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芳
“告诉”→“启发”→“唤醒”这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是围绕“怎么教”这个话题,着力探究“如何依据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段学生特点,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当“告诉”则“告诉”
“告诉”作为第一个层次的教学,处在教学的最底层次,一部分教师觉得它不重要,课堂上也没有“告诉”的意识,致使一部分学生学完一篇文章后,还是云里雾里的,模模糊糊一大片,什么都不知道,或者什么都说不清楚,更不用谈能将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得简洁明了。
有人主张语文教学中有“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懂的不讲,学生能自己读懂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不讲。”我也赞同这样的观点。但“三个不讲”并非什么都不讲,什么都不告诉,什么都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它是指所讲的必须是,学生该懂而却又未能自己读懂的东西。由于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的局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往往流于文字表面,看不到语言背后隐藏的含义和情感,更难发现语言表达形式中的规律性知识,由此会产生浅读、误读和错读。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好好读读”,读后就问“你读懂了什么”;然后是“再读读”“你还能读懂些什么”,时不时追问个“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就这样“满堂读”“满堂悟”,教师丰厚的学识,鲜活的思想,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就无从影响学生,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就无从提高。为人师者,当“告诉”则应“告诉”,这是教师的职责。当“告诉”而不“告诉”是缺位,是失责。
当“告诉”不“告诉”,当讲不讲,是因为教师不懂得取舍,不能合理删选教学内容。有的教师不明白哪些内容当讲,哪些不当讲;有的教师不知道讲什么、怎么讲。对于文本解读,我们往往就是备课手册、教学参考用书上怎么写,就怎么告诉学生,教师俨然成了“二道贩子”。“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这是文本解读必须解答的三个问题,也是教师“告诉”的要义所在。而其中“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这些关于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往往让我们无从研判,更无从讲起。如阅读《三亚落日》一课这样写景的美文,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绘成的画卷,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明快,富有音乐美;感受文本结构精致,极具建筑美;感受文本虚实相间,充满意境美。课文的教学价值,就是使学生获得言语的智慧——简单说,就是获得表达的方法和艺术。言语的智慧不是直露的,而是隐含在课文之中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从课文中去挖掘,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选择、整合,并精心设计学习板块,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整体的和谐发展。再如阅读《三打白骨精》一课,我们就应该借助文字,让学生看到人物行为表现中的一个共性:执迷不悟。白骨精变了一次又一次,被打了一次又一次,直至被打死;孙悟空打了一次又一次,被责罚了一次又一次,直至被赶回花果山;唐僧被骗了一次又一次,八戒挑唆了一次又一次……正是这个“执迷不悟”,才折射出人物恒定不变的鲜明性格!这就是文本深藏着的怎么写与为什么这么写的奥秘。教师这种货真价实的告诉,实则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这,正来源于教师丰厚的学识,来源于教师鲜活的思想,来源于教师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当“告诉”则“告诉”,这是教学的一种境界!
当“启发”则“启发”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中,因为教师启发的时机不当、火候不到,往往会造成启而不发的后果。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启发式教学方法,一味要求学生读书,还未待学生思考,就已经在左启右发了,学生自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当学生已经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教师则应该启发。例如,有些学生从《狼与鹿》《去年的树》中读出要保护环境,都是学生从“读者立场”所作的个人理解,而非文本内在的本质意义。学生如此理解,情有可原。而教师误以为是“学生独特的个性化解读”,不作评判,不作正确的解读与引领,当启发,不启发,就会误人子弟。可见,在学生处于读而不解、解而不透的“愤悱”状态,教师就应当不失时机地“启发”,名正言顺地“启发”,不可由“启发”回到“告诉”。
当“启发”则“启发”,这也是教学的又一种境界!
当“唤醒”则“唤醒”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以贴近学生内心体验和生活实践的教学文本,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巧妙地使教学内容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让每一个学生进入自己新的角色,激活、唤醒已有的生活积累,发出属于自己的心声,产生自己的思想。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一年级《做什么事最快乐》一文时,以超越文本而又贴近学生心灵世界的新信息、新情景的提问,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恰当的处理,促发了学生智慧灵光的生成。
师:每个小朋友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你喜欢的动物,想一想,当小青蛙问你,“做什么事最快乐”的时候,你该怎样回答呢?(学生开始窃窃私语)
师:你是谁?
生:我是大花猫,替主人捉老鼠最快乐。
生:我是蜻蜓,捉蚊子最快乐。
生:我是乌龟,游泳最快乐。
师:自由自在地生活也是快乐的。
生:我是太阳。
师:(惊奇地)哦?太阳最快乐的是什么?
生:我是太阳,照亮人们最快乐。(掌声)
师:你有一颗伟大的心!
生:我是花,我们用自己打扮美好的世界最快乐。(热烈的掌声)
师:是啊!太阳、花草……他们都有生命,他们都在尽自己的努力为别人做事,做有用的、有意义的事!
生:我是一棵树,我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新鲜的空气最快乐。(掌声)
师:呼出新鲜的氧气!空气就清新了!
生:我是风,我让炎热的人们感到凉爽最快乐。
师:带给人们凉爽!多么善良啊!
生:我是萤火虫,在黑夜里为人们照明最快乐。(热烈的掌声)
可见,文本为我们提供了太多的智慧和精神的养料,只要我们“悟得其妙,用得其精,超得其度”,将学生的生活积累唤醒,学生的智慧之维便会朝向文本之外的生活空间舒展开来,精神也会更富有、更美丽,这是仅仅指向文本之内的僵死的、封闭的课堂永远做不到的。
“唤醒”作为第三个层次的教学,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努力去追寻的。这种“唤醒”,唯有搭建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之上,学生才有可能被“唤醒”,教学才有效。你若目无学生,该“唤醒”时不“唤醒”,只是“告诉”“启发”,那就是很不应该了。
当“唤醒”则“唤醒”,这更是教学的一种境界!
(作者单位:苏州市高新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