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学校德育测评功能

2015-06-18 20:01田国秀张立静
中国德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学校德育个体

田国秀 张立静

摘 要德育测评功能观从传统向当代转型的过程,使得德育测评实践面临着明显的“角色冲突”,思想上认同当代取向,工作中因循传统取向,导致德育工作的变形与低效。为了让学校德育测评走出“角色冲突”,实现传统取向与当代取向的和谐转化,我们提出了“三个回归”的建议——回归生活、回归生命、回归生态。

关 键 词德育测评功能;学校德育测评;角色冲突;三个回归

作者简介田国秀,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张立静,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德育测评功能是指德育测评活动各个因素组织的结构性能。[1]德育测评是在德育测评功能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理论和评价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全面、客观地收集被测者的德育信息,进而对德育活动及其相关各要素进行数字分析和价值判断的过程。[2]学校德育测评将测评场域锁定在学校,测评内容聚焦于学生的政治状况、思想意识、道德表现,还会涉及学校的德育观念、德育活动等相关因素。

一、德育测评功能观:传统向当代的转向

20世纪70年代末,德育功能问题成为德育学科研究的热点,德育测评的功能问题也随之受到关注。步入新世纪之后,在德育测评的功能问题上,呈现出从“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转向。

德育测评开始重新审视德育测评功能的定位。首先是厘定功能的本质,功能是“本然”状态,强调“原本能做什么”。其次是回归德育测评的本体价值,德育测评的最终目的是了解、衡量符合人本质规定性和个体适应现代社会的道德素质,进而对个体进行干预,使之取得合社会性的发展。然而个体的合社会性发展是建立在个体本质发展之上的,跳过个体发展的直接功能,追逐测评的社会性间接功能,不仅导致了德育测评对个体需求、个体体验的忽略,进一步导致了德育实践过程中,对学生个体感受与评价的疏漏。现代德育测评功能观侧重于本体价值的实现,坚持对德育测评功能本原的回归,站在个体品德发展为根基的角度,高度重视德育实践对个体需要的关照与尊重,同时兼顾对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遵从与落实。与传统的德育测评观念相比较,现代德育测评功能主要强调以下几个层面。

1.全面发展功能

个体全面发展功能主要指的是对个体道德品质发展所起作用的功能。个体道德品质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逐渐内化,主动建构相对稳定的行为判断准则的过程。现代德育测评打破了传统德育测评对个体品德发展情况的诸方面分别进行测评,如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或道德行为,而是对个体在整个生态系统内道德素质发展情况进行统合性的测量和评判。此外,现代德育测评不再只是通过个体道德行为这一外部标志进行测评,而是将个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结合起来进行全面评判。这样,现代德育测评有利于纠正个体在道德素质上的畸形发展,实现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推进。

2.享用功能

享用功能是在德育测评过程中,使个体体验到道德品质发展的满足、快乐、幸福这些精神享受;在德育测评之后,这一精神享受促使个体高质量的享用生活,这主要涵盖人的审美情趣、艺术创造、善的追求等其他精神享受。[3]享用功能表现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与道德人格,使人得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这要求现代德育测评不仅从认识上重视个体参与、感受与评价,还要在德育实践中尊重主体的自我价值,提高他们对生活质量的享用水平。这样,个体在德育测评过程中会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人生境界,陶冶人格修养,满足了个体的精神需要,还会促进与完善个体多方面的素质,比如,审美素质、精神追求、心灵丰富等。

3.唤醒功能

唤醒功能主要是指唤醒沉睡的个体内在天赋本性。现代德育测评不仅关注对人的社会属性测评,还重视人的自然生命属性的评判;不再单纯把人看作社会文化的存在,还注意人为自然生命而存在的意义;将外部世界对个体的影响加以过滤,尊重生命发展的主体性,珍视生命主体发自天性自然的主动权。同时,现代德育测评目的在于创设一种有助于生命舒展、生命涌动、生命勃发的生存环境,通过环境与个体积极健康的互动和勾连,保证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唤醒,生命力量的唤醒,发展潜能的唤醒。

二、学校德育测评实践面临“角色冲突”

在传统德育测评功能观的指导下,学校德育测评实践实现了对学生管理、监督、教育等积极的社会性功能,但对学生造成的压抑、控制及扭曲后果也不容无视。长期固守于传统的德育测评观念,已经导致了学校德育测评实践的不良反应或不良效应,其中最为凸显的效应有以下几点。

