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洪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可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市群众文化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群众在享用群众文化艺术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获得情操陶冶和审美享受,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
文化需求是现代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之一。群众文化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经验承载体,具有普及知识作用,即帮助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扩大知识领域,提高生活能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们通过群众文化艺术传授交流增长知识、经验和才智,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进而提高社会的整体素养,促进社会更加
和谐。
群众文化艺术具有精神调剂作用,为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如娱乐效能、宣泄效能、审美效能等。随着改革的深化,广泛开展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可以使人们在紧张的劳动之余得到积极的休息,调和各种矛盾,消除隔阂,增进了解,营造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文化下乡、慰问演出以及以社会弱势群体为参与对象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对社会弱势群体实施文化抚慰,促使其释放情绪,从而缓解矛盾,走向和谐。群众文化的作用虽然显而易见,但是要想让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对现有的群文工作机制进行改革创新。
当前,我们要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一是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推进聘用制度,定岗定员定责定能,用人不仅要看学历,更要看实绩,做到用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和人力配置的良性循环。根据职能建立业务队伍和产业队伍,以效益为主,争创最佳经济效益;二是改革分配制度,奖勤罚懒。做到工作目标与业绩和分配挂钩,对完成任务和服务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者,应进行精神及物质上的双重重奖,以激活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档案,定期考核、定期评价,实行有效监督。广纳社会人才,建立一支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稳定可靠的群文人才队伍;四是重新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发展文化产业,扩大融资渠道,使公益性文化服务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五是加强与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体协等社会文体事业机构的合作交流,实现包括馆藏资源、人才资源、设备资源、场地资源、管理资源乃至市场资源的合理共享,创造双赢局面。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只要广大群文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我们的公益文化事业必将迎来繁荣的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