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读、可思、可研的建筑学专业教学环境的思考——以国立台北科技大学为例

2015-06-24 10:56罗瑜斌班琼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建筑系校园环境建筑学

罗瑜斌 班琼

(东莞理工学院 建筑工程系,广东东莞 523808)

中国城市化建设蓬勃发展推动了建筑学专业不断扩张,目前中国大陆设置建筑学专业的建筑院校数量已经达到了231所[1]。建筑学教学涵盖工科与文科、美学与技术、社会与人文,其专业特点决定其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在建筑学的核心课程——建筑设计的教学中,教学空间作为学生最经常接触的一个环境,对学生设计知识的获取和设计逻辑的形成起到潜在但是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2]。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国内许多开设了建筑学专业的院校并未注重建筑学教学环境的打造,无论从校园规划建设还是建筑系馆的设计均缺乏特色,建筑学专业本科学生在大学5年里接触到的是平庸的校园环境和建筑空间,对其启蒙建筑设计思想和培养创造性设计思维无疑是缺少帮助的。如何建立可读、可思、可研的有利于建筑学专业教学的校园环境和建筑系馆,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以下简称北科大)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1 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校园环境

北科大位于台北大安区,地处台北市中心捷运交通枢纽。北科大自1912年建校,百年来历经日治、台湾光复、民主茁壮及科技现代化等各个阶段,已经成为推动台湾工业界积极发展的人才基地。学校发展亦经历职业、专科到至今的科技大学。北科大致力于建设“具有技职特色的实务研究型大学”,这一理念体现在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校园环境和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特色,建筑学专业教学尤为如此。

北科大建筑科自建校以来就成立,1987年设置建筑设计科,1999年建立建筑与都市设计研究所硕士班,2006年建立设计研究所博士班。建筑系在秉承治校理念同时强调设计的生根实务,通过可读的校园环境,活化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设计实务能力,通过可思、可研的跨领域技术整合达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孕育人文落实“全人教育”①“全人教育”是北科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核心,以教育的认知、情意和实践三者结合致力培养涵养人文、亲近自然和关怀社会的人。理念,由此培养具有德行兼备、扎实技术和人文涵养的设计人才。

北科大校园规划充分体现了其科技与人文并重的教育理念,校园规划以生态科技和人文环境著称。其校园环境的建设由相互穿插的生态科技轴和人文景观轴组成 (图1),学生在此环境中学习能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科技和人文教育。

图1 北科大校园规划示意图

1.1 生态科技的校园环境

绿色校园的概念,在可持续性发展节能减排呼声日益响亮的今天,成为在进行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重要的新观念。921大地震后,台湾教育部门制定了“地震受灾国民中小学建筑规划设计规范”,强调“诸如教育改革诉求中之人本教育、开放教育、小班小校、终身学习、校园开放、绿色学校等新的教育思潮及观念”。规范中包含“永续经营校园规划设计理念”,标志着台湾校园建筑对于环境保护及绿建筑的概念的开始。2003年7月,台湾公部门发布“教育部补助永续校园局部改造计划作业要点”,全力推展“绿校园”推广计划。绿色校园整体建设以北科大最具特色且成果丰硕[3]。

北科大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极力推动生态校园建设,开展绿色厅舍、生态校园工程、新生绿轴线景观工程、绿色大门 (图2)等一系列计划。2000年北科大提出“开放的生态校园空间应以生态介面与都市连接”的概念,打破沿新生南路和忠孝东路的校园围墙,运用低碳、节能、永续等系统技术改造成生态河道 (图3)作为校园边界,并在共同科馆旁边的变电室上方建成零能耗的生态绿建筑 (图4)。此外,北科大将自行研发的水循环与光电系统及绿色透水地砖、壁面绿化、生态露台等技术应用在生态校园的营造上,为实现都市生态社区奠定基础。由此北科大于2011荣获全球“世界绿能大学”评比第18名,2012年获国家卓越建设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接受这一理念和技术,北科大校园在多个工程改造处均设立直观的改造技术展示牌进行解说 (图5)。

图3 北科大生态河道取代校园围墙

1.2 人文景观的校园环境

北科大人文景观主要设置在正门主轴线上,与生态科技轴形成相互对接之势。北科大人文景观包括建筑前庭的雕塑小品约有10余处,每处小品均有各自内涵,体现北科大的人文精神。

