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红色歌谣研究

2015-06-16 16:11郝祎娜
党史文苑 2015年8期
关键词:红旗渠时代价值文化内涵

郝祎娜

[摘 要] 红旗渠红色歌谣真实展现了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天换地、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建渠过程,其形成受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的影响,特点鲜明。这些歌谣以质朴的情感和简单的语言表明了敢想敢干、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红旗渠红色歌谣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已经升华为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红旗渠 红色歌谣 文化内涵 时代价值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林州市(原林县)境内,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历史上长期严重干旱缺水。恶劣的生存环境使林县人民对水有特殊的期盼,“引漳入林”是他们多年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决定将漳河水引入林县。红旗渠于1960年2月开始修建,至1969年7月竣工,历时近10年。在那些艰难的岁月,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付出巨大的牺牲,成功地引来漳河水,创造了灿烂的红旗渠红色文化。红旗渠红色文化歌谣是党领导河南林县人民在改天换地的斗争中编创和流传起来的,不仅是难得的红色文化资源,更是十分珍贵的党史资料。

一、红旗渠红色歌谣的形成特质

在林县,小曲是人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林县位于河南省西北边陲,太行山东麓,是沟通晋冀豫三省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林县境内重山环抱,交通闭塞,仅有的几条通往山外的坎坷小路,崎岖难走。由于山多地少、资源匮乏,千百年来,人们依凭神奇的太行山,男耕女织,养成了节衣缩食、好勇刚强、淳朴敦厚、不作巧诈的朴实民风。林县人民思想感情丰富细腻,含蓄不外露,不习惯在大庭广众前歌唱。但平时生活中,他们却爱哼小曲,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小曲题材广泛,内容充实,有时边走边自编自唱,别人听了加以补充修改,成为一个完整的歌谣。封闭的山区生活,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淀和良好的社会风俗使林县人养成哼小曲的习惯,也为红旗渠红色歌谣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林县歌谣由小曲演变而来,大都与生活密切相关,有关于月亮的歌谣、走亲戚的歌谣、教育启发孩子的歌谣、植树歌谣、儿童歌谣等。林县人民勤劳节俭,善于把劳动经验编成歌谣,在劳动时互相传唱。林县人长年累月同石头打交道,对抬石头编了顺口溜。修水渠、挖水库、盖房子时,常数人抬着一个石夯打基。为了步调整齐,抬夯人编成夯歌,指挥打夯。这些劳动号子和顺口溜后来被运用到红旗渠建设中,指挥着劳动步调,指导着干活不熟练的年轻人,加快了整个的工程进度。1949年以前,林县多灾多难、民不聊生,人们常常用歌谣来形容自己的生活。1950年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安定,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出现了新的习俗,编出了新的歌谣。这些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谣为红旗渠红色歌谣的创作奠定了文化基础。

20世纪60年代,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广大林县人民创作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红色歌谣。红旗渠红色歌谣与其他歌谣相比,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传唱范围更广,受众人数更多。这些歌谣促使了农民群众从封建保守思想和小农意识向集体主义思想的跨越,激发了红旗渠工地上十万大军同心同德、团结奋战的勇气,记录了林县人民团结协作、积极投身建设事业的历程,也表现了干部与群众共同劳动、亲如兄弟的情感。红旗渠红色歌谣是红色理念与民间艺术的结合,不仅具有思想上的先进性、广泛的群众性、鼓舞人心的革命性,还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性。

