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娥娥
从2003年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国课堂教学改革已进入第二轮阶段,在府谷县教育局举办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有幸聆听了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教研室张四保主任的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讲座,并参加了府谷县教研室组织的教研协作区课改经验交流活动。通过座谈交流、听课、评课等活动,不仅增进了各校区间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相互了解,而且使我感受很深,对我触动极大,收获不小。我从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首先,新课改革势在必行,必将极大地影响今后我国教育教学活动发展的方向,也势必决定着课堂教学必须围绕新课改这一指针。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在思想上应该做到真正的转变,学习课改新理念,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以適应新课改的要求。今后没有新课改理念的教师将不再是一名称职的教师,没有新课改理念的教师必将面临淘汰。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式,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式,通过对比,认识不足,在工作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新的理念与方法。
其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成为我们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在校际交流活动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通过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也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真正含义,如,在观摩五年级语文《枫桥夜泊》课堂教学时,对“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解释,通常我们的注解为:“忧愁地望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的灯火,怎么也睡不着。”通过多媒体展示,我们切身体会到原来“江枫”并非江边的枫树,而是江村桥和枫桥相对,河中的渔光闪闪怎么也睡不着。由此可见,很可能教师需解释很长时间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几分钟之内学生就能理解并体会,并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与质量。作为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掌握多媒体教育教学技能已成为我们新的基本因素之一。在此我积极建议学校能通过多种渠道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对教师开展广泛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推进我校的教育现代化进程。
第三,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要坚持学习,又专又博。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可现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一桶水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必须要有长流水。要授之以“渔”,不是授之以“鱼”。教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新课标,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现在大部分学生家庭都有上网计算机、手机和平板电脑,教师讲授的知识对一些学生已过时,或学生无法理解与接受。这时建议以任务驱动方法,提前设置前驱问题要学生通过知识搜集完成,环节相扣,学生完成任务之时便是教学任务实现之际。以学生之知识扩充教师之储备,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总之,“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全社会的进步”,我们应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用自己的热情、毅力和智慧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来,使自己这个教育工作者拥有与时代同步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傅双同.浅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学科教育的理解[J].考试,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