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术后患者发生胸腔感染的高危因素调查分析

2015-06-23 16:22:17杨红坡师苹李哲恒屈银辉
河北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病原学创口胸腔

杨红坡,师苹,李哲恒,屈银辉

(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河北定州 073000)

临床研究

开胸术后患者发生胸腔感染的高危因素调查分析

杨红坡,师苹,李哲恒,屈银辉

(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河北定州 073000)

目的:对开胸术后并发胸腔感染的高危因素加以分析总结,以期指导临床预防工作,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共90例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记录其年龄、手术时间、术前肺功能、术前抗生素预防应用情况、引流管留置时长、肺部病灶蔓延、术后创口污染,分析记录结果。对全部患者胸腔内液体标本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90例开胸术后患者胸腔感染率为13.3%(12/90),患者是否高龄和术前有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个因素,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肺功能情况、术后原发病灶有无扩散蔓延和术后创口有无污染三个因素与术后胸腔感染相关性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为术后胸腔感染主要病原体。结论:患者术前肺功能情况、术后原发病灶有无扩散蔓延和术后创口有无污染为开胸术后患者胸腔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工作中应对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水平。

开胸术;胸腔感染;高危因素;病原分析

开胸手术因其部位的特殊性和原发病情的严重性,具有手术耗时长、难度高的特点,因此,术后胸腔感染作为开胸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亦较高[1]。并发胸腔感染,一方面极大增加了病人身体和经济双方面负担,严重影响康复过程,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难度,甚至对医患关系有负面影响,因而对开胸术后胸腔感染的高危因素加以统计分析,对于指导临床工作、预防术后胸腔感染,十分必要[2]。本文以我院90例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共90例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55.7±14.9)岁。全部90例入院后均按诊疗常规进行护理及术前准备,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手术。术后除予常规护理、治疗外,均常规留置1~2枚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范围2~27d,平均时间(7.7±2.9)d;常规应用抗菌药物,多数应用头孢他啶、头孢西林或头孢哌酮/舒巴坦,少量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给药时间5~14d,平均给药时间(8.1±1.9)d。

1.2 方法:收集患者一般自然情况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根据临床经验及胸腔感染病理、病原学特点,枚举术前至术后各治疗阶段,可能引起术后胸腔感染的因素,经分析初步筛选,确定如下7个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患者是否高龄,手术时间长短,术前肺功能状况,术前有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长短,原发肺部病灶病情有无蔓延,术后创口有无污染。术后对全部90例患者,严格按标准操作流程,收集胸腔引流液体或胸水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对菌培养结果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

1.3 统计方法: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全部90例开胸术后患者中,共计12例发生了胸腔感染,感染率为13.33%。见表1,假设的7个可能高危因素观察指标中,开胸术后感染,与患者是否高龄和术前有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个因素无关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与其余5个因素有明显关联,包括手术时间、术前肺功能,引流管留置时间,原发病灶有无蔓延和术后创口污染情况,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前肺功能情况、术后原发病灶有无扩散蔓延和创口有无污染三个因素与术后胸腔感染相关性较大。

表1 胸腔感染各可能高危因素感染率及分析

2.2 病原分析:全部90例患者均留置胸腔内液体分泌物送病原学分析,送检率100%。留置分泌物样本标准为:胸腔引流管前段1.5cm内的胸腔分泌物或引流管留置胸水样本。菌培养实验阳性12例,阳性率13.33%,检出病原体种类及占总例数比例详见表2。可见假铜绿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开胸术后胸腔感染主要病原体,二者阳性率合计占总例数的68%以上。

表2 胸腔感染病原学分析结果及所占比例

3 讨论

由于胸腔解剖结构和胸部疾患病情的特殊性,对于各型肺癌、食道癌,情况危重的胸部外伤等严重肺部疾患,开胸手术至今仍在临床工作中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而被广泛应用[3]。开胸手术具有手术耗时长、难度高、对无菌术要求极高的特点,也正因此,术后胸腔感染作为开胸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亦较高[4]。本文统计结果示,手术时间、术前肺功能,引流管留置时间,原发病灶有无蔓延和术后创口污染情况,这5个因素均与开胸术后胸腔感染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该5个因素发生时间包括了从围手术期至术后对诊疗全程,因此,为切实降低开胸术后胸腔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预防措施也应从全局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具体有如下几方面:①入院后详细收集病人入院资料,积极术前准备[5]。术前有肺部感染症状者,应预防性早期应用光谱抗菌药物,控制病情;由于术前肺功能状况对于术后感染有显著影响,除予抗炎对症治疗外,还应重视术前呼吸功能锻炼的开展,尤其对于原发肺部疾患较重的病人,不应放松其术前对呼吸功能锻炼的要求。②重视术中过程,临床医生应加强业务学习和锻炼,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手术质量,对病变进行彻底清楚,避免遗留残腔或病灶,防止由于病灶蔓延、复发引起术后感染。同时尽量压缩手术时间,减少胸腔暴露机会;③术后阶段,应密切留意其引流管引流量变化,做到充分留置,及时拔除,减小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机会[6]。处理手术切口时,应重视日常无菌操作,及时换药,避免术后污染,促进切口早日愈合;④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证口腔护理的频次和效果,促进其术后恢复;提高病房空气质量,保证空气流通;做好疾病知识宣教工作,指导患者锻炼呼吸功能,敦促患者积极排痰。

[1]洪丽霞,吴惠文,黄凤玉,等.开胸术后患者肺部真菌性感染及护理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4):366~367.

[2]马香梅,刘刚,孟蕾,等.开胸手术治疗心脏起搏装置相关感染的术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4,29(4):34~35.

[3]向可敏,李伟.开胸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四川医学,2013,34(3):394~396.

[4]张花坪,胡建军,袁艳梅,等.护理干预在成年食管癌开胸术后患者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5):70~71.

[5]阮文珍,胡华蓉.162例开胸手术后胸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91~94.

[6]孙少勇,姚莉,孙桂林,等.小儿感染性胸腔积液48例病因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5):648.

B

10.3969/j.issn.1006-6233.2015.06.035

1006-6233(2015)06-0978-03

猜你喜欢
病原学创口胸腔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0:44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2:14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心灵创口贴
好孩子画报(2021年6期)2021-07-17 22:14:32
改良型创口贴
设计(2020年6期)2020-05-14 13:34:10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鸡伤寒和鸡白痢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病原学诊断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7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哈尔滨医药(2015年4期)2015-12-01 03: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