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理论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优化的启示

2015-06-17 12:55
关键词:英语课程分级学习者

孙 静

(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

一、引言

2003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作为教育部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迄今已有十余年。在这十多年的岁月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稳步前进,不断深化,取得了许多瞩目的成果。回顾以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模式的提出带来教学手段的改变;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版)指导下新课程体系的建设引发教学理念的转变;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正式稿)(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指导下,对教学目标、教学评估和课程设置等改革从试点高校向非试点高校的实践活动的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外语教育的专家、学者和教师们不断探索更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其中,课程设置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目前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借鉴美国教育理论及高校外语课程分级标准,对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分级和课程内容等方面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二、理论基础

近100 多年来,在美国教育界,一直存在四种教育理念的争论,这四种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学校里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研究基础。这四种教育理念带来四类教育理论,分别是学者学术理论(SA)、社会效率理论(SE)、学习者为中心理论(LC)及社会重建理论(SC)。SA 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掌握多年来积累的所有知识,这包括知识本身的内容、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教师作为基本的学者,需要对所教内容有较深的理解并能够准确呈现给学习者。在这种理论下,学科被认为是一个等级社会,学者作为最高等级探寻学术真理,教师为中间等级传递由学者已经发现的真理,学习者为最低级别学习真理,有朝一日成为学科学术带头人[1]。这种理论与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非常类似,由学习者被动接受拟定学习内容,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SE 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强调学习者应学习他们将来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社会技能。LC与前两种理论不同,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和关注点设计学习内容。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学校应该是能够帮助学习者自然发展。而SC 理论关注当今社会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认为教育是帮助社会重建的一个过程,教育的目的在于能够帮助人们创建一个使所有社会成员得到最大满足的全新的、更为公平的社会。如果我们将这四种教育理论跟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纲领性文件《课程要求》相比较,就会发现《课程要求》至少综合了其中三种的教育理念。体现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满足社会化需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新的教学模式要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2]。教育部杜玉波副部长在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视频会议的讲话中强调了“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的重要性,他指出:“这是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首要任务。理念有时比做法更重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以观念的转变带动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3]。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和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满足个性化外语教学的需求。

近年来,语言学家们越来越认识到“元认知”策略和理论对语言学习的作用。元认知可以概括为让学习者明晰所处的环境、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完成任务的进展和让学习者能随时根据自己对认知活动的积极或消极体验对认知活动不断进行改进并加以完善的元认知体验[4]。著名心理学家Vygotsky 于1978年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跟学习者的心理准备状况呈正比”[5]。也就是说,学习者在进行学习之前,对自己情况了解越充分,对希望达到目标越明确,学习效果会越好。中国学习者在进入大学前所接受的外语学习多为应试性教育,他们很少或几乎从未对自己的外语学习进行元认知的思考,对自己实际英语能力有个准确的评估。对学习的目标和目的也模糊笼统。所以导致他们进入大学后,面对不同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大学英语无所适从。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大学英语课程开始之初,就应该帮助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对学习的目标及自身所处情况等方面问题有个清楚的认识,以帮助外语学习的顺利进行。

全美州外语督学协会(NCSSFL)和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ACTFL)制定并颁布了美国外语教学的Cando Statement[6],作为外语学习者自我评估的依据。该标准将在交际中应当具备的语言能力分为五个大类,分别为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Presentational Speaking,Presentational Writing,Interpretive Listening和Interpretive Reading。并在这五大类下,对实际语言水平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优秀和卓越五个等级,其中在初、中、高等级下又分别分出低等、中等和高等三个次等级。在这本册子中,对每一类每一个等级的语言能力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在后面设计出自测表。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描述和自测表进行自我评估,对学习的各个阶段进行反思式思考。Can-do Statement 可以帮助学习者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进行自我评估后开展语言的学习,发挥元认知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地指导。同时,Can-do Statement 也可以帮助外语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和水平,对制定学习大纲,设计学习内容起到指导性作用。