图4 北科大零能耗的生态绿建筑

图5 北科大生态技术解说牌

位于北科大校园中心象征校园百年历史的红楼建于1918年 (图6),是北科大第一批校舍建物,日治时期为校图书馆书库,工职时期为宿舍,工专时期为学生辅导中心,如今成为毕业生拍照留念的场所。位于北科大校园中正纪念馆前的石业林象征着北科大的团结精神 (图7)。石业林由13颗形状各异的石头组成,正中央的大石宛如大山象征学校,周边的12颗石头代表着遍布四方的校友,寓意校友不忘学校栽培的感恩之心以及以实际行动反哺学校的决心。离石业林不远处设有2个读书小童,激励着莘莘学子勤奋苦读。

图6 代表北科大历史记忆的红楼

图7 象征北科大团结精神的石业林

2 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建筑教育特色

北科大建筑系与互动设计系和工业设计系一同隶属于设计学院,三个设计专业同处在一栋设计学院大楼内,便于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教学观摩。建筑系教育理念是结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培养技术扎实的建筑设计人才、提升建筑知能教育与创新研究、推广健康建筑与永续环境的理念。这一理念同样能在设计学院建筑系教学环境中得以体现。

2.1 绿色建筑的教育与实践

北科大建筑系教师团队研究领域涵盖建筑设计理论、建筑历史与古建筑修缮再利用、都市规划、生态社区规划、绿建筑节能与防灾、建筑环境控制与评估、数位建筑理论等等,并与人文社会学院、工业设计系、互动设计系等展开交叉学科研究。系里设有3大实验室,包括健康环境实验室、都市生态实验室和绿色建筑实验室,涵盖生态城乡规划、绿色建筑建材及室内环境检测的一体化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建筑系教师的研究成果除了应用在绿色校园环境的打造上,还在设计学院得以充分体现,便于直观的教学。

壁面绿化是北科大绿色校园建设的系列工程之一,目标是构建校园面对都市的绿色建筑表皮,有效降低建筑墙面温度,净化都市空气。壁面绿化技术应用在设计学院面对忠孝东路的建筑立面上 (图8),利用厕所洗手台的中水灌溉墙面上的植被,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建筑壁面绿化的生态景象,以此达到推广健康建筑与永续环境的理念。

除此之外,北科大设计学院还构建了生态露台。生态露台目标是在建筑物露台上回归绿地,建构一处鸟类栖息场所,使其成为都市生态绿岛。生态露台技术应用在设计学院八楼楼顶 (图9),面积约为100 m2,通过屋顶厚重覆土技术构建出一处不受人干扰的能自行繁衍的生态绿地。

图8 北科大设计学院壁面绿化

图9 北科大设计学院楼顶生态露台

2.2 活化教学的教育特色

北科大非常鼓励跨领域相关专业的交叉融合,学生可以在本校院系之间乃至跨校进行自由选课。建筑系每学年的建筑设计题目都会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调整更新,务必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拉近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建筑系自2008年起每年举办国内概念设计竞赛,2010年将规模扩及国际竞赛。历年的竞赛主题均围绕永续发展和全球暖化的热点和趋势展开。通过竞赛促进了师生与国际化的交流,提升了整体教研水平。

北科大建筑系位于设计学院大楼的左侧1-9层,大楼右侧为互动设计系和工业设计系。建筑系大学部每个年级设置一层,同层内设有教师工作室、设计教室或研讨室和开放空间,方便学生与指导教师课堂内外的交流 (图10)。走廊设有活动挂图导轨作为日常开放式评图使用,同时设有展台作为学生模型展示区便于学生间的交流。开放空间兼具展厅功能,用于展示学生搭建的大型模型 (图11),便于不同年级同学之间的交流。设计教室的座椅可根据教学需要自由组合,设计教室的室内外装饰由学生自行设计,体现该年级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智慧和特色[4]。

