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消费文化语境下隐私的商品化分析

2015-06-16 15:54王蕾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隐私视觉文化商品化

摘 要:视觉化消费社会的特征是一切皆向通俗化,显现化靠拢。同时,由于大众的窥视,权利及对身体解放的欲望,不具备公开性的隐私被商家包装成各种商品,搬上荧幕,娱乐大众。

关键词:视觉文化;隐私;商品化

一、隐私及其发展

隐私即指个人的不愿公开的私事或秘密,是属于私人生活领域的活动或信息,隐私意识是人类普遍的意识。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我们进入一个视觉文化时代,社会和公众的全部活动可以在屏幕上一览无遗。在这样的时代,一切都是围绕眼球经济而展开,为了吸引观众眼睛,不具有公开性的隐私却被商家包装成了商品,隐私生产和消费成为视觉消费文化的一部分。

现在的人们愿意有选择地暴露自己的隐私,为了获得别人的关注,人们往空间里发照片,或者写日志来抒发自己的心情;还有现在的一些真人秀节目,也在一定程度销售着隐私。娱乐是现代文化的主要特征,公开和曝光形成的隐私商品便是当代视觉文化娱乐狂欢的表现形式之一,这个时代隐私已经死亡。

二、隐私商品化的原因分析

(一)窥私的欲望

隐私商品化表现的一种形式就是电视真人秀综艺节目。例如最近两年比较火的《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花儿与少年》等等。在大众看来,明星的真实生活比荧幕上的他们更具吸引力,为满足人们的好奇,制片方以真人秀的节目形式,把明星的隐私展现给大众,获得收视率,从而赢得商业利润,例如湖南卫视《花儿与少年》和《爸爸去哪儿》两个节目,节目组动用多达几十台的摄像机无处不在地纪录下明星或者星爸萌娃在没有经纪人与助理下的一举一动,原生态地向观众展示着明星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囧事,这些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可以满足人们窥私的心理。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就是最原始的自己,也就是所谓的“本能”,一般“遵循快乐原则行事,不受道德意识束缚”[1];“自我”则遵循现实原则,有自我意识参与其中;“超我”是较为理想的人格结构,遵循道德原则行事,它会把社会意识即社会道德观,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意识,从而有意识地控制并调节自己的行为,追求完美。实际生活中,因为有他者在场,在他者压力下,人们常常表现出超我状态,尽可能按社会规范和道德的要求, 但是在中国有一个词叫“慎独”,也就是说在没有他者和他者在场时,一个人表现可以完全不同,就像大众对名人面具下的“本我”更有兴趣,而迫于他者压力,人们极力掩饰着自己的欲望,现在人通过摄像机观看别人的生活,营造出一种偷窥的情境,又因为这是被观看对象的主动展示,所以人们可以公开地窥探别人隐私,不必再遵循道德原则,所以在视觉文化时代这种本能性窥视欲得到极大的满足,这也是隐私商品化的重要原因。

(二)权力的诱惑

网络或电视上八卦娱乐,曝光名人的隐私生活或情感,也是隐私商品化的表现。现在各个网站为了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即为了吸引消费者去“看”,去“消费”,常常会公布各种各样的有关名人的隐私消息,如,汪峰章子怡恋情,谢霆锋与王菲再牵手等等,这样的消息都是有关隐私的,却成了商品供人娱乐和消费。这种消费体现的是对他人“隐私的粗暴干涉,是一种权力的控制欲。”[2]

在权力论中,福柯提出“权力不等于传统的暴力,这种权力可以体现为一种知识,可以是一种行动的方式,权力无处不在”[3]对别人隐私的占有是获得可利用话语资源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权力的运用。一方面,掌握别人隐私就掌握了话语权,是一种“我有你的把柄,你必须听我的”的强权式优越感;另一方面也是可以在关键时刻致对方于死地的王牌。萨特曾经说过, 看可以支配另一个人,“注视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对他人身体的占有”。[4]

在福柯角度来看,现在的社会确实是一个“圆形监狱”,互联网和电视就是挂在高处监视犯人的电子眼,把他人的隐私生活通过荧幕公开在大众视野下,大众通过媒介去观看别人的隐私,就好像高高在上的权力者俯视“监狱”中的他人。即被观看的人处于被看被监视的地位,而观看者或者消费者就处于权利的高地,是监视者。隐私消费的过程中,观众借助监视和观察实现权力的行使。

(三)身体的解放

字典释义,隐私指人不愿公开的事务,而每个词的意思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最初“隐私”是名词,指的是衣服,也就是用来遮蔽隐私的东西。在古代,女人的身体属于 “私”的范围,所以她们衣服保守,行为受管制,从现在价值观来看,古代的“隐私”范围过于广泛。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进步,人们开始追求身体解放,现代的超短裙,超短裤,背心,吊带等都是对过去束缚的一种解放。在解放思想的潮流下,也在视觉消费文化语境下,消费身体也已经屡见不鲜,消费身体包括视觉消费中身体的裸露,比如车展上躶体车模等。

社会在进步,文明也在进步,解放身体观念不断普及,古代那种过度保守的观念和制度都在走向衰落,但是凡事都有度,身体解放也不应该过度,过犹不及,身体隐私的商品化是对身体解放的过度阐释与追求,不仅导致了解放和自由的过度发展,也导致了人们传统的价值理念的轰然崩塌。在“眼球经济”时代,身体被无情地揭露,身体在这里没有秘密,也没有羞耻,只是为了消费。如今的社会也是一个景观社会,把身体包装成美丽性感的符号景观,成为主要潮流,在这里,身体隐私担当的是商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出版社,2007.

[2][3] 严峰.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王蕾,女,安徽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理论。

猜你喜欢
隐私视觉文化商品化
论虚拟角色名称商品化权益的独立性
明清时期陕西果树商品化趋势及殖民采掠初探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策展研究
图像叙事:MV的视觉文本解读
数据安全事件频发 “隐私”何处安放?
新形势下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研究
视觉文化与女性主义艺术
日本商品化权的历史演变与理论探析
室内窗帘装饰性探析
浅议隐私权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