1.马太效应

在传统德育测评功能观的影响下,学校德育测评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的道德状况划分为三六九等,给学生道德素质贴上标签。这样的学校德育测评有可能带来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马太效应。

具体而言就是,学校德育测评工作者坚持以社会本位的测评工具对学生进行评估和排名,被评为道德素质优秀的学生既可以获得成绩的加分和巨大的荣誉,还可以赢得教师、学校的额外奖励,使他们在德育评分、评优评奖、竞争选拔等方面占尽先机,硕果累累。与此相反,那些在学校德育测评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因德育评分偏低或不好,难以获得任何奖励和优秀,长久停留在德育排名的末游,难以翻身,没有机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道德发展,为每位学生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性,这已经是当代教育追求的基本共识。然而在学校德育测评操作层面仍然以短期效益为目标,仍然以比较僵化、比较刻板的观念评估学生,德育测评结果呈现马太效应也就不足为怪了。

2.依从效应

在传统德育测评功能观的影响下,学校德育测评难以发挥诊断功能、反思功能和批判功能,再加上马太效应的作用,必将导致有些学生长期处于道德评价的不利地位。这些学生并不甘于被永久贴上“品德不良”的标签,于是使出浑身解数消除和规避学校德育测评给自己带来的规训和惩罚。他们惯用的手法是“台前”遵从,老师在的时候规矩有序,“幕后”却对学校的德育要求消极抵抗、变相不合作,甚至公然对学校的德育规定进行指责、违背和挑战。其实,学校德育测评的导向早已为一些学生的“表演”写好了脚本,一些学生的台词和表演姿势是事先确定的,但清楚无疑的是许多“演员”只是装装样子,并非在真心“表演”。这些学生的表演给人以遵从的印象,却没有实质的内容。[4]学生的行为特点是消极依从,被动遵守,以此削减学校德育工作与德育规则的实际效果。

3.趋同效应

学校德育测评习惯于普遍性、统一性、一般性,往往能对学生的一般性表现做出评测,很难对学生的特殊性状况有所反应。不同性质的学校、不同特征的学生使用统一的测评标准、测评模式、测评取向和测评体系,导致的结果是学校在道德教育上个性越来越少,针对性越来越弱,培养的学生也如同流水线上的“标准件”,缺乏特色,缺少个性。这就是学校德育测评实践导致的趋同效应。

显而易见,这三种不良效应与现代德育测评理念——以每个个体发展为核心——背道而驰。德育测评功能观从传统向现代转向,要求德育测评实践站在学生需求与发展的角度,推进或实施日常德育评估、德育测评。现实情况是,人们在观念上并不反对关注学生需要、重视学生发展,但落实到操作层面,学校或教育评价组织还是习惯于考评学生是否符合国家要求、是否满足社会标准、是否遵从学校规则。至于说国家要求、社会标准、学校规则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是否反映学生的呼声,往往被抛到九霄云外。为此,学校德育测评实践表现出的“角色冲突”比比皆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观念与行为的脱节,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在传统德育测评功能观念中,学校德育测评实践的“角色”主要是筛选符合社会标准的学生。而现在,学校德育测评实践的“角色”更多是了解学生真实的道德水平、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发展自身道德素质、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新的角色虽契合现代德育测评功能观和符合道德素质的发展规律,可学校德育测评实践不知如何扮演或者不适应扮演新角色。

三、解决冲突的出路:“三个回归”

“三个回归”的理念,奠基于当代方兴未艾的生态系统发展观,其三大理论主题是:第一,关系性存在,有机体处于复杂的系统网络中,既不能孤立存在也不能孤立行动;第二,内外交互,所有有机体均受到内部、外部动因的交互影响;第三,主动寻求平衡,有机体主动塑造环境,环境也在塑造着个体,达到并保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

生态系统发展观与现代德育测评功能观显示出鲜明的共性——视个体主观能动性为动力,以个体发展为落脚点。生态系统发展观坚持发展是整体的、动态的、多元的、交互的、具有多种可能性。遵循这样的发展观,启示学校德育测评实践将关注重心定位于“学生发展”,紧密贴近学生的生命需要、紧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贴近学生生活的生态环境。

