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艳芳 张海燕 邵芳 顾晓红 马秋萍
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钟艳芳 张海燕 邵芳 顾晓红 马秋萍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的感染原因、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的120例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对策。结果院内感染患者22例(18.3%),其中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院内感染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尿道感染;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感染的原因包括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创伤性操作、年龄及住院时间较长有关。结论神经内科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规范手术操作、改善病区条件、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神经内科;院内感染;临床分析;护理;呼吸道感染
神经内科患者常伴随有意识障碍、感觉和认知功能缺陷等,且病情的发展较快,对患者自身和医院及家属带来严重的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负担[1-3]。神经内科又是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4,5]。本文对我院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对策,旨在为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及更好预后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120例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60±10)岁。120例患者中有脑出血56例,脑梗死34例,化脓性脑膜炎24例及红网膜下腔出血1例。
1.2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为国家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及患者的临床检查项目(临床特征、患者体征、细菌学检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
1.3 分析指标与方法本文对我院120例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对策,主要包括院内感染较高的疾病种类、院内感染发生的部位、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发生感染的时间。同时针对感染发生的原因分析相关的护理对策。
2.1 神经内科院内感染与年龄分析120例神经内科感染患者中院内发生感染22例,占18.3%。患者年龄<35岁的感染3例,35~60岁感染8例,年龄>60岁的11例。见表1。
表1 神经内科院内感染及其与年龄相关性分析n=120
2.2 神经内科患者疾病类型与院内感染率分析院内感染患者22例(18.3%)中脑出血、脑梗死及化脓性脑膜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分别有11例、6例和4例。见表2。
表2 神经内科患者疾病类型与院内感染率分析
2.3 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部位及构成比分析22例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9例)、尿道感染(6例)、血液系统感染(3例)及消化系统感染(3例),且其构成比逐渐降低。见表3。
表3 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部位及构成比分析
2.4 神经内科患者院内引起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分析本文对神经内科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菌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0例)、肺炎克雷伯菌(6例)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同时还包括白色念珠菌(2例)及鲍曼不动杆菌(1例)。见表4。
表4 神经内科患者院内引起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分析
2.5 神经内科院内感染相关因素本文发现,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包括患者机创伤性操作、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天数较长有关。22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中有18例(81.8%)患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超过30 d的患者有16例(72.7%)。抗生素使用方面,22例院内感染患者中有17 (77.3%)例患者使用抗生素超过14 d。
2.6 神经内科院内感染护理对策分析本文发现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院内感染与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手术侵入性创伤操作及住院天数具有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好护理工作,降低重症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首先是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神经内科患者在患病的同时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在加强医学治疗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其心理方面的护理与治疗,增强患者客服疾病的信心和增强患者对医护工作者的信任度,促使患者与医务工作者积极进行配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要维持医疗过程中规范操作及环境的无菌条件,强化病区的消毒措施及灭菌程序,维持室内环境清洁和适当的空气流通。对患者使用到的仪器设备,如吸氧机、吸痰管、呼吸机等要做到严格的消毒措施。另外,要强化规范使用抗生素的程序,严防院内二重感染,针对性的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鼓励患者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疾病抵抗力。
神经内科院内感染是影响神经内科患者手术成功率及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同时,已有的报道发现神经内科院内感染明显高于医院平均的感染率。本文中发现120例神经内科感染患者中院内发生感染的有22例,占18.3%。因此,要分析神经内科院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6-8]。
神经内科院内感染的发生于多个因素有关。本文发现,患者年龄<35岁的有3例感染,36~60岁的有8例患者发生感染,而患者年龄>60岁的患者有11例,即随患者年龄的增大,其发生感染的几率升高。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与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对疾病及病原菌的抵抗力变弱导致的[9]。同时,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本文中院内感染患者22例(18.3%)中脑出血、脑梗死及化脓性脑膜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分别有11例、6例和4例,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9例)、尿道感染(6例)、血液系统感染(3例)及消化系统感染(3例)。可能是上述手术治疗过程中造成了患者的生理性损伤,导致患者免疫力降低、呼吸道粘膜保护屏障受损导致患者的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另外,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即有革兰氏阴性菌,也有革兰氏阳性菌,且以前者为主,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0例)、肺炎克雷伯菌(6例)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 例),同时还包括白色念珠菌(2例)及鲍曼不动杆菌(1例)。神经内科患者在抗生素使用方面要更加合理,明确给药时间及给药次数,及时进行患者标本的菌检涂片、药敏试验,并依此进行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在对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外,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强化医疗环境的消毒、灭菌措施,保持室内的通风透气,并注意对常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消毒处理。院内感染的护理要以预防为主,在预防的基础上加强对可能引起感染的因素进行监督和监管。
因此,神经内科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规范手术操作、改善病区条件、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1 张彦珂.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06-108.
2 郑冬香,卢婉娴,谢佩卿,等.降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方法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03-205.
3 张胜利.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4,4:206-208.
4 闫敏,宋扬,张锦丽.神经内科危重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临床误诊误治,2013,26:75-77.
5 李燕华,李吕力,罗永坚,等.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预防措施.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698-5699.
6 江涛.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538-1539.
7 臧大维,张坚磊,刘娟,等.2006-2010年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74-1976.
8 张健维,姜彩娥,李凯,等.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药房,2013,24:2068-2070.
9 尚芙蓉,蔡和伦.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1,30:506-508.
R 473.74
A
1002-7386(2015)03-0479-02
2014-08-19)
10.3969/j.issn.1002-7386.2015.03.065
214023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张海燕,214023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E-mail:haiyande20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