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蓓
我们这里讨论的“段落”,主要指课文中的“自然段”。它在形式上有明显的外在标志(通常是首行缩进两格),一看便知,无须辨析,所以习惯上又称“自然段”。
一、 读好段的规范要求
1. 读懂内容
对一段话的内容准确理解,是朗读好一段话的基础,同时,读的过程也是有效理解内容的过程。如——
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这样,怀素的字进步很快。(苏教版一上《怀素写字》)
读这段文字首先要理解内容。怀素写字非常认真,具体表现在怀素练字的过程中。“他先……再……”——步骤清晰;“看清形状”“记住笔顺”“一笔一画照着写”——态度认真,方法科学;“进步很快”——效果显著。将“先”“形状”“笔顺”“再”“照着”等词语重读,就把这段话的内容理解了。
2. 读清层次
一个段的篇幅有长有短,特别是稍长一点的段落,作者写作时都有他的思路,有他的层次。理清了段的思路,朗读时通过适当的停顿、重音等处理就能读出段的层次。从小学课本来看,段的形式多种多样,下面举几个最为常见的:
第一,“总分”。具体地说包括“总—分”,“总—分—总”,“分—总”等几种模式,如——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苏教版三下《美丽的南沙群岛》)
这段话用了总分结构的写法,围绕“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这句总起的话,分别从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动力三方面具体描写了南沙物产丰富。为了清晰地体现这种思路,朗读时就要:一、在第一句之后作较长的停顿。将“蓝色宝库”重读,突出该句的总领作用,引起下文。二、在几个层次之间作不同的停顿(“‖”和“┃”),分别将“难以计数”“极为丰富”“用之不竭”等词语重读。这样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好像就一层一层揭开了南沙的神秘面纱,由表及里地了解南沙的物产丰富。
第二,“并列”。主要特点是:句与句之间紧密联系,并列相连。如——
广场北端是天安门。天安门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显得雄伟壮丽。‖天安门前是金水河,河上横跨着五座汉白玉石桥,这就是金水桥。‖金水桥两旁有一对汉白玉华表,上面雕刻着蟠龙花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苏教版四上《天安门广场》)
这段话按照方位的顺序,介绍了天安门、金水河、汉白玉华表,并进行了描写。为了清晰地体现这种思路,朗读时,在方位转换之后作较长的停顿。(“‖”)将描写景物的词语重读,突出景物特点。边读边勾勒画面,朗读语气平缓,中等语速,语调饱满。
第三,“递进”。主要特点是:句与句之间有很强的逻辑关系,层层递进。如——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苏教版五上《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这段文字犹如一部微电影,层层递进,峰回路转,读来犹如坐上过山车,随着文字,在主人公的厄运中跌宕起伏。通过朗读可以了解谈迁的遭遇并体会人物的心情。在每一次出现转折时,重读“可是”“从此”“但”。语速随着文字的内容在快慢上前后有所对比读,语调的重音放在段落的后面,读出层层递进感,读出谈迁被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3. 读出特点
从写作方法、技巧角度说,一个段落有它语言表达的特点。学生朗读段的过程,也是领悟表达方法,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这里的思考,不仅仅理解文字的内容,还包括学习、领悟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技巧。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要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表达的方法和技巧的,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如——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苏教版三上《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段文字写王维思念家乡,是通过写别人的热闹来衬托王维内心的孤独。在朗读的时候,语调、语速要有变化。在句与句之间做不同的停顿,(“‖”和“┃”),分别将“热闹”“扶老携幼”“兴高采烈”“更加”等词语重读。二三两句写热闹团圆的情景,可读得轻快些,第四句写王维思乡,语速和语调可以轻慢些,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感受异乡异客的思乡情。这样的映衬描写学生就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段落中去。
二、 读好段的练习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段的特点,适当进行段的朗读训练。
1. “看到”。以描写景物为主的段,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语言文字中想象“看到”描写的景物,从“目击白纸”到“目击其物”,让朗读为其搭建桥梁。如——
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苏教版一下《春到梅花山》)
这段文字描写了春天的梅花。让学生朗读,抓住关键词“晶莹透亮”“淡淡的清香”,看看梅花的样子,读读作者打比方的句子,重读“挨着”“片片彩云”想象满山的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2. “听到”。描写声音为主的段,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听到”。如——
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苏教版三下《海底世界》)
“波涛汹涌”描写水的声势,朗读起来通过想象,读出汹涌澎湃的气势。边读边听,“窃窃私语”海底动物在小声地说着悄悄话,“嗡嗡”“啾啾”“汪汪”“打呼噜”“警报”。朗读时的“听到”,是声音的变化,字里行间表现的复合音响。
3. “尝到”。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朗读段落中描写味道的文字,好像尝到滋味一样。如——
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苏教版三上《石榴》)
石榴在作者的笔下,“红白相间”“晶莹透亮”果态逼真,“酸溜溜”“甜津津”果味十足。读这一段文字,各种感官受到文字的启迪,语音的刺激,互相补充,互相丰富,融为一体,朗读者就经历了一个垂涎欲滴“尝”的过程。
4. “说到”。段落中主要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引导学“说到”。如——
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
……
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
……
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苏教版二上《小鹰学飞》)
读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读好对话,引导学生注意提示语和对话中的标点符号,从中体会小鹰的经历和心理活动。“高兴”“又高兴”“急促地喘着气”情感在加强,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欲扬先抑的朗读技巧。最后一个自然段比较特殊,有两处省略号,引导学生想象情景:“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飞了很久,飞得很高,飞得很累,但是依然强烈地盼望着飞得更高。可以让学生像说话一样,想象自己就是小鹰,用说的语气来表达。也可以表演读,分角色读,注意语调自然,读出趣味。
5. “触到”。所谓“触”,是指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现代汉语辞典》)段落中描写行为活动的内容,就让学生读读,做做,想想。如——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苏教版四下《苹果里的五角星》)
这段话描写切苹果的场景。全段写了两种切法。朗读时,首先抓住关键词“从顶部切到底部”“拦腰切下去”读清楚两种切法,边读边想,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动手切一切苹果,再读一读课文,对比自己做过的和自己从课文中读到的内容,学生享受着探究、发现的惊喜,重读“五角星”,读好叹词“看哪”“呢”,与课文中的“我”产生情感共鸣。
6. “想到”。一段话中,重点写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朗读时就要“想到”。如——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苏教版二下《母亲的恩情》)
这一段,写孟郊“睹物思人”,两句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读来让人动容:一句是反问句,一句是感叹句。读的时候要通过读好反问句中的“吗”和感叹句中的“啊”,表达出句式的特点。两句联系起来读读想想,理解作者把母亲的慈爱比喻成温暖的阳光,情景交融。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课文特点,挑选一、两个有特点的段落进行朗读的重点指导,也就有了“亮点”!
(作者单位:南京市中央路小学)