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长副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明白“问”的重要性,然而对提问方式方法的探究,提问语言的设计与加工,则不一定都有理性的思考。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点值得注意。
一、要注意准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注意问点的确定,这样才能问得明确。问得准确恰当,学生才能有比较确定的答案。如,苏教版小语《大江保卫战》一文中第4自然段:“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课文出现了动词“拔”“扯”“捆”“扛”“爬”,若教师问:“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学生则难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教师将问题改为:“这些动词,说明了黄晓文即使在那样疼痛的时刻,也没有休息或等待医生,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学生就有可能说出教师期望的答案。后一个提问语,通过一些提示性的词语显现的意味,带有方向地限制了学生的答域。
二、要注意难易
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提出问题难度要适宜。有人曾用摘果子作比,“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难度是适宜的。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所提问题达50多个,而绝大多数问题是极其简单的问题。如:“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大家看第一句话,有一个什么动词?”这样的问题问得多了,教师提出一个较难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半天也反应不过来。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没有调动起来,学习情绪没有兴奋起来。由此可见,教师不明了问题的深浅,随口相问,最终效果不好。
三、要注意量度
问题要适量,这已是共识。然而,我们还是看到课堂上“满堂问”的现象时有发生。这里的“量”有两种:一是一次发问的问题数;一是整节课问题的总量。根据人们听话时的记忆特点,短时记忆在一定时间内,如果记忆的事件太多,就不可能作出恰当的反应,有经验的教师,会从容不迫地将一串问题在教学问答中逐渐推出。一堂课如果提的问题太多,往往会淹没主要的问题,让一些次要的问题占据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当然,如果教师注意突出一节课中主要的问题,再围绕主要问题设置一定数量的次要或相关问题,使这些问题形成一定的整体性,即使问题稍多一些,学生并不会觉得有太大的负担。
四、要注意角度
陶行知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如果教师在提问时,适当采取逆向提问的方式,或采用迂回式提问,或采取假设的提问方法,或采用铺垫式提问语,或采用说明式提问语,那么,提问的角度就会多出很多。例如,《二泉映月》一文中“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这里的“曳”字是什么意思?问得就比较直白。若改成问:“藤萝是否一动不动?”就比较有意思;《大江保卫战》一文中“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这里的“铭记”是什么意思?”问法就较直白,“‘铭记换成‘记着,行不行?”就比较灵活了;也可以问:“为什么不用‘记着?”这是逆向的提问语,角度有所变化。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多种办法进行铺垫或说明,然后再提问,这样比孤零零的一个问句自然得多。这些铺垫可以是描写,可以是抒情,可以是插入性的对学生答语评价,可以是一个阶段性的小结。在这些基础上推出的提问,学生的反应会灵活得多。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三尖铺德仁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