 V时容量保持率可达到76%/39%,而未改性天然石墨 (ATL1)-20℃下放电到3.4 V/3.0 V时的容量保持率则可以保持在10%/60%左右。
2.2.2 固相扩散系数
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分析 (EIS)来分析电池内部的锂离子的固相扩散,高频区的半圆对应电荷转移阻抗及电极和电解液之间的界面容抗,低频区的直线对应锂离子在固态电极中扩散的Warburg阻抗,我们关注的固相扩散主要是在发生在低频区。扩散系数计算公式如下[8]:
D=R2T2/2σ2n4F4S2C2
其中,R为气体常数;T为测试的绝对温度;S为电极反应的面积;n为电荷转移数;F为法拉第常数;C为锂离子的浓度;σ为Warburg系数。经计算,在0℃的扩散系数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以看出,0℃时,低温石墨为负极材料的固相扩散系数为2.38×10-14cm2/s,而未改性天然石墨的扩散系数为0.25×10-14cm2/s;采用具有致密结构的低温石墨作为负极材料时,具有较大的的扩散系数,是未改性天然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9.52倍。另外,由于无序的裂解炭与电解液有更好的相容性,因此,采用低温石墨的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低温放电性能。
本文通过在天然石墨的内部孔隙中填充焦炭,并在天然石墨的外表面包覆裂解炭,得到了具有较低的孔隙率、较高的硬度和较高的扩散系数的石墨负极材料,从而使石墨负极材料颗粒具有致密的内部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而且颗粒表面和内部具有通畅的锂离子扩散通道,从而保证采用该材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非常高的低温放电能力,进而满足当前便携式电子产品对锂离子电池越来越高的要求。
图6 低温石墨材料的固相扩散系数
[1]冯祥明,张晶晶,李荣富,等.LiFeO4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J].电池,2009,39(1):36-37.
[2]谢晓华,解晶莹,夏保佳.锂离子电池低温充放电性能的研究[J].化学世界,2008,49(10):581-583.
[3]赵晖,段艳丽,葛桂兰,等.低温型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09,33(1):44-46.
[4]Zhang S S,Xu K,Jow T R.An improved electrolyte for the LiFePO4cathode working in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J].Jor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6,159(1):702-707.
[5]Smart M C,Ratnakumar B V,Whitcanack L D,et al.Improved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lithium-ion cells with quatemary carbonatebased electrolytes[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3,119:349 -358.
[6]Smart M C,Ratnakumar B V,Behar A,et al.Gel polymer electrolyte lithium-ion cells with improved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7,165(2):535 -543.
[7]Li J R,Tang Z L,Zhang Z T.Excellent low-temperature lithium intercalation performance of nanostructured hydrogen titanate electrodes[J].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 State Letters,2005,8(11):A 570 -A 573.
[8]Baumann G,Zhang D,Popov B N,et al.Electr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CrO2.65 doped LiMn2O4as a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1998,76(1):81 -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