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际边缘区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以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为例

2015-06-23 13:55韩玉刚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宁国市铸件小微

琚 惠,韩玉刚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安徽省际边缘区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以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为例

琚 惠,韩玉刚*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以安徽省际边缘区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宁国市耐磨铸件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因素和驱动因素。瓶颈因素包括:资金和高级研发人才缺乏,企业创新存在惰性,企业家战略眼光不够长远,产品处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驱动因素包括:集群和市场竞争推动,国家、省、市政策的叠加效应以及企业的改革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两种路径:自上而下——政府引领产业集群与城市建设共同推进模式;自下而上——龙头企业带动与集群创新驱动协同模式。

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模式;省际边缘区;宁国市

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小微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中越来越引人瞩目的力量。在我国,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据统计,中国现在有4 000~5 000万家小微企业,它们所贡献的GDP占全国GDP的60%,同时还贡献着50%左右的税收,解决了近80%的城乡居民就业,出口贡献达到70%以上[1]。在稳定民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小微企业要想站稳脚跟、持续发展,必须在新的政策指导下走出有自己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本文以拥有“中国耐磨铸件之都”之称的安徽宁国市为例,探索其耐磨铸件产业集群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

1 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小微企业发展概况

1.1 研究区概况

宁国建县始于东汉建安十三年,1997年撤县设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北临宣州区,南界绩溪县,西接泾县,东及东北与广德县相连,东南与浙江省安吉县、临安市交界(图1)。2012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3.0亿元,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8.8万人[2]。宁国市处于皖、浙省际边缘区[3],具有融入苏、浙、沪的地缘优势,是长三角制造业的配套基地和消费品的供应基地,也是苏、浙、沪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和扩散通道。同时还是皖南地区同上海和江、浙沿海发达地区经济交往和合作的门户,皖江城市带东向发展的先行先试区,安徽省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县级市之一。从宁国市区域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图2)可以看出,近年来宁国市经济逐步增长。

图1 宁国市在皖、浙省际边缘区的位置

图2 宁国市区域经济增长曲线

1.2 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小微企业构成分析

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是宁国市土生土长的内生型产业集群,从种子企业诞生开始,到现在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到目前为止,该市已形成了从原辅材料的生产供给,到铸造工艺装备、相关模具、热处理及检测设备的开发与制造,再到仓储与物流及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这样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相关配套产业较为完善,作为生产性集群,整体发育良好(图3)。

图3 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企业构成

2 宁国耐磨铸件产业集群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因素

2.1 资金和高级研发人才缺乏

产业集群后要实现转型升级主要依靠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和一定的经济实力。由于宁国位于皖、浙省际边缘区,远离安徽和浙江两省的中心城市,其经济发达程度、相关的配套设施无法与中心城市相匹敌[4]。另外,宁国市耐磨铸件主导产品比较成熟,基本无需技术交流,科研人员学历一般,以经验为主。因此,像宁国市这样的省际边缘区也很难留得住人才,特别是企业非常紧缺的高端的技术性人才,故而导致当地高级研发人才不足。除此之外,资金缺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2 企业创新存在惰性

由于耐磨铸件进入门槛低,几百万就可以建厂,一般性产品技术要求不高,导致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的小微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多是以生产产业链低端的耐磨球为主,且是模仿核心企业的产品,多数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惰性,只有少数骨干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而一些中小企业均以较小的投入甚至是不投入的方式从集群中获其所需。长而久之,这种“搭便车”的行为会使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双方陷入“囚徒困境”,使集群创新受阻[5]。

2.3 企业家战略眼光不高

企业家是企业的领军人,是引领企业发展的最高执行者和承担者,因此,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应该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内部大部分企业家均持有“小富即安”的思想,满足于眼前现状,不能从战略的角度看待企业的发展,多数企业主认为小企业生产的是国内的成熟产品,不存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进等。由此看来,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主对于企业发展缺乏战略眼光。

2.4 产品处在价值链的低端

目前,宁国耐磨铸件产业集群的小微企业,以生产耐磨球为主导,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的21%,大部分耐磨球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均不高,行业利润越来越小,毛利5%~10%左右,产品还停留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这显然不能适应现代市场变化,因此,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的小微企业必须加大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开拓市场,从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3 宁国耐磨铸件产业集群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

3.1 集群推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图4 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企业空间分布格局

小微企业地理集聚形成巨大的综合效应,推动了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在河沥工业园区、港口工业区及河千工业带(图4),依次座落着凤行股份、东方碾磨、开源耐磨等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围绕骨干企业,上百个小微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集聚优势除了吸引更多的投资外,还有利于专业市场的形成。群内企业已形成了联系紧密的网络,企业网络进一步促进了企业间资金、人才、技术的互相交流,促进了集群内知识的融合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应[6],推动了宁国市耐磨产业逐渐集群和小微企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3.2 国家、省、市政策的叠加效应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国家和安徽省针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以及宁国市针对耐磨铸件产业集群小微企业的具体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例如,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调研时指出,小微企业是就业的最大吸纳器,千千万万的小微企业发展好了,就会为增长和转型装上更多的“助推器”,打开更广阔的就业大门,国家要继续从政策上给予支持。近年来,国家已陆续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表1)。