1.回归生命

道德教育是一个使人超越其自然存在的过程,一个追求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从本真意义上讲就应高度关注人的个体生命状况,始终把关爱生命、润泽生命、体验生命视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命题。[5]回归生命的理念与生态系统发展观中的发展涵义不谋而合,将生命看作是整体的、有差异的、变化发展的。这种回归生命的道德教育根植于人的超越性本质,对人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而在传统德育测评观念的影响下,现行的学校德育测评导致其功能扭曲、异化,成了控制生命的工具,而不再具有激扬生命的功能。[6]使学校德育测评真正回归对生命的关照与唤醒,可以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学校德育测评工作融入回归生命的宗旨。首先,敬畏学生生命。不再简单地把学生整齐划一,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与众不同,根据有差异的“质”来决定学生不同的“形”,并在此基础上把每个学生导向其生命应然的发展。其次,尊重和关爱学生生命。学校德育测评应尊重来自不同环境的学生,对学生进行体现个性化的评价与考核。在学生感受与体验被尊重、被信任的过程中,逐渐认同学校德育规则,自觉遵守学校德育要求,变被动被规训为主动塑造自己。

第二,测评手段体现对生命的尊重。整个研究设计、研究意图、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无论是封闭性问题还是开放性问题,发问角度、难度、敏感度等,都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感受和生命智慧领悟,防止成人视角或研究者的意图替代,防止先入为主的观念现行,防止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以保证所做的研究和所获取的数据充满生命感受,反映学生现实,具有参考价值。

2.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正体现了教育基本理念上的变革——让教育回归生活,让教育成为生活,这正是现代教育不能缺少的理念,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活对教育发出的深切呼唤。“回归生活”的理念可以帮助学校德育测评实践进行自我反思和修正、提升。具体表现为:

第一,德育课程、活动生活化。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于以宏大取向教育学生,受这种“社会取向的压迫”,学校开展德育活动或德育评价时,往往采用“学生应该怎样”的句式,对学生进行教化,或用英雄模范人物激励学生。实际上,这些英雄模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并不密切,导致学生脱离生活现实生硬模仿,简单效仿。殊不知,学生道德素质的生成主要依靠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的积累,德育课程与德育活动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会令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才有可能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巩固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第二,德育测评内容生活化。德育测评指标体系以现代德育测评理论及评价成果为基础,以党和政府颁布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和文件为规范,结合今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特点研制和开发,具体的测评题目,题目的呈现方式,结构维度的组合逻辑务必反应与贴近当代中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状态,使学生在填题作答的时候,找到熟悉的状态,真实的状态,言之有物的状态。

3.回归生态

回归生态指的是学校德育测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原生态学习与生活状态下进行测量和评估。生态是学生生活环境的总称,既包括现实可见、天天参与的学校课程、学校活动、师生互动,也包括以校园风气、学校理念、教育文化为主体的抽象部分。

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与自身所在的环境系统密不可分,回归生态就要了解学生纵向的“五个层次”和横向的“四个方面”。“五个层次”是指班级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环境、社区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四个方面”是指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行为文化精神。这些构成了学生生活环境的整体,也是塑造学生道德素质的系统。学校德育测评在评价取向、问卷问题设计以及调查取样和数据搜集过程中,力求安排在学生的原生态学习与生活状态下完成,不做人为的干预和干涉,以确保调查抽样和数据搜集的真实性、可信度和效度。

回归生活、回归生命和回归生态反映了当代学校德育测评实践的发展性理念,这三个回归是一个整体,坚持并落实三个回归,有利于解决学校德育测评实践的“角色冲突”,也有利于学校德育测评导向的积极健康,更有利于真正实现德育测评对德育实践的功能期待。

参考文献:

[1]肖鸣政.品德的测评的理论与方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0.

[2]陈明龙.传统德育功能观的“终结”和新德育功能观的萌芽[J].教育探索,2006(1):101-102.

[3]杜时忠.德育功能层论——兼评德育功能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2-27、130.

[4]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M].郑广怀,翻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11:25.

[5]吴威威.回归生命个体的人文关怀:高校道德教育的人本取向[J].江苏高教,2012(5):130-132.

[6]师玉生,隆占玺.回归生命之途的教育评价[J].河西学院学报,2006(4):63-65.

责任编辑/张 丽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学校德育个体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简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