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
摘 要:改变费时劳神而无功的教师评语,代之以有效的生生互评、小组评,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评改的要求不要太高,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目标评改。作文评语要有启发性,对学生要有升格指导作用。
关键词:作文;批改方式;评语
我国传统作文的基本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
改。对于作文批改,老师也习惯于独揽其身。批改作文,全批全改,勾勾画画。学校也以教师批阅作文的次数来检查要求教师。语文老师,既要超前备课、查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批阅课文作业、上课,又要亲自批改全班学生作文。在这种情况下,要高质量批阅出一百多本作文来,是相当困难的。久而久之,作文成了老师的一个负担,也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
既然教师包办作文批改是一项费时劳神而无功的事情,那么就很有必要对此进行改变,采用有效的作文批改方式与评语,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作文训练能经常按时进行,作文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一、有效的作文批改方式
1.先自己批改,然后同桌互改或让小组批改,再重写一遍
这种批改,是把“改”的优先权交给作者本人。要求学生限时写作,写完后让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把自己的作文念一遍,看是否上口、顺耳。自己审核,并作适当修改。然后同桌互改或把习作按组收取,让学生小组进行批改。批改完成后,作文发还作者本人。作者根据同学的修改意见,再重写一遍。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不再停留在第一遍的水平上,而是有了提升。
2.小组内循环批阅
四人一个小组,确定组长,大家轮流阅读四份作文,而后在组长的主持下逐篇讨论,根据老师制定的评改规则批改、定评语和
分数。
3.全班自由互改互评
每次将学生的作文都张贴于教室,让学生互相批改。每次评改都有一个主题,教师围绕主题制定好评改标准,只要基本合格,就要充分肯定,给高分。教师先抽取一至两篇示范评改,然后学生再开始评改。每个学生要求评改三篇文章。学生评改完后,将所有作文收上来,教师一一查阅,并作简评。对于批改评价不当或用语过于偏激者,则适当给予引导和纠偏。
4.“跟帖”式互批
采用考场贴考号时的“S”路线,形成一个流水线,每个学生都在前一同学批阅的基础上留下自己的意见,类似现在网上的讨论跟帖。学生互批后,教师再跟进了解和再批。同时,也为讲评做好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指导学生互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单纯为解放教师的劳动,更应该看到,教师是在以另一种并不省力但更加智慧的劳作,让学生成为批改的主体,让他们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
5.教师面批
把学生叫到老师跟前,当面批改,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激活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面批对学生作文的反馈评价信息量会比较大,能给予学生作文个性化的精细解剖和悉心指导。不足之处是耗时长,无法实现每篇作文都面批。但每次作文面批五六人是可以做到的,下次再换另外的五六个学生,这样一学期下来,全班每个学生大概都能有一次面批机会。从老师对学生关注这方面来说,面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将是很大的。
传统的作文批改,学生的作文读者只有一个—教师;生生互批,学生作文的读者就不止一个了。通过生生互批,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了他的写作经验和生活感受。这样,既提高了作文批改速度,增加了作文训练次数,也减轻了教师工作负担。更重要的是在评改他人作品的同时,学生也比较自己的作文,吸取经验教训。时间一久,他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二、作文批改的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部分“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的第8条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很显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包括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师应根据作文专项训练目标和语文课程实验标准制定作文批改的标准和要求,供学生参照练习批改作文。
三、有效的作文评语
生生互批后,教师的跟进了解和再批不可缺少。具有启发性的教师评语对学生能起到升格指导作用,避免学生下次作文重蹈
覆辙。
1.客观公正的评语
教师的评语,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切实际的高评价,只会让学生产生错觉,孤芳自赏而写作停滞不前;过低的评价又会降低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对写作产生厌恶心理。因此,教师的评语,既要指出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又要指出不足。
2.言简意丰的评语
教师评语不需要长篇大论,应当用最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最丰富的意思。
3.个性化的评语
对学生自由化的表达给予个性化的评语,不要千篇一律地写
几句“中心明确,结构完整”之类的普通批语。精妙的个性化评语,能引导学生的个性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跟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有效的作文批改方式和评语,能改变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形成充满活力的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单春霞.关于作文批改方式的尝试与思考[J].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2012(10).
?誗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