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 云
在采访过程中,对人物的专访常常是“重头戏”。让采访对象放松、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是关乎采访真实性及可读性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笔者认为,在采访过程中,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多方位考虑问题,才能保证人物采访的成功。
“每一次采访之前都要像学生准备大考一样。”意大利著名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如是说。因此,人物专访之前,要做足准备工作,包括对被采访者从事工作的专业知识进行了解,避免采访时问一些外行话。
首先,要明确采访目的,让采访对象准确地知道记者所需要的是什么、想得到的是什么。作为行业记者,采访要做到提前与受访者约定时间、确定主题,并给予受访者充分的思考时间。
其次,要查阅一切与该人物相关的资料,包括企业年报、最新的新闻报道、所属单位的网站信息,它们会帮助记者了解曾经发生在受访者工作或生活中的事件。没有相关的背景调查,就可能与别人问同样的问题,不能形成新颖的采访内容。同样,采访对象的年龄、籍贯、性格、爱好、兴趣及获得的荣誉等,在采访之前都应该进行了解,以便在采访过程中建立起共同的语言圈。
另外,在采访前记者必须要拟定采访计划,包括采访时间、采访地点、采访步骤和方法、采访的预期成果等,一般情况下,需要记者提前给对方发去文字采访提纲。需要注意的是,约定采访时间时,应避免在对方吃饭或休息的时间,尽量避免在对方休假期间和周末进行采访。
为了给采访对象创造安全、轻松的采访环境,记者应该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一些关于受访者爱好的小话题,会迅速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受访者产生交流欲望。
私密性,属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中,私密性是指个体有选择地控制他人或群体接近自己。个人或群体都有控制自己与他人交换信息的质和量的需要,私密性是个人或群体对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和何种程度与他人相互沟通的一种方式。
同时,采访时的环境私密性也是人际心理的一个范畴。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过程。沟通过程中的障碍又包含很多因素,比如语言习惯、性格差异、环境繁杂等。
平面媒体的采访与电视媒体采访不同,平面媒体的采访可以更好地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也更易于选择让其放松的环境,保持沟通的合理距离,从而在相对私密的环境中把握住采访的主脉搏。因此,注意人物专访过程中的私密性,有助于受访者的情感释放、自我评价和信息沟通,从而使采访顺利有效进行。
采访环境要安静。在采访前,记者应与采访对象约定好采访日期,并如约到访。根据人们的普遍心理特征,在熟悉的地方,人往往能比较放松、随和。因此,记者应该选择采访对象熟悉的环境进行采访。
由于特殊原因,笔者曾在晚上10点半采访过一位公司的总经理,当抵达其所在的办公大楼时已经是“夜深人静”,当然也不会有不必要的干扰,正好可以让这位采访对象专心接受我们的采访。正因为这个缘故,他给我们分享了很多难得的往事。比如2012年11月,他在浙江援建的新疆省道项目任指挥,项目的财务主管项女士遇到了一件事情:她发现新疆伽师县和夏阿瓦提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由于生活条件拮据,居然在大冬天只穿着单衣去上学。项女士马上和一帮好友筹备组织捐助活动,援助物资很快到位后,获赠的500多件衣服却被搁置在喀什物流中心,没有办法运送到该小学。采访对象听说后,当即决定参与这个活动,并组织车辆完成爱心接力的最后一棒。在捐赠现场,拿到衣服的小朋友们欢欣鼓舞,而他也被可爱的孩子们深深感动,当场拿出了2000元,承担了这次从浙江温州到新疆伽师县的一半运费。他说:“工程建设是援疆,帮助孩子温暖过冬,也是援疆。”这样,被采访者能够在独立的空间中自治,能够做到情感释放,充分表达了自己的个人思想和感情。笔者总结此次采访,安静的环境对采访对象吐露心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被采访者单独交流。在人物专访的过程中,务必要保证与被采访者单独交流,避免其他无关人员在场。如果亲友、同事等在场的话,会分散被采访者的注意力,同时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时,可能会有所顾忌,无法自由表达。没有外界的打扰和没有对他人在场的顾及,采访对象更容易讲出“真心话”,能够客观地评价相应的事件和其他人物,而不是草草了事。很多时候,采访过程需要采访对象放下“架子”,坦诚地彼此交流,放松的非正式场景会使采访对象尽快进入角色。
在一次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讲述了其童年时的转学经历:他原本在一所乡镇小学读书,他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出色,就主动向当时省重点小学的校长写了一封推荐信,信写得虽朴实却饱含诚意。校长收到信后,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召集了所有的班主任,询问哪位老师愿意收下这个孩子。就在这种宽容而开放的思想推动下,采访对象就这样顺利地转入了这所重点小学。回想起那时,母亲送他去新学校,路上拦下解放牌大卡车,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坐在“走风漏气”的车厢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受访者讲到动情处不禁感概万千。
因此,笔者认识到,在人物专访的过程中与被采访者单独交流是采访能否深入进行的必要前提。
尊重被采访者的个人隐私。要注意尊重采访对象的要求,比如对方可能提出不要录音、不要拍照,涉及个人隐私方面的内容不能公开等。在采访的过程中,有些陈年旧事虽然被采访者提及,但并不代表其愿意公之于众,这就要求记者要充分尊重采访对象的意见,避免给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014年初,笔者采访一位桥梁专家,此时他已从总经理的位置上调为副董事长,虽然职务提升了,但是管理具体事务的权力却没有了,在他担任某大桥标段总监后,反而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难题。对此,他描述了一些具体情形,但因为涉及到公司的管理层面,内容虽属实却不宜过多描写,更不适宜宣扬,只能是“心知肚明”、一带而过。因此,不管发生的事件多么吸引人,只要这个事件是采访对象不愿公开的,记者就应该尊重当事人的意见,这也充分符合记者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采访稿完成之后,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就完成了采访任务。对文稿当中涉及的单位名称、具体数据、事件的完整性等要有针对性地与采访对象逐一进行核实,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充分沟通、认真核实可以帮助消除误解、避免歪曲,而对细节的格外关注,才能使得采访稿件获得采访对象及读者的信赖。
在大多数情况下,须请采访对象对已成稿进行审读,并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见,保证采访对象的观点和态度得到有效表达。比如,某采访对象在描述年轻时在上海分房结婚的事情时,提到了他们分到了大约14平方米的房子,后经过对方审改,数据改为了14.69平方米,看似不大的改动,却体现了当事人对当年情况下分到房子的喜悦和成家时的深刻感受。
有时,采访对象还会推荐一些自己喜欢的图书或者电影,如果忽视掉,可能会影响文稿的丰富性。一次,采访对象给笔者推荐了一部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他认为这部影片的音乐比《音乐之声》还要好听。采访回来后,笔者特意购买了该电影的光碟,并认真看了一遍,认真地体会采访对象的内心感受——赞扬美好人性的闪光点,并结合采访对象当时阅读的《幸福的方法》一书再度润色文稿的内容。书中表现出的内容能够展现人物对“幸福”的思考和追求,即尽自己的责任,心存善念,这也恰恰与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对职工的人文关怀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