二、红旗渠红色歌谣的文化内涵

(一)敢想敢干的思想激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红旗渠红色歌谣以质朴的情感和简单的语言,反映了广大群众为改变缺水状况而不断与自然抗争的革命精神。历史上,林县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灾害频发的贫困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老百姓虽然起早贪黑终日苦干但仍然无法满足温饱。新中国成立前的一首民谣比较形象地反映了当时林县人民的悲惨生活:“住在山里不提气,种着丝丝龙王地。弯腰弓背干一年,临底逃荒到山西。饿死爹,饿死娘,卖了妻子和儿郎,丢下自己去讨饭,终究填到狗肚肠。”[1]P8-9长期以来,山区极度缺水是林县人民生活困苦的主要原因,但更让老百姓无奈的是“守着河水种旱地”的困境。“淅河水弯又弯,两岸人民真苦寒,守着河水种旱地,吃水得到河底担,一见大雨山洪起,人畜财产难得安”[2]P134。为了生存下去,党带领林县人民与大自然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而长期饱受缺水之苦的农民们也突破了封建保守思想和小农意识的束缚,敢想敢干,积极响应修渠号召。

1955年,中共林县任村区委动员木家庄、卢家拐、盘阳、赵所等村,修了一条长17.7公里的天桥渠,能浇漳河南岸一部分耕地,当地群众欢呼:“想天桥(渠),盼漳河,让咱林县人民解解渴。昼夜不停拼命干,漳河水过不了露水河,只要引来漳河水,谢天谢地把头磕。”[3]P463“解解渴”“谢天谢地把头磕”充分表达了林县人民对水源的急切期盼和引漳河水入林的长久心愿,而“昼夜不停拼命干”则反映了林县人民自力更生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拼劲。红旗渠建设时期,也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财力非常紧张,在林县县委的带动下,林县人民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建渠方针,凭着简单的劳动工具和勤劳的双手,不等不靠,克勤克俭,历经十年终于建成红旗渠。“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咱们双手造。”[2]P69红旗渠工程总投资(1960年2月至1969年7月)6865.6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25.98万元,占总投资的14.94%,县、社、队三级自筹和农民劳动积累资金5839.66万元,占总投资的85.06%[3]P3。可以说,正是林县人民敢想敢干的思想,推动了红旗渠的开工建设,正是林县人民自力更生的勇气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才最终建成了这条奇迹般的“人工天河”。

(二)团结协作的方法助力无私奉献的实践精神。红旗渠红色歌谣的创作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劳动场面,其中施工工地上的劳动号子最能体现人们的劳动干劲。红旗渠施工工地上的《抬夯歌》这样唱道:“抬老夯众人心要齐哟!三心二意可不中哟!哥弟们拧成一股绳哟!万众一心渠就成哟!”[3]P553“万众一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红旗渠建设者们正是具有了这样团结协作、众人一心的精神,才以最快的工程进度引来人民的幸福水。

在国家困难、技术条件极端落后的条件下修建红旗渠,同样体现了建设者们舍身忘我的无私奉献精神。“鸻鹉崖,鬼门关,上面接青天,下面是深潭。猴子不敢上,禽鸟不敢攀”[2]P49。正是在这样极度危险的环境下,红旗渠英雄任羊成在鸻鹉崖绝壁上把自己挂起来进行排险作业,“除险英雄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2]P49,以舍身忘我的精神推进着红旗渠工程的进度。“石子山,鬼门关,腰系白云峰触天。大风呼呼绕山转,飞沙走石往下翻。猴子不敢上,飞鸟不敢沾”[4]P155。民工们腰系绳索,从山峰盘道而下,轮班打钎苦战10个昼夜,最终征服总干渠险要之地石子山。这样的故事在红旗渠修建的过程中每天都在上演。老虎崖下的山缝是当年很多民工栖身的地方,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当年在这里的高度危险又高度艰辛的劳作和生活,称这里为“神工铺”[2]P43-44。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严酷的饮食居住条件挑战着修渠者的生理极限和心理极限,而他们“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人创大业,不建成大渠不还乡”[2]P44的豪迈气概,则在山头上崖石间留下了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史诗。

