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娜
摘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在真正意义上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激发,才能令学生更加容易地解决一些难题。结合实际情况,从多角度阐述了兴趣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相关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兴趣教学;主动学习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活跃性因素。一个人维持学习兴趣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初中学习阶段,这种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利用有效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激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以后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向所在。
一、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现如今的初中生都有着非常强的自尊心,非常渴望得到教师
的尊重,和其他人群相比,他们有着情绪多样、情感丰富的特征,且对未来给予了很高的期望。该阶段学生在记忆能力和求知欲上均非常出色。但他们也存在着意志力不坚定,缺少刻苦精神等缺点,再加上初中生正处青春期,其逆反心理较强。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对该年龄段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课堂效果。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人教版《最后一课》的时候,在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当时的情境用语言表述出来,在学生渐渐地对文章情境有感觉的时候,再将该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直接引入,让学生领会到教师对普鲁士入侵者的愤怒与无奈。通过作者形象的描写,学生也更加容易掌握该文章的
主题。
二、创建学习平台,全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想使中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学好语文课程,首先就要将其学习兴趣在根本上加以激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是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该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将课文发展对学生进行描述,虽说学生听得兴趣盎然,但很难从中获取到相关知识,也就是说,该堂课的进行并没有实际附带效果。鉴于此,教师在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之后,应该设置一个问题供学生回答。问题的设定同样是一门学问,其设置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活跃性。所以说,对于教师来讲就应该将问题的难易程度与深浅程度掌握好,若问题过于简单则会令学生认为没有挑战性,回答起来也缺少激情,而如果问题太难,则会在思考该问题上浪费过多时间,不利于整个课堂的进行,同时也会令学生对相关问题丧失回答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置相关问题的时候,要难易适中,比如说,教师在向学生教授人教版《看云识天气》这节课的时候,可以领学生依照自身的感官体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利用怎样的方式才能知道天气情况的?”这样的问题能够令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答案也多种多样:有的说是观察云的形态,有的说是观察光彩现象等。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这个问题,课堂的气氛自然而然地就活跃了起来。
三、注重语文课堂气氛
教师在向学生教授《木兰辞》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学生将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全面了解,通过这种有效的方式,能够在根本上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在此之后,学生对相关历史背景和故事梗概有了一定的了解,就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文,如果单单使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是不实际的。一个班上的学生个人能掌握事物的能力不尽相同,同时单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也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说,在进行相关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来上课。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性,从实践情况来看,学生都在争先恐后地完成任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根本上加以激发,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令其在更多的方面得到发展。这对学生的前途来讲,是非常有利的。
四、积极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上完一节课,进入提问环节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节课差不多完成了。学生在这一系列课堂活动当中已经获得了一些知识,也就是说完成了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积极发展每个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书写能力。因此,实践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问中积极思考,那么就会在问题中得到些许启发,进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其语言的口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综上所述,利用有效方式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以提升,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才能为学生传授更多的语文知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有效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提升,将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这对语文教学来讲,是必须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杨永琴.如何激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J].科海故事博览,2010(01).
[2]陈辉.以新课标理念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J].文教资料,2009(09).
?誗编辑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