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镇化综合水平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

2015-06-16 14:03韩全孙井东
商业经济 2015年5期
关键词:熵值法合肥市结论

韩全 孙井东

[摘 要] 通过以合肥市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土地、生活方式四个方面,构建城镇化综合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0-2012年合肥市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合肥市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增长速度较快,作为省会城市,经济中心与行政中心一致。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金等要素向省域中心区集聚使经济发展的能力强化,但是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合肥市前期的经济和设施水平较低。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由政府行政力、产业集聚力、民营经济拉动力、外资推动力四个方面推动,其中政府行政力对合肥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合肥市;城镇化综合水平;熵值法;驱动因子;结论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入大规模快速发展阶段,是世界上城镇化最快的地区,引领了整个亚洲城镇化的进程,受到了国际广泛关注[1-2]。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信息、科技、体制创新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新因素的出现[3]重塑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格局。

从研究视角来看,国内外对于城镇化过程研究主要基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的转变[4]。Call对美国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由东部向西部的迁移过程的研究,分析了美国战后西部城市的城镇化过程[5]。张荣天通过对泛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发展效率与驱动机制的研究,分析了泛长三角地区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效率的变化[6]。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对于城镇化综合水平和演变特征的研究逐渐从单一指标,向反映城市综合水平的复合指标转变[7]。城镇化水平其内涵丰富,因此不仅应包含人口指标,还应该包括经济、生活方式、基础设施等,在时间序列上的综合城镇化水平测度,是演绎城镇化过程的主要方法[8-9]。随着对城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城镇化的质量和城镇化动力。对于城镇化动力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自上而下型[10];国家主导与自下而上的双轨型[11-12];外资[13]行政干预、政府、企业、参与经济发展以及重大项目带动的城镇化;到行政力、市场力、内部力、外部力、信息、科技进步等新因素共同作用推动的城镇化[14]。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安徽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0年以来,合肥市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快速提高,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龙头与核心,已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本文以合肥市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要素细分构建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合肥市城镇化综合水平,分析了合肥市城镇化的演变特征和驱动因子,为合肥市以及其他城市更好的推动城镇化提供借鉴意义。

二、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评价指标体系

借鉴城镇化综合水平测度的相关的研究成果[15],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层次性的原则,从人口、经济、生活方式、基础设施四个方面选取18项指标见(表1),而且在指标的选取上基本上包含人均指标、地均指标和比重指标,使数据更具有代表性和可信度。

(二)评价方法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复权重的方法,本文利用熵值法对合肥市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根据熵值的大小,也即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16]。

(三)数据来源

为了综合测度合肥市的城镇化水平,原始数据均采用合肥市和安徽省编制的2001-2013年《合肥市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合肥市统计公报等。

三、合肥市城镇化水平发展变化特征分析

(一)合肥市城镇化综合水平测度

通过对合肥市2000-2012年18项指标(见表1)的原始数据进行搜集,根据熵值法的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得出表1,分析2000年以来合肥市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变化特征。

由表1可知18项指标的信息熵、冗余度和权重值,从指标层看,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人均GDP所占的比重位于前三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公里里程数、建成区绿地面积、建成区面积都在0.040以上,这些指标对合肥市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较大。从要素层看,经济和土地要素的权重较大,2000年以来,经济要素和土地要素对于合肥城镇化的水平影响较为显著,而其他因素如人口、生活方式要素其权重较小,由于合肥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空间的扩张等,使城市的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人口和居民生活方式上的城镇化的速度相对较慢,因此表现为人口和社会等相关因子相对于城镇化的水平影响不明显。

为了更全面分析2000-2012年合肥市城镇化水平的变化特征,根据表1计算出的各项指标的权重,结合合肥市2000-2012镇化的综合水平和各项子系统的变化特征。

根据表2可知合肥市近10年来城镇化综合水平由2000年的0.021提高到2012年的0.169。合肥市城镇化的主要方面是经济和土地,其次是人口和生活方式的城镇化。

自2000年以来,合肥市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增长速度较快,作为省会城市,经济中心与行政中心一致。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金等要素向省域中心区集聚使经济发展的能力强化。但是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合肥市前期的经济和设施水平较低,近年来,表现在土地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是对前期相对滞后状态的补偿。在生活设施和人口城镇化方面,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二)合肥市城镇化各子系统分析