(三)求真务实的作风强化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杨贵担任林县县委书记,他不忍心林县人民在政治上翻身后还受干旱缺水的煎熬,组织县委一班人深入调查研究,“摸大自然的脾气”,最终做出“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策,决定带领全县人民动工修建红旗渠[5]。《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是当年县委书记杨贵代表林县县委作的旨在明确全县水利建设任务与要求的报告,纪录片《红旗渠》的主题曲《定叫山河换新装》生动地表达了当时林县县委领导带领群众修建红旗渠的决心与豪情壮志:“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们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3]P554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的重要水源和生命保障,被广大群众称为“生命渠”“幸福渠”。红旗渠的建成,离不开林县人民的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离不开技术人员与群众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也离不开林县县委领导的求真务实和为民作风。“红旗渠,宽又长,弯弯曲曲绕太行,如今吃水多方便,感谢救星共产党。”[1]P65这首歌谣不仅反映出红旗渠工程之宏伟、修建之艰难,更表达了百姓通水时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干部的感激之情。可以说,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的作风、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推动了干群关系的和谐和领导决策的科学有效,这是红旗渠工程顺利竣工的重要保障。

(四)开拓创新的意识塑造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红旗渠是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传家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林县人民不断赋予红旗渠精神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使这个山区贫困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拓了“美太行”的发展新篇章[1]P84-85。

《扬鞭催马送公粮》由林县四中业余文艺宣传队作词作曲:“渠畔建起水电站,穷山沟变成鱼米乡,旱山区换新装哎,山区换新装。”[3]P558表现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林县人民不惧艰险,始终保持勇敢、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通水后人们对自己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生活的无比自豪感。“胸怀愚公移山志,誓叫山河换新装”;“喝令漳河绕山行,山区变成鱼米乡”[3]P556-557。这首《红旗渠凯歌震天响》充分展示了林县人民改天换地,大力兴修红旗渠水利工程的动人场面和投入新生活的精神风貌。《推车歌》则高度评价了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推出来盘山一条红呀么红旗渠”,“推出来大军十万出呀么出太行”,“推出来蓝图一张奔呀么奔小康”[3]P563。可以说,踏实工作、任劳任怨、开拓进取的品格已经成为今日林州人的品牌。具有民族风的《红旗渠精神代代传》这样唱道:“自强不息砺胆志,开拓创新再发展。团结实干高效益,无私奉献谱新篇。征程谱就三部曲,红旗渠畔艳阳天。”[3]P560歌唱林州人民当年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开山凿渠,改变面貌,发展经济,如今继续开拓创新、团结实干,实现经济建设的大飞跃,奔向美好的小康生活。

“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不怕风雪寒。饥了想想过草地,冷了想想爬雪山。渴了想想上甘岭,千难万险只等闲。为了渠道早通水,争分夺秒抢时间!”[1]P94红旗渠精神是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不断升华,成为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红旗渠红色歌谣的时代价值

红旗渠红色歌谣的创作来源于真实的劳动场面、生活情景,是记录当时林县人民工作和生活状态的真实文本,以质朴的情感和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广大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红旗渠的真实状况,是难得的红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估量的存史价值、政治价值、德育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文学价值。

红旗渠红色歌谣是中国共产党政策宣传的有力武器,是广大群众表达政治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林县人民社会主义生活的真实写照。它主要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对红旗渠建设,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社会政治形势的基本认识、态度和思想厚望。如今,红旗渠红色歌谣成了记录红旗渠建设和林县人民生活的文本档案,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教育的丰富载体,又是相关题材艺术创作及创新党课教育形式的重要素材。它潜移默化地教育、陶冶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升华着人们的精神境界,启人心智,催人奋进。几十年来,红旗渠红色歌谣同红旗渠精神一样,经过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已经升华为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并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继续作为一股无形而强大的力量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红旗渠红色歌谣的保护和传承,不断创新、丰富红旗渠红色歌谣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以充分发挥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安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红旗渠精神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梁东方.山腰上的记忆——红旗渠访问笔记[M].河南:大象出版社,2010.

[3]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志编纂委员会编.红旗渠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4]郝建生,杨增和,李永生.杨贵与红旗渠[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穆青.杨贵与红旗渠[N].光明日报,2004-10-14.

责任编辑 吴自锋

猜你喜欢
红旗渠时代价值文化内涵
红旗渠上的“铁姑娘”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用红旗渠精神教育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