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跨越式发展

2015-06-22 06:37苏丽莲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跨越式发展措施问题

苏丽莲

【摘 要】西部高校发展中存在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师资队伍水平整体层次不高,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学科建设滞后,少数民族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高等不足之处。本文主要从跨越式发展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本质内容以及西部高校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措施等方面研究,为促进西部高校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西部高校     跨越式发展    问题     措施

我国“十五”发展计划明确提出了“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及“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而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当今国际竞争的焦点。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培养、吸收和用好人才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当前,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及我国进一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高校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对落实我国“十五”发展计划在科技、人才方面提出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大学以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提高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国防等各方面的国际竞争优势大有裨益。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人才,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因此,西部高校实行跨越式发展是有必要的。

一、跨越式发展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一)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只能是一种逻辑性、顺序性发展,其发展就应该具备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不可能是一种主观臆断、凭空想象的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提出主要是依据戴维·罗默1986年提出的新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和受到OECD高级顾问麦迪森等人的启发提出来的韩国快速追赶发达国家的模式,他们认为落后国家有可能追赶发达国家,当时用了英文“leapfrog”一词,即“跳跃”或“蛙跳”的意思。

从语义学上说,跨越(1eapfrogging)是以一种非连续的方式前进,其间将跳过一些阶段或步骤。跨越必然是以领先者连续的运动轨迹为参照系,跨越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后发优势的充分发挥。因而,跨越是特指落后者的一种发展形式,跨越的结果和目的是缩小与领先者的距离,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赶上甚至超过领先者,即实现赶超(catching—up)。

跨越式发展与常规发展状态相比较,具有赶超性、创新性、互补性等特性,在西部高校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这种特征表现更为明显。

(二)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跨越式发展的理论源于后发优势理论。后发优势最早是从经济学领域提出来的。美国著名社会学家M·列维、经济学家格申克龙最早提出了后发式现代化范畴及后发展思想和关于后发优势的论点。在列维1966年出版的《现代化与社会结构》和格申克龙1968年出版的《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两书中,对这些思想做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后发展思想和后发优势理论是对西方早期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的一种补充和修正。所谓后发优势,其基本内涵是: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由于有早发现代化国家成功经验的示范作用和后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早发现代化国家的科学技术成果、管理经验等,后发国家有可能利用先发国家的资金、技术和成功的经验,出现较快的发展速度,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或超过先发国家。后发优势的界定并非只适用于国与国之间,同样适应于一国内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之间。后发地区的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地区通过引进国外或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选择更快的发展道路和更开放的发展政策,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西部高校跨越式发展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西部后发地区高校利用知识经济和新技术,把国际国内有利的因素同自身办学条件结合起来,使其办学规模和办学结构优化超过一定水平,达到超常规发展;二是指后发地区高校可借鉴东部先发地区高校的成功经验和已有的办学成果,因地制宜促进高校的发展;三是指后发地区高校可吸取先发地区高校的教训,降低成本,尽快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

二、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本质内容

西部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发展模式,虽然目标指向教育或经济盼快速提升,但并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加速发展或突飞猛进,而是包含以下含义:

(一)西部跨越式发展是指高等教育突破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政治是经济最集中的体现。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发挥作用,但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因此,国家大力发展西部的经济,对西部实行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为西部高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二)跨越式发展是指在操作上,将教育放置社会中心,发展道路不需要按部就班的模式,而是采用跨越式的步骤来规范和引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2002年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邓小平也强调:“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2007年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2012年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西部地区已经基本普及基础教育,中等教育正在普及,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也不断上升,高等教育获得快速发展。从近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来看,并没有按照“先发展基础教育,再发展中等教育,然后发展高等教育”的常规思路发展,而是在重视初等教育基础地位的同时,走了一条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三、西部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仍然与中东部有差距,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资源分配不合理,使用效益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政府教育投资的“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由于西部经济欠发达,财政实力弱,政府财政拨给各高校的经费仅仅是维持学校的基本运转和教职工人员工资。西部高校的预算外收入主要是学费收入,其他收入如技术转让、科技服务、人才培训收入等都很少。同时,西部教育经费中支出结构不合理,在教育经费支出中,人头费比重过大,公用经费比重过小,使一些地方难以保证基本的办学条件。

