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模具材料在螺伞齿轮锻模的研究与应用

2015-06-22 14:38:15贾雨葛希佩崔军峰山东温岭精锻科技有限公司
锻造与冲压 2015年7期
关键词:锻模型腔马氏体

文/贾雨,葛希佩,崔军峰·山东温岭精锻科技有限公司

B2模具材料在螺伞齿轮锻模的研究与应用

文/贾雨,葛希佩,崔军峰·山东温岭精锻科技有限公司

模具材料是影响模具质量、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使用的热锻模材料有5CrMnMo、5CrNiMo和H13等,因硬度偏低,模具使用寿命一般为1200~1500件,为适应锻造行业发展应不断提高模具寿命,因此必须对模具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逐渐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开发能力的重要性,对锻造企业来说,模具的制造成本及使用寿命是衡量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空间。

模具材料的对比

目前国内使用的热锻模材料一般为5CrMnMo、5CrNiMo和H13等。我公司根据现有产品结构选用5CrNiMo材料来制作模具,该材料在正常工作温度下能保持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抗冲击韧性、抗热烧蚀性和抗氧化性,以及较好的淬透性和良好的导热性,在制作螺伞齿轮从动模具上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但是在主动模具使用上效果一般,主要表现在各种失效状态上。

螺伞齿轮由J53-1000摩擦压力机生产,主动模具采用的是闭式模具,生产工艺采用先制坯后压力锻造成形的方式,失效状态主要有型腔棱边磨损、型腔塌陷和冷热疲劳裂纹。失效的原因主要是模具表面硬度较低,一般在40HRC。剖开后测量心部硬度发现,距表面5mm以内的硬度为38~39HRC,距表面10mm以外硬度为35~36HRC,距表面20mm以外硬度为33HRC。由此可见,模具的硬度没有达到技术要求规定的数值42~44HRC,存在淬硬层薄、淬透性偏低的现象。分析模具材料的淬火组织发现,模具表面为回火马氏体,心部为回火马氏体+上贝氏体,在距离表面20mm外出现贝氏体组织,证实模具在淬火时,仅表面一层获得了马氏体组织,其他部分在淬火时仅部分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没有转变的奥氏体在回火时转变成上贝氏体。模具硬度偏低、淬硬层薄是导致模具型腔塌陷变形、冷热疲劳裂纹的主要原因,也使得模具寿命一般局限在1200~1500件。

根据以上分析,要想提高模具寿命,模具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提升:⑴提高表面硬度(特别是红硬性),从而提高模具型腔的耐磨性;⑵提高模具淬透性,增加模具表面和心部硬度,从而提高模具型腔抗塌陷能力和冷热疲劳裂纹。据此,开发应用了B2(4Cr2MoVNi)热锻模具材料,该材料具有以下优点:⑴良好淬透性,即使模具截面积大,也可获得表面、心部均匀的硬度分布;⑵机械性能基本各向同性;⑶高的热强性能、耐热疲劳性能和热韧性;⑷抗高温软化性能好,易于进行修补翻新。B2模具材料化学成分见表1。

B2模具材料采用油冷淬火工艺,将模具放置热处理炉中于650℃预热4h,然后升温至920℃保温6h,出炉稍置后淬入油中,在油池中均匀晃动使模具充分冷却,待表面温度降至200℃时取出(心部温度约400℃)。此时若装入温度较低的回火炉中,其心部继续进行马氏体转化容易造成淬火裂纹,若装入温度较高的回火炉中,模具心部硬度和韧性性能变差。所以第一次回火时温度控制在280℃并保温4h,然后560℃回火两次,该工艺下模具表面硬度45~48HRC,心部硬度45~47HRC,淬硬层均匀,模具的强韧性,热疲劳性,耐磨性更好,大大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模具淬火曲线图如图1所示。

统计表明,该工艺下B2材料模具的寿命为3500~5000件,较原5CrNiMo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3倍。B2模具的抗耐磨性,型腔变形和冷热疲劳裂纹明显提高,并且经过两次修复后的B2模具在使用中仍然保持较好的红硬性和耐磨性,型腔抗变形能力大大提高。采用5CrNiMo材料生产的模具与B2材料生产的模具对比情况如图2所示。

表1 B2模具材料化学成分 (单位:%)

图1 模具淬火曲线图

图2 模具材料对比

结束语

B2新型热作模具钢之所以具备高的热强性能、耐热疲劳性能和热韧性能,是由于B2钢在高温回火时析出细小的碳化物(Cr7C3、MoC和V4C3)而产生的沉淀强化,依靠基本的晶细结构(如错位)的稳定性,提高基本的回复与再结晶抗力。与传统模具材料相比,B2新型热作模具钢锤锻模寿命一般提高30%~50%,机锻模寿命一般提高50%~100%。

猜你喜欢
锻模型腔马氏体
双金属锻模在高强铝合金框类锻件成形中的应用研究
模具制造(2022年6期)2022-07-26 05:29:44
中低碳系列马氏体不锈钢开发与生产
山东冶金(2022年1期)2022-04-19 13:40:20
激光制备预压应力超高强韧马氏体层的组织与性能
气门锻模的热处理与提高寿命的措施
800MN液压机飞机起落架锻模再制造
Fe-C-Mn-Si-Cr的马氏体开始转变点的热力学计算
上海金属(2016年1期)2016-11-23 05:17:24
关于Fe-1.4C合金马氏体相变的研究
汽车内饰件组合型腔注塑模设计
中国塑料(2016年5期)2016-04-16 05:25:45
基于STEP-NC型腔特征识别方法的研究
基于Mastercam的复杂型腔加工方法及其参数研究
机电信息(2015年3期)2015-02-27 15: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