表1 国家出台的小微企业优惠政策

安徽省人民政府也出台了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把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自2011年11月1日起,安徽省营业税起征点调整为:按期纳税的,为月营业额20 000元;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营业额500元。此政策适用于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2012年,安徽省有23万户纳税人低于营业税起征点,减少营业税等税收7亿元[2]。

宁国市先后出台了各项文件,对耐磨铸件产业实行重点扶持,着力构建政策扶持平台、耐磨铸件发展平台、金融服务平台、行业协会工作平台、技术服务平台等。在企业集群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培育[7],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基础的政策跟进,如产业技术的升级奖励政策、区域产品品牌的培育政策、核心企业的上升培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叠加,共同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小微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和有序发展。

3.3 市场竞争对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显著

目前,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产能达到30余万吨,产品覆盖国内几千家水泥建材、冶金矿山、火力发电、化工材料、工程机械、磁性材料等行业,耐磨铸件的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的15%以上[2],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也正因如此,导致大部分企业只注重产量,以廉价劳动力换取微薄利润,甚至无暇顾及产品的质量,又谈何创新?而如今市场已发生变化,不再单纯是卖方市场。尤其是部分耐磨铸件目前已出现不成熟的替代产品,这些替代产品一旦技术成熟,全面投放市场,对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将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因此,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内企业要有创新意识,从客户入手,做出自己的特色,构建自己的客户群,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促使企业转型升级。

3.4 企业的自强创新引领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内部分小微企业已意识到,耐磨铸件产业需要转型升级,不搞自动化,耐磨产业面临巨大挑战;同时,还要在产品体系的完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品牌培育等方面不断地努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得一席之地(图5)。

图5 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小微企业转型升级驱动机制模型

4 宁国耐磨铸件产业集群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4.1 自上而下——政府引领产业集群与城市建设共同推进的转型升级路径

近年来,国家对小微企业实行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宁国当地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先后出台了《关于财政扶持耐磨铸件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文件,对耐磨铸件产业实行重点扶持。自2005年以来,宁国市累计投入几亿元构建了多个工业集中区,为宁国耐磨产业的集约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围绕提升经济总量,宁国市正在进行改革,坚持内培外引,务实开展企业帮扶,支持耐磨企业兼并重组,全力争创国家级耐磨铸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强力推进产业招商,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大好高”项目。依附完整的产业链以及“耐磨铸件之都”名号的支撑,积极引导企业加快研发中心建设,构建“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技术创新机制,积极转型,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4.2 自下而上——龙头企业带动和集群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升级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技术自立是根本。技术创新是现代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9],也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校)的密切合作,以实现技术创新。一方面,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由单一生产铸造磨球、磨段转向生产耐磨锤头、衬板、泵体、汽车零部件等铸件产品,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建立了自动化铸造生产线,逐步实现以机械化替代手工作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大规模地推行热处理工艺改造和废渣、废水、铸造型砂再生利用,进一步优化了铸造行业的能源使用结构,极大地提高了耐磨铸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要掌握产业核心技术,使产业层次高端化、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以推动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10]。

5 结束语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宁国耐磨铸件产业集群小微企业要想继续发展,顺利实现集群整体转型升级,就必须以建设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创新型现代产业集群为目标,走有自己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在产业集群小微企业量的扩张的前提下,借助政策扶持和地理区位等优势,解决资金和高级人才不足、企业家开拓意识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通过政府引领产业集群与城市建设共同推进和龙头企业带动、创新驱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两条路径,掌握产业核心技术,使产业层次高端化、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以推动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84-543

[2]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10-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125-297

[3]韩玉刚,焦华富,韩会然.省际边缘区城镇化水平变化特征及动力系统研究: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2):230-235[4]韩玉刚,焦华富,郇恒飞.省际边缘区传统制造业集聚过程及动因分析:以安徽省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7):1132-1140

[5]陆立军,郑小碧.产业集群技术创新风险控制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0):66-70

[6]郑小勇.创新集群的形成模式及其政策意义探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2):75-79

[7]苗长虹,魏也华.分工深化、知识创造与产业集群成长:河南鄢陵县花木产业的案例研究[J].地理研究,2009,28(4):853-863

[8]高艳新.浙江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探索:基于产业集群视角[J].特区经济,2014(2):12-20

[9]赵永刚,赵玲.传统制造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技术驱动与对策:以浙江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8(6):39-45

[10]李二玲,李小建.欠发达农区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网络演化分析: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产业集群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3):738-750

(责任编辑:周博)

几种常见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一、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二、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三、专著或文集中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M]//专著或文集作者.专著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四、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存放地:大学到系部,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五、报纸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报纸名称,年-月-日(版序)

六、标准文献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

七、网络文献

[序号]作者名.作品名[EB/OL].[访问时间,0000-00-00].网址

10.3969/j.issn.1673-2006.2015.02.006

2014-09-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强弱型省际边缘区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分析及提升路径研究”(12YJC790051)。

琚惠(1990-),女,安徽桐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区域规划。

*通讯作者:韩玉刚(1978-),河南固始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与经济地理。

F276.3

A

1673-2006(2015)02-0023-05

猜你喜欢
宁国市铸件小微
2021 年中国铸造行业数据发布
GJB 2896A-2020《钛及钛合金熔模精密铸件规范》解读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借款人
废铸件推出装置
环形凹槽类铸件铸造工艺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宁国市中溪镇森林长廊规划与建设技术初探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