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福康,周 冲,陈小芳
宿州学院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安徽宿州,234000
蚌埠市旅游业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邓福康,周 冲,陈小芳
宿州学院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安徽宿州,234000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2007-2013年间蚌埠市旅游总收入的因素分析模型。通过对蚌埠市旅游总收入多个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以蚌埠市旅游总收入为因变量,以接待游客人数、星级饭店(宾馆)数量、旅行社(包括分社)数量、A 级旅游景区数量等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SPSS16.0软件对蚌埠市旅游总收入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蚌埠市旅游总收入与A 级旅游景区数量相关关系十分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不断开发新的旅游景区并提升景区综合品质,逐步放宽旅行社(分社)的审批权限,完善宾馆、饭店等旅游业相关配套设施,积极开展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等相关活动。
蚌埠市;旅游总收入;影响因素
蚌埠市经济不断发展,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屡创新高。在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的同时,蚌埠市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上。以无烟工业之称的旅游业以其绿色环保、涉及产业范围广、提供就业岗位多等诸多优点受到各方的关注。蚌埠市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在中共中央“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安徽省“皖北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蚌埠市旅游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从2007年至2013年间,蚌埠市旅游总收入从18.06亿元上升到91.4亿元。蚌埠市旅游业正成为推动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1]。现对影响蚌埠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下[2]。
2.1 相关数据采集
本文所采用的相关数据是从2007-2013年间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采集整理而来的。为分析蚌埠市旅游总收入的影响因素,选取2007-2013年间共7年的数据,采集数据涉及蚌埠市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人数、星级饭店(宾馆)数量、旅行社(包括分社)数量、A 级旅游景区数量等五个方面[3],具体见表1。
表1 蚌埠市旅游业主要数据一览表
2.2 建立数据分析模型
在旅游业经济增长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主要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有:旅游者人数、宾馆(饭店)的数量、旅行社数量、旅游景区数量等方面。这里以旅游总收入(亿元)为因变量,以蚌埠市的接待游客人数(万人次)、星级饭店(宾馆)数量(家)、旅行社(包括分社)数量(家)、A 级旅游景区数量(个)等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α0+α1X1+α2X2+α3X3+α4X4+U
其中,Y表示蚌埠市旅游总收入(亿元),X1表示接待游客人数(万人次),X2表示星级饭店(宾馆)数量(家),X3表示旅行社(包括分社)数量(家),X4表示A级旅游景区数量(个),U表示随机干扰项。
2.3 模型的建立及其检验
2.3.1 分析模型建立
采用SPSS16.0软件对旅游总收入(亿元)、接待游客人数(万人次)、星级饭店(宾馆)数量(家)、旅行社(包括分社)数量(家)、A 级旅游景区数量(个)等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中所示。
表2 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根据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蚌埠市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人数、星级饭店(宾馆)数量、旅行社(包括分社)数量、A级旅游景区数量等因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故此,可以以蚌埠市旅游总收入为因变量,以蚌埠市接待游客人数、星级饭店(宾馆)数量、旅行社(包括分社)数量、A级旅游景区数量等作为自变量,实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输出结果如表3与表4中所示。
表3 线性回归系数值
表4 模型分析相关信息
因变量:蚌埠市旅游总收入
根据分析结果,可得回归模型为:
Y=-15.502+0.001X1-0.821X2+0.740X3+3.078X4+U
2.3.2 模型的检验分析
根据表3中的分析结果可知,当设定的显著性数值为α=0.05,样本的个数为n=7,相关自变量数量为k=4时,由P数值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X1、X2、X3的影响程度不显著。从表2中的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X4与其他的各个变量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所以,可以选取X4作为唯一的自变量,使其与蚌埠市旅游总收入Y进行一元回归分析。
表5 调整后的各个变量的系数
根据表5可知,判定系数R2=0.987,调整R2=0.984,说明蚌埠市旅游总收入与A级旅游景区数量的回归方程可以作出解释的比例为98.4%,同时,其检验值F=381.230,十分显著,故此可将最终方程确定如下:
Y=-18.266+4.142X1+U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蚌埠市旅游总收入与A级旅游景区数量相关关系显著,即A级旅游景区数量每增加1个,能够使其旅游总收入增加4.142亿元。可以看出,蚌埠市旅游景区数量对于旅游总收入的影响效果十分明显。
通过以上的分析,找出了影响蚌埠市旅游总收入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据此,提出促进蚌埠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不断开发新的旅游景区,同时,不断提升各个旅游景区的人文品质,使得蚌埠市旅游产业的发展获得足够的发展支撑点[4];第二,逐步放宽旅行社(包括分社)的审批权限,革除旅行社发展的各种羁绊,促进旅行社的持续发展壮大[5];第三,完善宾馆、饭店等旅游业配套设施,确保旅游接待有良好的住宿、餐饮环境保障;第四,积极开展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等相关活动,让旅游发展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整个社会形成对旅游新业态的普遍认知[6]。
[1]刘红军,林爱勇.安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14):107-108
[2]周冲,吴玲.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23):91-93
[3]束龙玲.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以合肥市为例[J].时代金融,2012(20):144-145
[4]娄永苹.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时代金融,2013(27):114-114
[5]傅程远.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分析--基于1996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0):51-56
[6]那声润.居民消费行为的改变与我国经济增长[J].中国证券期货,2013(7):200-202
(责任编辑:周博)
10.3969/j.issn.1673-2006.2015.07.012
2015-02-04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皖北地区‘城乡对接合作,建设美好乡村’路径研究”(SK2014A120);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安徽省物业管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模式研究”(SK2014A396)。
邓福康(1985—),安徽淮北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学。
F592.7
A
1673-2006(2015)07-00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