(二)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较差,学科建设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需要相脱节。

西部高校获取国家科研经费少,技术转让收入较低,没法转换成资本,与东部高校相比存在的差距明显。同时西部高校在当地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不够。

四、西部高校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措施

在关于何谓大学的问题上,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就曾经明确指出: “大学之大 ,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说过:“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可见大学活动的核心是研究高深学问 、造就文化和科学大师 、 创造重大的科学成果和发展高尚文化。因此,西部高校的跨越式发展,需要从教师、学生、科研等方面入手。

(一)创新办学理念, 实现地方文化特色办学。“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创新,是主体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对教育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个或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教育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高校的跨越式发展需要从办学思想、 理念和体制上进行突破:一是要正确引导, 鼓励全员参与, 使得学校内部和谐共处; 二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要积极吸收不同教育背景、 学科背景的人才进入学校,

( 二) 突破组织惯性, 实施组织变革和业务流程再造。突破组织惯性, 扫除体制和机制障碍, 是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内部管理体制,一是以学科建设为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改革和调整教学、 科研组织形式, 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是以转换机制为核心, 打破“铁饭碗”的人事分配制度, 强化管理体制。

( 三)根据国家战略、 社会需求和产业需求, 对学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以学科链对接产业链, 以优势学科、 特色学科为主干,构建优势学科群, 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 加快新兴交叉学科建设, 尤其要注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交叉学科群建设, 以此来带动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和学科竞争力的提高 。

(四)国际合作办学。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教育市场将依照承诺逐步开放,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水平都将要受到新的“竞赛规则”的评判。我们必须重新确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参照系”,确立国际化理念和现代大学管理体制。西部高校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办学,大力引进和积极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西部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值得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实践的重要课题.

案例: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对口支援是有中国特色的、促进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创新,是提高西部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为加强这一工作,在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开始实施的“质量工程”中,设立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专项,计划在2007至2010年资助受援高校的2200多名教师和500多名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进修和学习锻炼;另外,在“质量工程”中还计划投入2400万元,在受援高校建设120个数字化教室,以提高对口支援效益、降低成本。目前已选派了受援高校1120名教师和240名管理干部到相关支援高校进修和学习锻炼,建设了30个数字化教室。

为进一步推动对口支援的工作,下一步除了在物质上支援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支援高校将加大对受援高校智力方面的支持力度,培育受援高校自身的造血功能。今后对口支援工作的重心将逐步下移,由开始的“校——校”层面逐步过渡到“院——系”再到“专家——专家”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层面,有计划、有侧重地把此项工作做好。通过支援高校派管理干部到受援高校进行挂职锻炼,优秀在职教师担任教学工作、优秀本科生顶岗实习等方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帮助受援高校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先进理念的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从而增强受援高校的学术创新与科研服务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注:本案例来自《中国教育报》文章《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跨越式发展》,2008年12月7日。)

【参考文献】

[1]何晋秋,苏竣,柏杰,等.提高创新能力,加速建设研究型大学,科技导报,2002 (4)42-45.

[2]王战军,孙锐.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夯实国际竞争力基础,中国高教研究,2003 (5):10-13.

[3]周生贵. 西部高校跨越式发展运行机制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10.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45号.

[5]杨东平. 大学精神 [ M].沈阳: 辽海出版社, 2000 .

[6]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2001.

[7]张武升.教育创新 [M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00.

[8]朴雪涛. 大学制度创新与 21 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J] . 高等教育研究, 2002(6).

[9]朱新涛. 学科壁垒、 学术堡垒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 N]. 中国教育报, 2005-04-15(4).

猜你喜欢
跨越式发展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