图10 北科大建筑系馆标准层平面

图11 北科大建筑系馆开放空间展示学生模型

2.3 技术扎根与人文涵养并重的育人理念

北科大建筑系秉承全校的“全人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品格和人文关怀。北科大建筑系大学本科为四年制,第一学年课程注重从美学观点培养建筑基本素养,通过建筑模型体验、设计实作再造,达到建筑设计基本知识的构成。第二学年课程训练建筑设计基本常识运用于各种类型建筑物进行设计与表达。内容涵括人体尺度、空间组织、造型材料及结构训练,引导学生建立建筑专业道德伦理态度。第三学年主要训练学生建筑程序与方法,学习环境或都市规划相关认知,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和关注社会人文的态度。设计方案深入拓展至施工图绘制,以衔接未来实际工程需求。第四学年训练学生具备深化研究实际建筑环境的能力,培养设计思考和评判能力,独立发展组织设计过程的能力。

北科大建筑系馆的环境打造同样融入许多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文景观,以达到涵养人文的育人理念。比如设计学院前庭植被中设有两座栩栩如生的人体雕塑,一男一女,展示生命的讴歌以及具有黄金分割的人体结构美。这两座雕像日夜陪伴设计学子,日久生情,乃至下雨时都有学生为两座雕塑穿上雨衣。设计学院入口墙体展示了由建筑学老师指导学生设计的“生生不息”时钟雕塑,时针上显示的不是时针而是十二生肖,富有创意,又传达了珍惜时光的寓意。

3 对建筑学专业教学环境的思考

3.1 注重校园环境的教育意义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正所谓“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育人可通过“传道,授业,解惑”进行,也可通过无形的校园建筑文化进行。早在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P·杰克逊 (Philip.W.Jackson)在其著作《教室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最先提出“隐性课程 (hidden curriculum)”的概念,表示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可以无意识地或非正式地接受某种影响,其中校园建筑 (包括校园规划、环境设计、校园内各种建筑以及人文景观等)都是学校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审美观。北科大校园环境建设就起到了很好的育人作用。

然而相比之下,我国许多高校的建设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一“隐性课程”的重要性。多数校园建设采用中轴对称的设计手法,并以道路作为功能区划的分界线,校园环境整体风格严肃整齐,建筑规整划一,校园师生长期生活在如此严肃的环境中难免感到压抑,这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的发展不无关系[5]。

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该校于1992年成立,初期是一所专科学校,经过10年的发展,2002年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随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校区已经由莞城老校区拓展到松山湖校区,校园建筑也随着时代发展需求和办学理念的更新在形式和功能上发生了变化。莞城老校区的建设沿用传统集中式的建校模式,校园规划规整有序,建筑形态严整统一,虽然秩序井然,但不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而松山湖新校区则采用现代自由式的建校模式,校园规划依山就势,建筑形态开放、舒展,表现出崇尚创新的校园姿态。由于松山湖校区建筑设计是集合国内一批不同背景的青年建筑师在一个具象的形态规划的指导下,分别完成的,虽然建筑设计均表达了对地形环境的尊重,但对地域文化的表现上略显欠缺。比如东莞归属岭南地域,气候炎热、潮湿、多雨。针对这种“湿、热、风、雨”的气候特点,先民发展了一系列以遮阳、隔热、通风和理水为主要特征的气候适应性技术,形成适应岭南气候、反映岭南文化的建筑。一般的理解,遮阳、隔热、通风都是通过构件和设备来实现的。岭南建筑特别之处在于,是通过空间策略来实现,也就是通过冷巷、天井、敞厅和庭院,形成空间体系,通过加强通风对流,系统地解决气候适应性问题[6]。因此,松山湖校区校园建筑设计在建筑形态上如果可以灵活运用极具岭南风情的骑楼,采用宽大的雨篷、遮阳设施,采取底层架空、庭院、天井、冷巷等空间处理手法会更能体现岭南建筑特色。此外,松山湖校区校园建筑在文化特色上应注重校园文化内涵的体现,增加自由交流的场所和平台,在环境设施上增加反映校园文化内涵的景观小品,并将其与校园步行体系和绿化体系联系起来,使其成为体现校园文化的重要要素之一,让“育人”的理念蕴含在校园的建筑和环境中。