三、启示与建议

(一)关于课程模式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正经历新一轮重要的变革,从课程内容到学时学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调查,我国大部分高校以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英语课程体系为目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英语课程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通识教育英语三个类别。一般来说,学校多采用分级教学,分一年级基础英语阶段和二年级拓展课程阶段。在基础英语阶段多采用综合英语的形式即读写课程和网络视听说课程相结合的形式。拓展提高阶段以专门用途类和综合技能类英语课程为主。同时,需要面临的挑战是,大学英语课内学时和学分普遍被削减。据了解,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课内学时从原有的每学期60 学时左右减少到32 学时左右;学分从原来16学分减为8~12 学分。由此可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开展高效教学,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分析可以得知,大部分高校基础英语阶段开设的综合英语课程,多以文章解读、欣赏和分析来学习语法、语言及相关文化知识,从而开展相关写作练习等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训练。综合类英语课程由于话题广泛、内容庞杂,需要较多的课内学习时间才能做到精讲细练,这成为目前基础阶段教学面临的一大困难。同时,网络视听说课程虽然较好地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但过于依赖学习者自身学习动机和主动性,普遍的教学效果与预期有较大差距。

根据分析,结合学习者为中心和社会效率教育理论,可以对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课程内容展开探索性的讨论。在美国教育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所以,美国高校有两类重要的必修课程,一类是写作课;一类是演讲课。在写作课上,教师通过布置大量的课下阅读,要求学生对所读内容理解、提炼、总结和深化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写作练习。在演讲课上,训练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同时,演讲者和听众要保持良好的互动,双方都需要一定的丰富阅读来取得相关背景知识。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语言输入的角度(大量的阅读和听力练习)还是语言输出的角度(文字书写和口头表达),英语写作课和英语演讲课上均需要运用外语进行大量操作和实践,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均能取得良好锻炼,这是符合语言学习和提高的规律的。同时,可以把大量的课内必修时间转移到课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中,使学习者自身思考能力和交际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是否可以用综合程度更高的英语写作课和演讲课来取代原有的读写类课程,这样不仅可以将有限的课内学习时间用于更重要的指导性学习,如学习理论、学习方法介绍及评价等方面,还能够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学习者自身主动性,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此外,“我们不能单纯把语言只当作一个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强调英语工具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人文性。”[3]语言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对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思维形式、文化遗产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理解”(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2012)[6]。在拓展类课程阶段,除了在课上开设专门用途英语和通识教育类英语课程外,还可以尝试在课外时间开办一些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国际文化理解的人文类学科讲座。这些讲座将成为拓展类课程的有益补充,充分体现大学英语作为一门文科类公共基础课程,通过教学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传输正能量,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3]。与以往学术讲座不同的是,此类讲座应设计为系列讲座,由外语教师根据各自课程或研究兴趣设计讲座内容,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参与,并且规定每学期参加一定次数的讲座即可取得相应学分,这样课程时间和选择性更自由,更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性的提高。

(二)关于分级甄选

充分发挥“元认知”学习策略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对目前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分级方式有所优化。据调查,基本上所有采用英语分级教学的高校所使用的分级方法为入学摸底考试。虽然,分级考试能够通过对语言能力的测试将学生分为相应的级别,但对于复杂的语言学习来说,仅考虑语言水平层次的分级并不完善。如果能够利用“元认知”的学习策略,帮助学习者了解自身学习的情况和所处阶段,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级别。并且,开启学习者的好奇心和兴趣点,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交流的需求,了解外部世界的需要,表达自我的要求。能使分级的结果更客观、合理,帮助学习者做好心理预期,了解学习内容,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因此,结合美国外语学习评估评价标准的Can-do Statement,我们可以将目前分级方式进行一些调整。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课程一共分为两个学期,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级别,依据各个级别的要求,设计各级别各层次的入门考试,并组建网上试卷库。然后,由学生利用Can-do Statement 中对各级别的评价问卷,对自己所处的级别取得基本的了解和自我评价,自主进入网上试卷库选择相应级别和层次的试卷进行测试。如果通过考试,即可进入所对应的级别进行相应课程的学习。在制定英语课表的时候,只要根据网上测试的结果,设定每个通道每个级别上课教师、上课时间及最大容纳人数,就可以由通过该级别考试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选择上课的老师。采取先报先选,如果该级别已满,只能降级选课。学期结束后,根据评价结果决定学生能否升级并取得对应学分。相信更细致准确的分级和更自由的自主选择权会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更加明确。

