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花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3.通过学习、交流,掌握每个月天数的记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重点】
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
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不同年份的年历、每位学生两张表格。
【设计理念】
本节课利用学生熟悉的儿歌和感兴趣的科普常识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今年的年历为载体,通过观察梳理、涂色分类、探究记忆方法、游戏、计算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已有的零星认识条理化、系统化,建构新知。再通过圈纪念日的活动,巩固新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回归生活。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和自主发现相结合,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流程】
一、猜谜引入
1.谜语导入
师: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师:打一物(日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看日历(板书)。
2.说说下面节日的日期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他们的日期吗?
(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植树节、国庆节)
学生自由发言,自主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学习新课
1.第一层:认识大小月
师:打开书第67页,我们来开火车汇报“2013~2016年各月天数”,同学汇报的时候,要求其他同学边指边核对。能做到吗?
师:哪列火车开起来?
生:这列火车开起来。
学生汇报。
师:认真观察,你从上面表格中发现了什么?发现完后可以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生1:一年有12个月(板书:一年:12个月)。
生2: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是30天(板书: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四、六、九、十一)。
生3:2月份是28天。
师:每年各月的天数都是这样的吗?观察课前收集的年历卡,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1:每年的1、3、5、7、8、10、12月都是31天。
生2:每年的4、6、9、11月都是30天。
生3:2月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师:把每月都是31天的叫做大月,每月有30天的叫做小月。
(设计意图:“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2.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师:怎样熟记大月、小月呢?
课本上介绍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样数呢?请看大屏幕,师展示课件:拳头记忆法。学生示范后,再互相指拳数,生生交流。(找自己的好朋友)
师:为了更容易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你们还可以记住下面的歌诀。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
教师说明:这里的“腊”是指十二月。冬指十一月。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好的办法记一记。
游戏巩固:老师随便报一个月份,要是大月男生起立,要是小月女生起立。
3.认识平年、闰年
在上面的游戏中,教师最后报一个二月时提问:你们为什么谁也不站起来?
教师指出: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根据这个特殊的月份,我们把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板书:平年),把二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板书:闰年)。
(设计意图:年月日相关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教学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展开,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记忆、计算的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主动将已有的零碎、松散、抽象的认识具体化、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
三、快乐大闯关
师:年月日的奥秘可真不少,你们学会了吗?现在老师来考考你。
1.抢答下面各题
(1)一年有几个月?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2)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3)平年的二月有多少天?闰年的二月有多少天?
2.圈一圈
师:用彩笔在年历上圈出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说一说他们的生日所在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
学生圈一圈,和同桌说一说。
3.小法官
做做小侦探(一个罪犯经过整容,拿着一张1979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准备出关,可还是被警察一眼识破,这是为什么?)
(設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计算,进一步探究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增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年、月、日,时间是宝贵的,如果你稍不注意,时间就会从你身边悄悄地遛走,因此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做时间的主人。
【课后反思】
年、月、日相关知识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知识之一,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课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从学生熟悉的今年的年历入手,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查找重要纪念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渗透了德育。本节课还给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如:观察年历卡,自主发现疏理年月日相关知识;小组讨论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计算全年天数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计算的过程中把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