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意识教学

2015-06-22 06:37:47胡平绪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意识问题课堂

胡平绪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质疑问难越来越受到广泛地重视。许多教师提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的新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带出课堂的问题过旧、问题价值低、问题数量多等原因,实际上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剖析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被扼杀的原因,并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研究,指出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和培养方法,旨在教学中正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课堂    学生    问题     意识

问题意识法,是指老师在解决完课堂问题的同时或之后,再创设、引导学生提出新的本课堂不适宜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待学生下节课继续解决的教学方法。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提前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前让他们做好下堂课听课的准备,从而有效地实现课堂的延伸。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都会习惯性地对学生说:“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了”,老师就放心了,学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是在长期以来所倡导“堂堂清”“把问题解决在课堂”等理念下出现的产物,希望把复杂的教学问题简单化。这样的课堂在老师的眼中才算是成功的,否则就说明老师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实际上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扼杀,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质疑问难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许多有创新思维的老师就提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的新的教学理念。同时,这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它对于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大有益处。可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失误。

有些老师以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就是让学生有问题即可,甚至这个问题可以包括学生带进课堂来但是在课堂上没有听懂的。固然,这种问题是学生可以在课堂外解决的,但这绝不是老师应该让学生带出课堂的问题。学生带出课堂的问题,必须是深化、拓展本节课知识的问题,是对本节课认识的发展与升华,而不是让学生退回到预习的层次上去,不是让学生在课下继续上一次课。

还有的老师以为,只要让学生带着不明白的问题走出课堂即可。其实这是不对的。学生带出课堂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必须是比他们走进课堂时带来的问题更有价值、意义更大,否则,这个问题学生即使解决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收获。所以老师让学生带出课堂的问题,必须有更大的价值,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虽然问题是激发思考的动力,但是老师让学生带出课堂的问题不宜过多。因为过多的问题会让学生应接不暇,不知从哪里下手。所以,对于要带出课堂的延伸、拓展性的问题,老师可以精挑细选一下,选择最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把问题带出课堂,让问题意识教学方法真正落到实处呢?我认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实现学习的进一步延伸,认识的高层次升华。从某种角度上讲,学习活动总是离不开问题,课堂教学就是一个提问、释放的过程。学生心中有疑问,就必然会主动地求解,变被动地获取为自主地探究,最终获得知识,而这个过程自然会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不断地提升他们的听课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善于给学生留下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向课外拓展,让他们去自学、自悟、自得。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引导学生提出横向拓展性问题

每个学科涉及的知识面都很广,要学习的知识很多,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然会产生各种问题,而有些问题可能难以且不适于在一堂课中解决。在《维新变法运动》中,课本的要求是掌握变法失败的史实,以及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科学地看待改革中的影响因素。但是我们知道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处境,同样有年轻的改革统治者,有同样的改革作为,为什么中国维新变法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对于这些问题,老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外作业、课外实践等途径去解决心中的疑问,等到下节课时向老师和同学们汇报,或者在课下自己探索的基础上,再与老师共同寻找答案。

二、引导学生提出纵向深入性的问题

纵向深入性的问题,一般都比较有难度,但是这种问题更适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纵向深入的问题,是对一个知识点的深层剖析,对于初次涉猎该知识点的学生来说,要搞清它是很有难度的,即便老师在课堂设计有时间给学生讲解,他们听着也会较为费劲。比如在学习《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时,在本课中涉及了种族的问题,我们知道世界上种族大体分为三类,即黄、白、黑三类。但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种族,课本上没有具体提到。所以这种问题最好让学生自己先在课下思考一番,把有关不同点按肤色、头发、面目、分布地区等,列成表格的形式,然后在下节课时,再由师生共同把它弄懂、弄明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并不意味着课堂上把所有的问题都暂时搁置起来,让学生带出课堂,而是要选择一些典型问题。

三、处理好“质疑”“启疑”“生疑”关系

课堂中老师对学生的疑问要进行分类,对那些属于知识拓展、深化的问题“置而不答”,安排学生通过课外作业、课外实践自行解决。“启疑”就是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比如在讲到《夏商西周的更迭》这篇课文时,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问学生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学生回答没有问题。于是,老师就告诉学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奴隶制度是一个非常野蛮、残酷的制度,奴隶在社会上没有任何的权利和自由。请同学们思考,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为什么?于是,老师再顺势引导学生将不同的事实要放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去考虑,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阅有关介绍奴隶社会的文章,并做成卡片,开一场奴隶社会和原始社会研究座谈会。就这样,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延伸性问题,并且愉快地带着它们走出课堂,课下自己去解决。课堂教学中老师还应该适时地给学生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让他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并认真听讲,同时,还应该让他们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意识问题课堂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