3.2 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建筑系馆教学环境

建筑学专业是科学与艺术、理性与浪漫、社会与人文的高度统一。近年来,中国建筑学专业教育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和改革,以“广义建筑学”为基础、强调学科交叉构成了建筑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在建筑学专业教学环境建设中,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满足教学需要、突出专业特色、融汇人文精神、营造活跃开放的学术氛围显得尤为重要[7]。建筑学学生在大学5年里,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建筑系馆度过的,对建筑的认识、理解乃至开始设计都是在建筑系馆产生,实物环境对学生设计理念的产生和设计方法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建筑系馆设计应该在立意、设计手法和设计表达上具有可读性,能创造启蒙学生认知、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空间。比如通过设计流动空间、展示空间、趣味空间和开放空间启发学生多看、多思、多想;通过空间的整合和不同尺度空间的合理划分启发学生对建筑设计“实用性”的思考;通过建筑材料原本属性的外露增强学生对材料的直观认识;通过以人为本的细节设计体现人文关怀等等。

然而目前国内许多设有建筑学专业的院校在系馆的设置上并未体现建筑学专业特点,建筑系馆或与常规办公教学楼设计无异,或将建筑系与其他院系塞进同一座办公楼,建筑系应有的展览空间、交流空间、评图空间都受到场地的限制。

比如东莞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共同组成建筑工程系,该系与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能源与化工系、机械学院等一同共处在机电楼。由于建设初期各系教学空间没有合理规划,导致建筑工程系被划分在12G栋和12M栋。建筑学专业所处的12M栋仅有两层共8间教室属于建筑学,其他空间均被其他专业占据。这8间教室目前用作4间专业教室、1间美术室、1间图书资料室、1间建筑物理实验室和1间教师办公室。而建筑学专业教学所需的展览室、评图室、模型实验室、构造实验室以及非正式交流空间等等均由于场地局限无法设置,这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而同处在机电楼的各院系在室内设置牌、展览栏、布告栏设计等方面均无统一协调,导致机电楼内部设计各式各样,特别是走廊两边教室由于属于不同专业不同院系,导致一条走廊两种风格,影响了建筑整体美观。针对目前场地的制约,建议可充分利用机电楼目前空置的公共交通空间,如12M栋屋顶平台、楼梯间平台、走廊作为建筑学展览空间,展出学生历届优秀作业、模型作品和竞赛获奖作品,营造自主、交流的学习氛围,提供非正式的学习空间。由于专业教室是建筑学特有的教室类型,这在其他专业中非常少见,学生们在专业教室中进行设计、制图、绘画、做模型等等活动,大学5年多半都是在专业教室度过,专业教室也成为建筑系馆最核心的教学空间。目前建筑学专业教室每间面积大约只有80 m2,每届招生30人,远远小于人均4 m2的标准面积,由于专业教室较小,教室内只能容纳必需的专业绘图桌椅,其他设备如书柜、摄影台、泡沫切割机、饮水机均因场地有限而无法设置。硬件设备的不完善也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因此,建议靠近建筑学专业教室的部分公共平台可结合建筑学专业学生熬夜画图的“专业特色”,提供必要的休息空间,如半开放茶座,提供饮水器、休息座椅、备餐加热设备等等,为熬夜画图的同学提供动力保障。建筑学专业教室的门口标识以及教室内室内设计可由每级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布设,自主加工完成,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以及主人翁意识,让每届学生主动参与建筑系馆的建设和完善,让每位学生主动融入建筑系馆环境的改善,由此师生共同构建建筑系馆开放、交流、活跃的文化氛围。

4 结语

大学育人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有课后大量非正式的教育以及校园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建筑学专业教育更应如此。本文借鉴北科大具有绿色技术和人文涵养的校园规划和设计学院建筑系馆的设计,提出有利于建筑学专业教学的校园环境和建筑系馆环境建设的思考,以期对我国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有所启示。

[1]朱文一.当代中国建筑教育考察[J].建筑学报,2010(10):1-4.

[2]夏兵.教学的空间·空间的教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工院改造设计[J].建筑学报,2008(2):84-87.

[3]刘聪.绿色校园——台北科技大学[J].建筑与文化,2013(11):102-103.

[4]罗瑜斌.台北科技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筑设计教学启示[C].引自《名校研修与启示》.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4):110-115.

[5]宋晟.中外大学校园建筑文化比较[J].华中建筑,2008(4):3-7.

[6]陈杰,梁耀昌.对气候与文化的现代应答——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15(4):56-57.

[7]程晓青,吴新芳.当代中国建筑学专业教学环境考察[J].世界建筑,2008(11):122-124.

猜你喜欢
建筑系校园环境建筑学
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建设平安清朗校园环境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建筑系图书馆
梁思成夫妇拒绝走关系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A Paradigm of a modern city’s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