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丝雨
摘 要:“双联多效”教学法是指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历史联系现实,课内联系课外”的方式,使该门课程获得学理性、应用性、延展性等多重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数年来,广西财经学院秘书学专业教学团队一直将该方法运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将从教学思路和教学效果两方面分析该方法在应用性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关键词:双联多效;秘书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161-02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秘书学的专业基础课,在秘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该门学科知识点密集、学理性较强的特征,使得一直以来教师倾向于用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这使得该门课程无法真正打通课程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也就没法发挥其在秘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当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广西财经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经过几年来的摸索,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双联多效”教学法,并在该门课程的应用性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双联多效”教学法的基本思路分为如下两个层面。
一、历史联系现实,激发学生纵深思考
秘书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其前身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因此,“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80年代,这门课很注重文学史的勾勒,强调所谓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对文学性质的判定,思潮、论争讲得很多。那时思想观念的灌输远比文学审美能力的训练受到重视。”[1]由于秘书学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不同,文学研究、文学创作人才培养的仅占秘书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较小的比例,文学作品等文字材料的鉴赏分析能力才是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不能把“非中文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体系只作为现有中文专业的浓缩版本”[2]。因此,淡化史学观念,重在作品分析的思路一直在秘书学专业文学课堂中运用。但即便如此,完全脱离历史环境评讲分析文学作品仍然是不现实的。经典文学作品必然是依存于某个特定的时代,同时又折射出穿越时代的价值。因此,引导学生了解作家创作的时代背景,品评文本的历史意义,仍然是该门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然而,处于目前日渐稀薄的文学氛围之中,面对历史知识并不扎实的学生,这一教学重点俨然也成为了教学障碍。
“双联多效”教学法的思路之一就是建立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消除学生对于作品的时代隔膜,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双重纵深式思考,这主要通过启发式讲授和针对性讨论两种教学方法来完成。
二、课内联系课外,搭建立体教学平台
在应用型秘书人才培养体系中,重点突出写作、沟通、策划三大核心应用能力的培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文学基础课,是秘书写作能力培养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使学生获得文学创作的源泉,掌握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并通过大量不断地实践,转化成实际的写作能力。然而,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鲜有能在课堂中直接批量生产出的写作人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堂大部分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与现实问题的讨论总结,阅读与写作的实践必然需要迁移到课堂之外。
“双联多效”教学法的思路之二是,建立课内与课外的关联,通过建立读书社、文学社的方式,充分延伸《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空间,使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形成“阅读—分析—讨论—写作”的完整链条,从而真正提升学生鉴赏、分析、沟通、写作等多项应用能力。
该学院自秘书学专业设立之初,便创办随心读书社,主要鼓励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参加。该社以组织学生诵读经典文学作品为主要形式,督促学生逐渐积累阅读量,学生在读书社中既能获得审美熏陶,也为其后《中国现当代文学》等文学基础课程的讲授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本学院还定期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正面鼓励了读书社的诵读活动。
通过随心读书社的培养与熏陶,一批对文学鉴赏具有敏感性、对写作抱有较大热情的优秀成员被吸收到云起文学社中来。该文学社以自办文学刊物为主要形式,为广大师生提供文学创作、思想交流的园地。该社团刊物《云起》不仅长期征集写作爱好者的佳作,更重点刊登课后作文、课程论文、征文比赛中的优秀作品。这便使得与写作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空间获得了延展,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文学社的各项写作活动交流展示课堂所得,从而实质性地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实践,“双联多效”教学法可以获得如下3个方面的效果。
(一)提升人文素养,夯实学科基础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目的之一便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使学生从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中获得熏陶与滋养,从而提升人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在当下信息碎片化、文学快餐化、文艺视觉化的时代中,引导学生静下心来阅读分析文学经典并非易事。然而,不管身处什么时代,人文素养的提升仍然有赖于从文化精华中吸取充分的养分。“双联多效”教学法本身的整体性与现代性,对于吸引学生潜心钻研作品是有实质功效的。
一方面,“双联多效”教学法的整体性营造了良好的文学氛围。读书社、文学社、诵读比赛、征文比赛等课外活动延展了文学课堂的空间,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对于文学的爱好会相互感染,阅读作品才能逐渐演变成一种习惯,人文素养才有提升的基础与源泉。
另一方面,“双联多效”教学法突出的现实感可以很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讨热情。在学习文学类课程之前,一部分学生对文学仍存在着“过时无用”的偏见。由于“双联多效”教学法采用启发式讲授、针对性讨论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很快建立文学经典与现实社会的关联。例如,引导学生思考鲁迅作品对于当前社会政治环境的指涉,又如请学生谈谈《呼兰河传》中所描述的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变迁。这些历史联系现实的思考方式无疑会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原作的内涵,并获得了一种纵深思考的习惯。这同样也是人文素养提升的表现。
(二)促进现实思考,获得应用能力
“双联多效”教学法对于秘书学专业本科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鉴赏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四个部分,其中以写作能力为核心,其他能力培养贯穿在写作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它以阅读为基础,以培养写作兴趣为前期目标。由于“双联多效”教学法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特点,因此,学生有较多的时间与文学作品接触。阅读,尤其是诵读的过程很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受到经典文学作品优美文字氛围的熏陶。同时,优秀作品当中的故事情节与内涵有助于延伸学生的人生感受,提升他对人生价值、社会环境、人情世事方面的关注度与感受力,这些都会为后期的写作提供创作动力和思想源泉。
“双联多效”教学法的课堂讨论方式也是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历史联系现实”的针对性讨论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为后期的写作提供了思考角度和现实素材。例如,当学生探讨萧红作品《呼兰河传》中提到的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变迁时,对该文本的解读就不再局限于民国初期的东北农村原始蒙昧的精神状态,而是切入当代社会对文化传统的传承问题。在讨论中,学生积极踊跃地谈及自己亲身感受的习俗变迁,这为写作提供了重要的一手素材。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写作任务以课程论文为主,主要选取学生讨论最热烈的3—5个话题进行论文布置,由于有前期阅读、思考、讨论的环节,论文的写作速度与质量都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三)延展教学空间,贯通培养链条
应用型秘书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立体式的培育系统,它以写作、沟通、策划三种核心应用能力为培养重点,兼及审美、组织、管理等多项应用能力的综合构建。在该体系中,无论课程设置、实践安排、课外活动组织等各环节的配合运作,都具有清晰的层次感和逻辑性。
“双联多效”教学法本身延展性的特征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更为紧密,足以形成清晰的专业培养链条。《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公文作品选读》并列为文学基础课,这一系列基础课与《公文写作与处理》、《经济秘书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等多个写作实践课程形成前后逻辑关系。
借助“双联多效”教学法的延展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与众多课外实践活动连接起来,应用型秘书人才培养体系也因此更为丰满和立体。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必须以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入手,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一系列与此相应并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才能焕发新的生命力。”[3]本专业自2006年以来开始思索秘书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的方法和路径,其中也包括各门重要专业课程的应用性教学改革,在实践过程中,本专业教师团队摸索出“双联多效”教学法,并运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程中。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该教学法确实行之有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写作、鉴赏、分析等多方面的应用能力,希望能给其他高校秘书学专业的应用性课程改革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4,(2).
[2] 艾尤.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5).
[3] 李建军.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新形势下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出路与思路[J].宜春学院学报,2009,(5).
[责任编辑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