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琦
(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溧阳 213300)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全球每年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人数达到了62万人左右,每年死亡60万人左右,在所有的肿瘤相关死亡中高居第2位。因此,研究与实践如何更加准确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作出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就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作者所在医院通过研究发现,AF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具有突出的价值意义,可用于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原发性肝癌,现报道如下。
将作者所在医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以来,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设置为原发性肝癌研究组,将同期另60例肝硬化患者与60例体检完全正常者分别划分为肝硬化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原发性肝癌研究组中有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19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62.8±5.2岁,肝硬化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62.5±5.1岁,正常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62.9±5.7岁。经统计学分析,3组在男女构成比例、年龄等基本临床数据的对比差异上,均不存在明显差异 (P>0.05),临床可比性充分。
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AFP为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及正常体检者的AFP水平。
对3组的AFP水平进行观察,并分析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TNM各分期的检出率。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首先,从3组的AFP水平来看,原发性肝癌研究组的AFP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参见表1)。
表1 3组AFP水平对比
其次,原发性肝癌研究组中TNM分期为I期者15例,检出8例,检出率53.3%。为II期者17例,检出12例,检出率70.5%。为III期者26例,检出24例,检出率92.3%。为IV期者2例,检出2例,检出率100%。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非常高,在所有的肿瘤相关死亡中高居第2位,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研究与实践如何更加准确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作出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AFP(甲胎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AFP与原发性肝癌、胃肿瘤、肺癌、胰腺和胆管癌、睾丸肿瘤等相关[1]。在部分肝炎、肝硬化的患者中也可有升高。但是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升高的幅度相比还是有显著差异的[2]。
在本文的临床研究当中,原发性肝癌研究组的AFP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原发性肝癌研究组的AFP为17568.8±3685.5 ng/mL,肝硬化对照组AFP为21.2±11.8 ng/mL,正常对照组AFP为4.7±1.4 ng/mL,不论是肝硬化对照组与原发性肝癌研究组相比,还是正常对照组与原发性肝癌研究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外,研究结果还发现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TNM分期为III期和IV期的检出率最高,可达92.3%~100%。总之,AFP检测可用于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原发性肝癌,价值意义突出,值得加强推广应用。
[1]徐琳丽.原发性肝癌术后甲胎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2):2049-2050+2065.
[2]徐飞,牛文彦.甲胎蛋白和甲胎蛋白异质体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 [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4,20(06):475-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