1.人口子系统。人口城镇化子系统的综合评分由2000年的0.00145增加到2012年的0.00226,增加了1.5倍,合肥市人口城镇化进程不断增长。

从具体指标的变化来看,市区总人口增长的速度最快,增长率达到63%,其次是二三产业就业所占比重,说明在合肥市城镇化的过程中,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到城市,使二三产业就业比重迅速增加。非农人口增长相对平稳,近年来,合肥市属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由于部分农村人口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使得非农人口的统计值要低于非农人口的实际值。建成区人口密度主要反映了的是单位面积土地上人口承载的能力和水平,指标得分从2000年的0.00026增加到2012年的0.00047,合肥市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使合肥市的建成区人口密度增加较快。endprint

2.经济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得分增加了13倍,经济增长迅速,经济子系统的得分每年增长将近40%。从增长过程来看,2008年以来,经济子系统的得分有所减缓,平均在20%,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合肥市经济发展的水平总体放缓。

从具体的指标变化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快,自2000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在合肥市经济城镇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经济子系统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人均GDP稳步增长,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的得分分别由2000年的0.0002、0.0001增加到2012年的0.00036、0.000125,2000年以来合肥市提出了“工业建市”的目标,使合肥市二产所占比重增加速度较快,三产所占比重增加速度慢于二产增加速度,导致2008年以来三产占比重比逐年下降。地方财政收入伴随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3.生活方式子系统。生活方式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值由2000年的0.0043增加到2012年的0.012,生活方式的城镇化也稳步增长。

从具体指标变化来看,生活方式子系统各指标之间存在差异。人均消费水平迅速提高,自2000以来,经济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快速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而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由2000年的10.1增加到2012年的19,增长速度相对比较缓慢,每万人拥有病床数相对增长也比较缓慢,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公共基础设施虽然提高,但是并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人均居住面积分别由2000年的14.6m2增加到2012年的28.8m2,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显著提高,合肥市的房地产业的兴起与增长,使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改善。

4.土地子系统。土地子系统的综合得分由2000年的0.049增加到2012年的0.192,土地空间方面的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

从具体指标变化来看,公路里程综合得分增加了4.5倍,建成区面积增加2.9倍,建成区绿地面积的得分由2000年的0.0017增加到2012年的0.0051,人均道路面积的得分增长率低于公路里程的得分,建成区绿地面积的得分与建成区面积的得分增长率差异较小。这说明合肥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使得建成区绿地的面积与建成区面积同步增长,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发展。

四、合肥市城镇化进程的驱动因子分析

根据以往对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推动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各种驱动因子,一般可以按照城镇化的资本来源或行政主体进行划分;另一个是强调各种因子对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各种动力因子对城镇化的机制可以通过产业的变化对城镇化加以影响而体现[17]。两个方面都是很好的切入点,本文从驱动因子的角度,驱动因子是理解作用和机理的前提。

(一)驱动因子的作用力及过程分析

城镇化进程的驱动因子逐渐成多元化的格局,借鉴欧向军[18]等人四维分析视角,政府的行政力、民营经济拉动力、产业集聚力、外资推动力。政府行政力是指政府通过资金资金投入、产业和项目布局、基础设施的规划向导、行政区划的调整等方式推动城镇化的发展[19];产业集聚力是指优势产业的集聚,对于区域城镇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民营经济拉动力是指民营经济成为城镇化的推动者,是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可靠保障,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支撑;外资推动力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外资成为影响中国各省市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外部因素。

为了比较四个因子对合肥市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大小,选取2000-2012年合肥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X1)、工业总产值(X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3)、实际利用外资额(X4)分别代表政府行政力、产业集聚力、民营经济拉动力、外资推动力作为自变量。合肥市同期的城镇化综合水平得分(Y)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SPSS对数据分析,经过检验,数据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直接回归影响估计的准确性和实际意义。因此,采取主成分回归的方法来消除多重共线性,对自变量做因子分析,选取自变量的主成分,利用相关矩阵提取因子,然后计算各项指标因子得分,基于主成分因子进行回归分析,最后把主成分因子的回归方程换回原来的自变量形式,主要结果见表3。

自变量X1、X2、X3、X4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995、0.976、0.965反映了4个动力因子与城镇化综合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回归模型中的决定系数为0.999说明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方程显著性检验F统计量为1476.927通过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效果显著。T统计值和(sig)双尾显著性概率,则说明各变量的显著性程度较好。标准系数回归值的大小反映了该指标对因变量的影响强弱,回归系数越大说明其对因变量的影响越大,为了比较4个因素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的大小,本文采用标准回归系数。根据因子得分和主成分因子的标准回归系数,最终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Y=0.132X1+0.128X2+0.125X3+0.120X4

