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
在成都工作的赵亮与一位当地女孩相恋近两年,前不久,许下相伴终生诺言的两位年轻人领了结婚证。当小两口向家人报喜时,平日里慈眉善目的岳母却深沉地看了赵亮一眼:“国家已经承认你们,但我们民间还没有承认。国家承认只需要9块钱,民间承认可没那么容易。”
这一番话,让赵亮摸不着头脑,后来才明白岳母是向他讨要5万元聘礼。对在成都立足未稳,家庭条件一般的赵亮而言,5万元并非小数目。但岳母放出狠话:“没得聘礼,休想娶走我女儿。”
因聘礼而为难甚至闹分手的恋人,在当今社会并不在少数。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向女方赠送聘礼的习俗,这种聘礼俗称“彩礼”。现在结婚时沿袭传统礼仪,讨个彩头并无不可,但要是用聘礼来撑面子,动辄要几万,甚至几十万,这已经和聘礼的初衷南辕北辙。
古时丈母娘怎么收礼
赵亮可惜没有生在商周时期。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不一而足。传统婚礼有六道程序,所谓“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征”就是指送聘礼,即男方家要将聘礼送至女方家。
这个民俗传统可以追溯到商周,但最初的聘礼并不是货币而是实物。那时只要其身手敏捷,打得来几只鸟兽,送至女方家当聘礼,岳母便会爽快地认了这女婿。《诗经》说:“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写的就是用野鹿向女孩子求婚的事。
从宋代开始,茶叶被列为聘礼中不可或缺之物,对后世影响也最为深远。《七修类稿》说:“种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从此,民间称送聘礼为“下茶”、“行茶礼”;女子受聘,谓之“吃茶”或“受茶”;所谓“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洞房里的“合茶”。
梳理中国传统婚俗聘礼的变迁,虽然从战国时期就开始出现送金银珠宝等聘礼以显示身份财力,但更多的聘礼则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资料,每样聘礼都有各自的寓意。比如,有“不迁”之称的茶,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能够剪裁衣服的剪刀,作为传统婚礼中的“六证”之一,寓意新娘婚后生活绫罗绸缎、前程锦绣,共享人生的荣华富贵;计算收入和开支的算盘,则寓意对未来安宁富裕生活的理想与规划,赢得广茂财源。
“中国自古是一个求和、求吉祥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有着祝福的寓意。这在结婚聘礼中有着明显的体现,里面包含了对新人的祝福,也包括新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民俗专家宣炳善认为,古代聘礼更讲究寓意讨吉利,现在部分人的聘礼已经变味,赤裸裸地只谈钱。
沉重的“三大件”变迁
赵亮要下聘礼5万元,究竟算不算高?
我们来看一幅走红的“全国聘礼地图”。按照聘礼数额的不同,全国 共划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百万元区、50万元区、10万元区、万元区和零元区。四川的聘礼1万起,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相比上海、天津高达百万元以上的聘礼,可能会有网友羡慕赵亮:“知足了吧,在其他地方娶个老婆更难。”
尽管制图者仅通过300人调查而获取的聘礼数据难脱“逗你玩”的调侃,但时下金钱至上的婚姻现实却普遍存在。“娶不起”并非男同胞的矫情,而是他们对畸形婚恋观的吐槽与无奈。
从古到今,作为中国传统婚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基于男方对女方的“示爱”表达,还是缘自女方对男方的“身价”彰显,聘礼的确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但聘礼水涨船高,变成了男女婚姻的筹码,甚至成了棒打鸳鸯的杀手,传统的婚俗礼仪也就因功利十足、铜臭四溢而变了味。
不断攀升的聘礼,其实折射了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聘礼误区。从典型的“三大件”来看,上世纪70年代的聘礼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80年代就变成了洗衣机、冰箱、电视机;90年代是电脑、摩托车和空调,时至现在,结婚聘礼就成了票子、车子和房子。“从结婚聘礼的变迁中,我们看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更让我们看到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正在逐步被物质利益所绑架,青年男女的婚姻正在被金钱所左右。”一位民俗学者说。
金钱至上的婚姻像病毒一样相互传染。君不见“无房免谈”已成时下通行城乡的恋爱潜规则。而透过“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富家子”的高调炫富征婚、丈母娘的“27条标准”择佳婿,以及疯传于世的“全国聘礼地图”,人们更是看到了越来越“物质化”的婚姻发展趋势。
聘礼连接着幸福
再说回赵亮的婚事。
他终于把东拼西凑的5万元聘金放在岳母手中了,岳母也恢复了往日的慈眉善目。但让赵亮没有想到的是,在小两口婚礼举办当天,岳父母给了他们10万元“陪嫁钱”。“其实我们根本不会要那笔聘礼,就是在面子上过不去。”岳母说。
面子问题,可能是现在很多地方结婚要聘礼的主要原因。中国人好面子,这很正常。但是,当好面子成为一种相互攀比的病态,那就不仅仅是面子问题了,而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自古以来的“门当户对”,在现今开放的社会逐渐淡化,但却被“价值”等化,形成参照心理。恰好聘礼成为争面子的良好载体,或者追求物质价值,抑或追求能力价值,不管怎样,只有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得到婚姻。
难道聘礼多少就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其实,金钱再多,不见得幸福;聘礼再厚,也换不来心心相印;没有感情的婚姻,家庭难言和谐幸福,甚至危机四伏。湖北省婚姻家庭研究会副秘书长魏明震坦言:“聘礼本是婚嫁过程中的一条纽带,加强两个家庭的关系,但在现代社会,准新人因聘礼闹掰的例子比比皆是。”
“古人一把扇子,一块手帕,一枚玉佩都可以成为聘礼,被新人作为一生的珍藏。现代人却将‘聘礼折算成金钱来代替、来衡量感情轻重,真是人心不古。” 武汉民俗专家刘谦定显然对聘礼的“铜臭味”之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