以基础阶段的写作课和演讲课为例,可以将分级标准总结如表1 所示。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引入

高等教育国际化通常被理解为“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具体表现为国家间高校学者和师生交流增加,高校间科技与文化合作频繁,招收大批留学生,招聘外国教授和访问学者,研究世界前沿课题等[3]。但是,真正能去国外留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其实,除了实际意义上的“引进来”和“走出去”进行国际化交流外,现代科学技术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交流方式,使得教育国际化能以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式进行。比如近年来引起热议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课程就是很好的例子,MOOC 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现在一些知名的美国高校已经陆续设立网上学习平台,为全球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课程。存在的一个问题是,MOOC 中的课程毕竟是面对该领域全体学习者设计的,可能与具体院校实际需求有差异,特别是大学英语课程很难找到与本校完全适应的网上课程。据了解,现在很多美国高校也在推进教育全球化的进程,他们非常乐意为海外的学生开设根据他们需求设计的网上课程。例如,美国的JCCC 就为西北工业大学的学生专门开设了一门网上写作课。由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进行网上课程讲授,全程跟踪课业批阅反馈。更重要的是,该课程所取得的学分在美国是认可的。也就是说,如果未来有出国留学的打算,选择过这门网上课程就相当于已经在美国高校修了一门课,所取得的学分是可以记入以后的学习记录。我们应当更充分地利用国外的学习资源,使“教育质量、水平、效益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教育主流衔接,符合国际上的教育惯例”[7]。所以,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当把能利用国外教育资源考虑进去,特别是外语类课程,由母语为英语的教师授课能获得更真实准确的语言资料,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表1 课程分级(各级要求的制定参考Can-doStatement中对各个级别的解释)

四、结论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核心任务。不断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3]。过去十年的改革中,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改革的理念、方向是正确的”[3],但是时代在不断变化,教育改革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过去十年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分析经验得失,认真研读改革纲领性文件《课程要求》,充分发挥和体现“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在培养语言能力的方式上保持输入输出的平衡,在语言内容上保证语言与文化相平衡,同时我们要理解一些先进的西方教育理念和学习策略,设计更符合高校各专业特点学生水平的、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对于本文中提到的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种种设想,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比如,对于以英语写作课和英语演讲课取代基础英语课教学的做法,缺乏实践基础支持。还需要以实验性教学开始,等待对教学效果做出积极性评估后再全面推广。另外,对于分级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是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支持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来完成繁琐复杂的分级分班过程。以及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划分层次,这些问题都还有待探讨。本文希望通过引入一些西方教育理念和具体实践范例,帮助启发大学英语教改的思考和探讨,让我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走得更坚定,更准确。

[1]Michael Stephen Schiro.Curriculum Theory: Conflicting Vision and Enduring Concerns (2nd edition)[M].USA: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1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守仁.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语,2013(5).

[4]刘宏玉.元认知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5).

[5]Vygotsky, L.S..Mind in Society [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6]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Performance Description for Language Learner [M/OL].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 Publisher,2012.[2014-11-04]http://www.actfl.org/publications/guidelines-and-manuals/actfl-performance-descriptors-language-learners.

[7]陆建非.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当代教育理念探析——兼论池田大作的国际教育观点[J].教育发展研究,2013(3)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分级学习者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