由模型可知,2000-2012年,政府行政力的回归系数为0.132,是合肥城镇化综合水平提高的最主要的动力;产业集聚力、民营经济的拉动力、外资推动力是重要推动力。

(二)各驱动因子作用分析

1.政府行政力。政府行政力主要体现在合肥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由2000的13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2年的4000亿人民币,增加了31倍,极大的提高了城镇化的水平。

2.产业集聚力。产业集聚力主要体现在合肥市依托于省级的经济开发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的优势,利用区位、政策、资源、成本等优势,吸引优势要素集聚。合肥市利用这些方面的优势培育了汽车、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

3.民营经济拉动力。民营经济拉动力主要体现在合肥市的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通过技术、资金、制度因素不断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信息、人才、交通的支撑,更好的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2012年户均吸纳就业266人,相比2011年增长16%,民营企业的户均注册资本比2011年增加16%。endprint

4.外资推动力。外资推动力主要表现在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有2000年的1273.4万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6011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复合增长率30%,合肥市通过招商引资,形成开发区、新区发展城市经济,可以直接吸纳大量的城乡剩余劳动力,推动人口向城市集聚,跨国公司的进入,增加了供应商对相应产品的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提高了合肥市的城镇化综合水平。

五、结论与启示

城镇化的度量指标包含人口、经济、生活方式、土地等方面,体现了多方面的演进特征,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城镇化水平和特征。2000-2012年合肥市城镇化过程最主要的特征是经济和土地的城镇化,其次是生活方式、最后是人口城镇化。经济子系统与土地子系统对于城镇化水平贡献较大,生活方式子系统与人口子系统相对较小。

合肥市城镇化的驱动力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政府行政力、产业集聚力、民营经济拉动力、外资推动力对合肥市城镇化水平城镇水平提高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政府行政力是最重要的推动力,这与合肥市城镇化的实际情况拟合较好,四个方面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合肥城镇化的主导动力。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针对合肥市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可以得出几方面的启示:在经济城镇化方面,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进一步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城镇的功能,优先发展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也要大力发展能够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在土地城镇化方面,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合理调控城镇用地规模,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不断加强企业集聚,促进单位土地收益的增加,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进而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在生活方式城镇化方面,政府要加大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积极开展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完善生活基础设施,推动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在人口城镇化方面,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市民化过程,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提高人口城镇化的质量,让乡城流动人口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的身份和平等权利,融入城市社会,促进全社会范围内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 考 文 献]

[1]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9 Revision[EB/OL]. 2009-03-25

[2]方创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经济地理,2009,29(1):20-25

[3]陆大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J].地理研究,2003,22(3):261-271

[4]叶尔肯·吾扎提,刘慧,刘卫东.1992-2011年哈萨克斯坦城镇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2):181-193

[5] Call A. The metropolis frontier cities in the modem American West[M]. Tucson, AZ: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93

[6]张荣天等.泛长三角城市发展效率时空格局演化与驱动机制[J].经济地理,2014.34(5):48-54

[7]韩增林,刘天宝.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J].地理研究,2009,28(6):1508-1511

[8]李雪梅,张小雷,杜宏茹.新疆塔河流域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J].地理研究,2011,30(2):348-357

[9]郑文升,王晓芳,李诚固.1997年以来中国副省级城市区域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2007,27(2):256-260

[10]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9,53(5):470-477

[11]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J].城市规划,1999,23(12):8-13

[12]方创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J].经济地理,2009,29(1):20-25

[13]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的新动力[J].地理学报,1997,52(3):193-206

[14]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54(2):106-115

[15]宣国富,徐建刚,赵静.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3):47-51

[16]朱芳霞等.确定区间数矩阵权重的方法—熵值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5)

[17]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4):387-398

[18]欧向军,甄峰,秦永东,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27(5):993-1002

[19]韩玉刚等.省际边缘区城镇化水平变化特征及动力系统研究,2011,31(2):31-235

[责任编辑:潘洪志]endprint

猜你喜欢
熵值法合肥市结论
合肥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合肥市包河区语文老师书法作品选登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绩效研究
灰色关联模型在白酒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合肥市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结论
惊人结论
合肥市雕塑院雕塑作品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