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少云
[摘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实现这一理念,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触角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乡土地理来解决课堂中的问题,将地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关键词]乡土地理生活化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123
知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探索、研究。“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实现这一理念,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触角深入到学生生活和他们的经历体验中,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乡土地理来解决课堂中的问题,将地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一、有机渗透,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在地理课程中,有一些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如果仅是照本宣科或是教师单纯地讲解,往往显得很枯燥,学生也较难真正做到理解掌握。但如果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按照一般认知规律和学生可以接受的程度,设计系列问题,可使书本知识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较好地化解教学中的难点。
如,《陆地水与水循环》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1. 学校现在供应给大家使用的水来自哪里?你们家中使用的水又来自哪里?它们属于哪种水体?
2. 学校附近开发的九曲湾温泉度假村是靠什么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
3.俗语说“井水不犯河水”,李白有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你能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这些是错误的吗?
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学生很感兴趣,第一个问题学生能较快地得到答案:学校使用的自来水来自水库(河流水被人工拦蓄),属于地表水;大多数同学家中使用的是自挖的井水,属于潜水(浅层地下水)。第二个问题老师稍加说明,学生也能很快地了解:九曲湾温泉度假村开发的温泉是承压水(深层地下水)。学完本节内容之后,第三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潜水(井水)和河流水存在互补关系;通过海陆间循环,黄河水是可以“复还”的。这样,借助学生现实生活的案例展开问题式教学,就能较容易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自我体验,实践活动与地理学习相结合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广泛渗透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为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地理,并且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我选用和设计了一些实践活动方案在学生中开展,主要通过对地理现象的观测、实验、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践性和有用性。
如,讲授《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一节,我在课堂上给学生看常见的岩石的标本,告诉他们可以在附近的山上找到这类岩石,甚至能找到化石,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这节内容很抽象,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这些抽象知识的理解,我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地理兴趣小组到我校附近的一个乡镇——昆仑镇的昆仑关隘,考察那里的地质构造,让学生实地观察皱褶和断层,寻找背斜和向斜地貌,观察花岗岩的分布及特点,了解当地群众对花岗岩的开发利用。“原来这些石头都有着这样不可思议的历史,真是‘石不可貌相哦。”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不仅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了解了他们身边的山山水水及成因,对家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小小的地理学家,从内心深处也萌生了一种自豪感。
三、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为课堂服务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教授地理知识应该时刻与时代衔接,与时俱进。网络信息是很好的资源,再结合学生及本地区的特点灵活设计课件,能更好地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如高一上册第四章《气候资源》一节,书本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以文字描述为主,课文中仅有一幅“街道方位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的图来说明日照与街道方位的关系。我觉得仅分析课本一幅图,学生学到的知识是较肤浅的,印象也不深。对于这节课,我适当补充了较多的乡土地理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几幅图,其中一幅是从“谷歌地球”上剪辑下来的南宁市朝阳路及附近街道的图,在这幅图上有南宁市的标志性建筑,有纵横的街道,有经纬网,学生能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街道方位和子午线成30°—60°夹角最科学。讲“风与城市规划”知识之后,我出示从网络上搜来的《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和《三塘——南宁四大城市中心之一》两幅地图,让学生观察,从南宁市发展趋势的角度了解风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学生明白了南宁市重点建设新区——“五象新区”的优势地理位置、本地区的发展潜力、三塘镇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充实教材的乡土内容,学生不仅学到了课本知识,而且对南宁的未来发展有了前瞻性的理解,也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当然,生活化、乡土化的地理教学应该与书本知识密切结合,它绝不是随意的、零乱的,而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内容较好把握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利用乡土地理,教师必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