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颖超
摘 要:生态课堂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积极探索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通过生态课堂能够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就生态课堂的构建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方式
生态课堂是一种原生态的课堂,注重从学生出发,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既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建生态课堂呢?以下是对此问题的几点探究,仅供参考。
一、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学习的兴趣都是短暂的,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为此,我们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之一,开展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课堂教学和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我们开展猜数游戏,让学生进行抱团的活动,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抱团,比如四个同学和三个同学抱团,其他的同学则数一数剩余同学的人数,从而得出几加几的结果。在游戏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合作探究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懒了,不但懒得动脑,也懒得动手。”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深刻反思,是不是我们对学生灌输得太多,而导致学生懒得思考呢?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让几个学生凑在一起组成探究小组,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有效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和实践能力。如果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探究教学法,可以取得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不管教师在黑板上怎样板书,在多媒体上怎样演示,都比不上学生亲自动手探究知识的效果。作为数学教师,要充当好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并要求学生自带工具,在小组探究过程中自己亲自动手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促使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探究数学的奥秘,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又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用绳子等工具测量圆的周长,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测量不同的圆的周长。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发现用绳子测量圆周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迫切想要获得测量圆周长的简易方法。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顺势引入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在教学过程中张扬学生个性
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有着自己的属性,都具备各自的特征与个性,正是多种多样的个性,才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类世界。新世纪是强调创新的时代,注重尊重学生个性、张扬学生个性,创新在个性中孕育,个性在创新中展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秀个性,并引导学生发扬与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追求更高层次的人文教育,正如弗赖登塔尔所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只有在“再创造”的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想象,而且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也会冒出很多新奇有趣的想法,提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建议。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教师在揭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这一概念时,有的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如果三个数相除呢?”教师可以抓住这一课堂生成,引导学生距离说明,学生回答:“金龙鱼广告中不是说1∶1∶1吗?”学生这样的回答引发了班级中的热议,形成了课堂的高潮。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金龙鱼广告中的“1∶1∶1”并不是一个“比”,而是表示了三种物质的分量关系。又如,在教学“统计”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据记录方法,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出除了教材中所涉及以外的方法,于是学生拓展思维,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记录方式,彰显了学生的智慧和灵感,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重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建生态课堂,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和理念,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同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通.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3(13).
[2]陈晨.关注课堂生态 构建生态课堂[J].美術教育研究,2011(03).
[3]陈惠芳.基于生态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