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材为基石 拓教材之深度

2015-06-16 12:56杨郑杰
新教师 2015年5期
关键词:品德课品德生命

杨郑杰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生活)》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形式活泼,富有童趣,贴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更具亲和力。每册教材都设有几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3~4个主题,以主题文字、提示语、旁白、情境对话、照片、图标等形式出现。教材内容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那么,如何真正地用好、用活教材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围绕主题,深度挖掘教材

《品德与社会(生活)》每一单元的安排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设计的,每一课主题突出,但文字不多,内容多是一些旁白或提示,配上一些插图、照片,如果教师依纲靠本,教条式地解说一遍,就会显得枯燥无味,脱离了品德课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原则。因此,教师应当认真研究《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围绕每一课的主题,拓宽教材的知识点,挖掘教材的深度。结合学生的认知点,丰富教学内容,将现实生活的感知和经验相结合进行教学。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技带给我们什么》一课时,教师应当让学生去观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事和物,说一说这些事和物给我们带来的作用,如手机、汽车、电灯等科技成果的发明创造,给人类带来巨大便利。同时,也可让学生列举实例。依据教材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在收集生活中的材料的同时,感知教材的知识点。而后,让学生说科技、用科技,让学生体会到,科技不是可遇不可求的,而是就在身边,以此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欲望。教师只有深度挖掘教材,拓宽教材的知识点,才能达到用好教材。

二、扣紧主题,把握活动设计

《品德与社会(生活)》每一课的主题突出,教育意图寓意深远,如何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活动形式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握好活动的主题设计。以《品德与社会(生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中的《生活中的快乐》为例,本课编写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生活中的快乐,理解什么是快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的初级阶段,由于父母要求高,学习任务重,加上青春期的烦恼,经常产生躁动,欲求不满,总希望用外在新鲜的事物来让自己快乐,忽视对真实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指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完成本课的教学意图,活动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可根据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说快乐事、忆快乐事等,设计不同生活场景中的快乐情景,带动全班学生根据这些情景去细心观察并从中发现快乐、感受快乐、了解快乐的源泉。有时,不是单纯一个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活动就能完全解决教学目的的,需要几个活动相互补充。笔者认为,这些活动的设计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学生所生活的空间来进行,只有这样,教师所设计的活动才能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价值有个清醒客观的认识。

三、评价到位,有效指导活动

有效的《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堂教学就是要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境界,教师深挖教材、吃透教材,设计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让单薄的几行字、几幅图变成丰满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对活动中学生的反映、学生的语言、学生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指导,是教学中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从中应接受的知识点和感知点。以教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珍爱生命》中的第二个主题为例。本主题共分三个话题:“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献出爱心延续生命”,而这三个话题的重点是“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本课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学习探索自己的生命历程,感受自己成长的不容易,并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亲人的爱和期待,明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爱生命。本课可设计“观看生命孕育过程、感悟生命孕育不容易、体会生命成长的不容易、珍爱生命”这几个环节,让学生通过上述环节的观看、交流、讨论,从中理解自己的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还承载着亲人的期盼。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开启学生“心锁”,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将活动主题引向深入。

四、板书新颖,突出品德课堂

新颖的板书设计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但很多品德课教师在板书设计的处理上,雷同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偏离了品德课的主题,没有突出品德课的味道。如何结合品德课的教学主题设计好板书内容,是上好一堂品德课的关键。良好的品德课板书设计,必须是教路、思路的高度集中,是教师智慧的结晶,也是品德课堂教学的精华所在,能让学生在板书中得到一种心灵上的启发和陶冶,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以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社会)》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主题《我们多快乐》为例,本主题紧密联系生活,旨在增强学生正确面对和解决烦恼的意识,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乐于为自己和他人寻找快乐。本课按“感知快乐——体验快乐——分享快乐——留住快乐”四个环节开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快乐,在回忆中与他人分享快乐,在涂涂画画中学会留下快乐。教师设计了一棵快乐树,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交流中、回忆中,写上自己的快乐事,贴上个人照片,挂到快乐树上,让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快乐。板书简洁明了,主題突出,体现了品德课板书设计的内在美。

以教材为基点,认真研读教材,拓宽教材的知识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扣紧教材的活动主题,设计相应的活动和简洁明了的板书,从而延伸教材,再现学生的生活场景,一节品德课就寓意深刻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得到净化、得到陶冶,教师也上出一堂美的享受课。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新民小学?摇?摇?摇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品德课品德生命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品德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