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低年级学生乐学数学

2015-06-17 02:17:43张玉琴
新课程·小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创设情境

张玉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差,很容易注意力涣散。如果能让一年级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强烈的求知欲。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学生认知规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带到情境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数学、运用数学,使学生掌握数学解题技巧,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1.故事引入

一年级的孩子,天真烂漫,他们还沉浸在童话世界里。上课的时候多运用故事导入,例如,在教学“统计”时,可以创设故事情境:一天,大象过生日了,它有很多好朋友都来帮它庆祝,还带来了鲜花,大象开心极了,大象想知道家里来了多少客人,你能帮帮它吗?这比单纯的说,我们来数一数每个动物有几只的教学效果要好很多。学生很喜欢小动物,很容易集中注意,提高效率。

2.生活实际教学

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加减法的教学是枯燥的,学生很容易注意力分散,缺少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若我们多根据生活实际来创造情境,学生的兴趣则会大大增加。比如举例:我们班上课认真听讲的男生有9人,女生有7人,现在认真听讲的一共有几人?这样简单的题目,将加法思想蕴于其中,不仅仅顺利完成加法教学,提高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马上坐端正,认真听讲。双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二、学生主动操作探究

钱学森说过,小孩的思维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思维的。因为低年级学生好动且好奇,所以上课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1.游戏活动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是一年级学生最乐意参加的活动。课上适时采用一些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认位置”时,我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游戏竞赛形式,让学生将自己的书、笔、尺、橡皮四种物品按照老师的要求摆放,谁放在谁的左边,谁放在谁有右边等,比一比哪个学生做得又快又好,既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動手能力,又对上、下、左、右的概念进行了强化,教学效果非常好。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2.动手操作活动

让学生自主的动手探究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和便于理解,也有助于加深学生认识。例如,在教学“分与合”时,让学生用学具中的小圆片分成左右两边,数一数每一边各有几个,从而知道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几。随着圆片数的增加,还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每次移动一个,这样不仅仅顺利完成了分与合的教学,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了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初步感知了有序性。这样直观形象的教学,加强了学生对数的分与合的理解,深化了学生的记忆,活跃了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新知识或巩固数学知识。

3.表演示范活动

一年级学生求知欲、表现欲强,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让课堂表现好的学生来示范教学,有助于所有的学生提高竞争意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例如,在教学“排队”问题时,仅仅是老师用语言来叙述或者请学生自己看着图来思考教学效果肯定不好,因为学生容易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没有认真的在思考。可是。如果请上课表现好的学生来示范,学习兴趣高了,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学的内容是直观形象的,更加有利于知识的教学,学生的掌握。

让学做学习的主人,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运用多样教学手段

1.竞赛激励

课改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学会竞争”,在教学中,利用学生敢于和勇于表现自己以及希望自己是做得最好的特点,在教学时创设竞赛机制,提高学生兴趣。例如,在教学“加减法”时,以开小火车、夺红旗等形式的比赛进行口算训练,及时给予表扬,既提高学生的演算速度,又符合儿童特征,让学生在欢快气氛获取知识。

2.现代教学设施

学校里提供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有实物投影、电脑等。多媒体教学操作灵活、形式多样,既能提供图像、文字、等视觉信息,同时又能传递言语、音乐和其他音响等听觉信息。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先让学生通过听声音来辨别是什么,充分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再运用多媒体来进行直观的教学,图像,动画等直观视觉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入境动情。

四、表扬激励

儿童非常天真可爱,都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学生确实表现好,进步时,不要吝惜你的表扬。要适当地使用一些激励性语言,如在数学课堂上我经常说“你说得真棒”“我们来为他鼓掌”等。还可适当基于一些表扬鼓励的举措,如设立数学光荣榜,抑或一个小小的动作,摸摸小手、摸摸头。还要创造条件去表扬,例如,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形式多样、难度不一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感受表现得好是很光荣的,感受表扬是老师对他的重视和肯定,也就更加喜爱老师,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对老师所教授的功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老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鼓励者,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