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江秀
摘要: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针对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探索信息技术教学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为学生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评价方式,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关键词:学习氛围 教学方式 评价方式 学生主体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了空前关注。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有着鲜明的特点,即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及明显的时代发展性。但是,由于目前信息技术课大多采用我讲你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容易丧失兴趣,使得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强调的是培养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针对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探索信息技术教学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为学生创新教学方式、活化分层教学、改进评价方式,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一、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融入精彩的信息世界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是一种积极有意义的行动,需要营造和谐氛围,激励、唤醒、调动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从而达到学习目的,而这种内部动力产生于学习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信息技术的需要和愿望,才会出现一种激励、推动自己去学习信息技术的心理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和愿望,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考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教学上要巧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要精心分析教学目标,将目标巧妙地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之中。采用生动活泼的故事、游戏等任务形式,使学生积极、大胆参与实践。任务方面要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信息技术、理解信息技术。在课程资源中富含大量具有童趣的题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这些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去强化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能使抽象的、枯燥的教学知识变得具体性、生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的心理和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二、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教学课堂的应用,新的教学工具、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顺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新的工具和新的教学方法,推动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信息技术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学生的亲手操作,亲身体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计算机知识和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善于培养开放、包容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师生之间能够平等、流畅的进行交流,教师能够把握教学的进程和教学方向,能够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引导。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的不同,信息技术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学生全面和均衡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采用“分层次教学”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分成若干不同的小组,针对每个小组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进行差异化教学。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通过在教学中开展“一帮一”“兵教兵”的活动,并有意识地让优秀生和后进生搭配坐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优秀生先学后帮扶后进生,力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讲解Microsoft Word启动方法时,重点讲解两种方法。
方法一: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office”——“Microsoft Word”程序。
方法二:可直接单击桌面的“Microsoft Word”图标。
对于电脑操作水平较高的优秀生来说,我要求两种方法都必须掌握,对于电脑操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先掌握把程序打开就行了,在这基础上优秀生还帮助后进生,与他一起讨论,手把手引导操作。在课间完不成任务,在课余继续“帮扶”,家中有计算机的同学还把后进生请到家中一起学习,直到教会为止。
三、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首先要树立“教学中无差生”的新理念。相信学生并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我们说“教师有权威性,学生有向师性,这两种心理状态决定了教师对学生有重大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工作实践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往往源于对任课教师的人格、学识等方面的热爱和崇敬,这种“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现象,在学生中尤为突出。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教师与后进生之间,更是弥漫着一种紧张气氛。一直处于被遗忘的角落里的后进生,对老师唯唯诺诺,做事小心翼翼,早已习惯了老师的忽视,同学的嘲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更急切地渴望着老师的关爱。作为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后进生,充分尊重、信任他们,与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研究他们,尽量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极大的耐心和宽容心去积极地引导他们,并细心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获得成功的机会。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的知识权威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所有的知识。这种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该深入学生生活,从维护他们的利益出发,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走上成功之路,感受成功的喜悦。教育需要理解,理解是爱的别名。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知识、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刘淑香.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来.中国教育学会,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